最高级的养生:外不较劲,内不纠结

乐人看情感 2024-06-23 19:20:52

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作者:洞见yebo

齐善鸿教授说过一句话:“疾病的第一发动力量,都来自心中的负能量。”

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往往就是心灵状态的反映。

生活中有很多人,遇事总是看不惯,又放不下,不断给自己的内心添堵。

久而久之,让自己长期处在愤懑、忧虑等负面情绪中,必然就导致身虚体弱,疾病缠身。

正所谓,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保持内心平和,遇事外不较劲,内不纠结,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

1

对外,不较劲

《清史稿》记载了清代名士汤鹏的故事。

汤鹏性子执拗,遇事总是寸步不让,喜欢跟别人争个高低胜负。

有次,几个文友聚在汤鹏家谈天说地,席间谈到药物。

一个文友说:大黄有火参之名,药性很烈,不宜多服。

汤鹏却反驳说:这烈性之说毫无依据,我天天服用它,不也没事?

对方听了也不服气,两人就争执起来。

为了证明是对方错了,汤鹏当即吩咐下人,去药铺买几两大黄回来。

大黄买回来后,他马上煎服,直接抱罐全喝了下去。

结果没多久,药性开始发作,汤鹏浑身发热,急火攻心,当晚就去世了。

太过执拗,最终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

总想争个输赢,不仅会深陷负能量漩涡,还会给自身带来难以承受的恶果。

把心放宽一点,不为小事计较,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宋朝宰相李沆,有次下朝途中,被一个书生当街拦住。

书生指着他大骂:身为宰相,你不能造福天下,是何等无能!

旁边侍卫大怒,就要上前将书生拿下。

李沆却止住侍卫,示意不用理会。

没想到书生又上前一步,质问道:既无能,为何不退位让贤?

听了这话,李沆笑了笑,对书生说:我已请辞多次,只是圣上不准。

说罢他就直接走了。

面对书生的屡屡挑衅,李沆毫不动怒,也不计较。

这种与世无争的修养,让他一生顺遂,不仅担任了两朝宰相,还活到了74岁。

作家李月亮说:“那些一生放纵不羁爱较劲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身心俱疲,输人又输阵。”

人生短短几十载,跟谁过不去,其实都是跟自己过不去。

凡事斤斤计较,一味争强好胜的人,难免会烦恼缠身,给自己招来灾祸。

对待那些不顺心的事,与其对抗,不如试着低头、退让。

不理会外在的是非,不陷于无谓的争端,内心平和,你的余生才能健康顺遂。

2

对内,不纠结

庄子说:“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外在的痛苦来自刑罚,内在的痛苦,则源自内心冲突。

生活中过多的纠结与思虑,就是在不断消耗你的心神,最终拖垮你的身体。

三国时期有位李郡守,他四十多岁,为官非常清正。

时逢汉末,各地都有战火爆发,郡境内经常有军队路过,扰得民不聊生。

每天早上,李郡守就开始担心是否会有士兵来犯。

好不容易到了夜里,他又翻来覆去地想:要是明天军队来了怎么办?

为此他经常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整个人很快就消瘦下去。

整日担惊受怕,心神不宁,他很快就忧虑成疾,最终经多方医治无效去世。

《养生要集》中讲:多思则神怠,多念则志散。

心事太重,难免消耗精神能量;忧虑过多,病痛也会找上门来。

凡事别纠结,减少胡思乱想,内心的焦虑、内耗少了,身体的状态才能随之转好。

东汉时期,南阳有位叫沈槐的人。

由于膝下无子,他总是惆怅后继无人,经常茶饭不思,很快就病倒了。

他找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

名医张仲景知道后,给他开了个药方:将五谷杂面揉成丸状,涂上朱砂,随餐口服。

沈槐一看药方,发现谷物、面粉居然可以充当药物,忍不住大笑。

他让家人按药方做好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将张仲景奚落一番。

一心只想嘲笑这件事,他全然将那些烦恼的事抛之脑后。

结果没多久,他的病居然真的好了。

这时,他才明白张仲景的良苦用心,又羞又愧。

他向张仲景当面致谢并请教,张仲景笑着说道:寡思少虑,心神俱安,病自然就不治而愈。

世间之事,总是林林总总,纷纷扰扰。

任何事都郁结于心,只会让人寝食难安、形容枯槁,若能想开看淡,自然能身心通畅。

正如冯唐所说,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幸福就是不多想。

心中无所挂碍,身体才能永葆生机。

凡事不纠结,不多虑,为心灵减负,把精神养好,是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3

养生,其实就是养心

中医泰斗李辅仁,如今已经105岁了,身体依旧结实,精神矍铄。

他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念、不思、不想”。

李辅仁大半生都在受罪,曾被下放到贫困山村,也曾被人诬蔑陷害。

然而不论遭遇什么,他都毫不在意。

他曾说过,小事不用计较,过去不必记挂,未来不必担忧,每个人都能活得舒服。

这份豁达的心态,不断地为他的身体注入能量,使得他总是精神充沛、活力满满。

曾国藩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养生,其实就是养心。

心态失衡,人就活不通透,自然百病缠身,在忧愁、愤懑中消耗自身健康。

保持好心态,哪怕人生再多艰难坎坷,你也能安然渡过。

画家黄永玉48岁时,遭人诬蔑和举报,被关进牛棚,屡遭批斗。

那年生日当天,他受到了一顿毒打。

回到家,他却笑着对妻子张梅溪说:“今天挨了224下。”

看到他破烂衣服里的模糊血肉,妻子悲从中来,不禁放声大哭。

黄永玉安慰着对妻子说:“世界不会永远是这样的。”

在这段常人难以忍受的岁月里,黄永玉白天照常读书画画,晚上倒头就睡。

果然几年后,他就得到了平反,被释放了出去。

正是这种豁达平和的心态,让黄永玉始终活力充沛,没病没灾地活到99岁。

丰子恺说,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

心气狭隘的人,处处计较,怨念深重,日子久了,各种烦恼和痛苦都会不请自来;

心胸宽广,不为事扰,才能不受负面情绪的荼毒。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遇事不较劲,凡事不在意,内心澄明,你才能更好地保养身体,颐养精神。

关于养生,明朝医学家龚廷贤在《古今医鉴》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真正高级的养生,不仅在于对肉体的保养,更注重对内心的调节。

学会把心放宽一点,少思虑,常乐观,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养成恬淡平和的性情,减少内心的消耗,是一个人抵御衰老与疾病最好的良方。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0 阅读:40

乐人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