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不为物役,而能役物

鸿朗说健康 2024-06-19 13:03:55

《荀子》中有言:“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大意是说,君子驱使外物,小人则为外物所驱使。

“役”,为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其背后是一只手执物打击,象人持殳击人,表示“役使”“驱使”。“物”,本意指万物。管子也说过“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苏轼提出,君子“不可留意于物”,明人陈继儒《小窗幽记》中记载,“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这些古人之言,均在教导人们要掌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为外界事物或物欲所牵制。

古人之所以十分强调控制物欲,原因在于对欲望的追求正是人性的弱点:“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欲望没有穷尽,需要越来越多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结果使得自己“人为物累,心为形役”,掉入欲望的陷阱,沦为器物的奴隶。

当你眼中只有商业金钱时,你的生命就有危险了。有些人平时小病都没发现,以为健康,结果一次生病,居然是肿瘤癌症,一检查便是个大病。为何如此大的疾病,居然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你的身上,你都没发现呢?为何要到上手术台前时,才想到一辈子从未呵护过自己身体?

“你的脏腑可能累坏了”很多病人,有些还是公司老总,社会的精英,他们把商场看成战场,这对养生是极不利的。不是民族大义,为何要忘躯殉物呢?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奋不顾身,热情昂扬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中去。奋不顾身,应酬熬夜,在所不惜。

但几年下来后,猛然惊醒,怎么肝硬化了,怎么肠道长肿瘤了,怎么把事业干成后,身体却垮了。所以耳边时常传来有很多商业精英,年半百,身体垮了,或者得恶性肿瘤,或者猝死在健身房里。当你眼中只有商业金钱时,你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当你只关注身外的物质变化,不注意关注身心时,你的脏腑就累坏了。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上说,忘躯殉物,危若冰谷。平时一个小病都不生,并不代表你身体健康,那是因为你心神外越,根本连痛的气血都没有了。你看中风偏瘫的病人,捏他肌肉,他都不知痛。不知痛,那是真苦啊!当有一天,他突然知道疼痛了,他会非常高兴。这也是为什么经络淤堵很严重的人,一开始拉筋拍打完全没有感觉,当坚持一段时间后才感知到疼痛是好事情的原因。

所以说,疾病是一种回归,你不应该排斥小病小痛。小病小痛是让你身体还有感觉,还能够对疾病做出反应。如果连这点反应都没有的话,你的身体就像战场里的炮灰一样。古人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灾疾!

疾病痛苦,包括拉筋拍打过程中的痛苦,能让你神回归到身体里面来修复,你是还把神调出来,麻木自己灵魂,还是赶紧回归?就像下棋一样,别人都将军你了,你是赶紧撤兵来回防,还是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往前冲呢?哪种才是真正智慧的生活,哪种才是真正呵护自己身体的举动呢?如何才能够让自己身体尽快康复过来?

“肆意挥霍,换来疾病满身”

积极的心态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为何很多人一辈子都喊运气不好,叫倒霉,抱怨社会不公,感叹自己遭遇苦痛?这病苦的一生,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人生某些大原则,完全没有把握好,抓的都是细枝末节。

年轻时,看到别人喝冰冻啤酒,抽烟,饮可乐,吃冰激凌,觉得很潇洒,就跟他们一起养成这习惯。结果寒凉的东西,进入身体,少弱的体魄,如同春天树苗经受倒春寒霜雪一般。女的就开始有严重痛经,男的老容易感冒鼻炎,也找不出根治之法。而打完球后,冰啤酒往口里灌,冷饮一样不拒绝,能不埋下祸根?

上了大学后,学业还没有学成,就开始摧残自己身体,折腾一辈子的健康资本。最应该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黄金年龄阶段,你却让它沉溺在感情,抑郁纠纷之中。

一旦踏出社会,什么也学不好,找不到工作时,就开始抱怨教育不好,抱怨社会不公,轻活不想干,重活又干不了。小单位嫌弃,大单位又配不上。事业没成,组建家庭后,没能够成为家里的栋梁支柱,反而成为社会妻儿父母的包袱。早年肆意挥霍的身体,到中年就落下疾病满身。

社会有不好的一面,为何很多人把持不住,没有受到良好一面影响,反而被不良的习气缠身呢?古人说学好如登,染恶如崩。当你从少年时期,没有确定远大理想志气时,你的生活就很容易遭受拜金主义的侵蚀,你的心性就容易被外界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干扰而变得散乱。

不能收心一处,谈何调神?目标不远大,谈何过好这一生?为何有人早年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后成为人天敬仰的模范。当你目标在山顶时,大步踏荆棘开路,周围的葛藤蔓草怎么能够绊住你脚步呢?当你志在天下时,小恩小怨,你怎么会挂在心头呢?当你神志笃定时,还有什么病痛能够长久纠缠你的身体?

当你不明白为何而活着时,如同行尸走肉,身不由己,那就是必然的。因为你由的是外界的物欲,由的是自己的欲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注意力大多被分散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常因为外在的诱惑而引发自己的困扰。圣人会从自身着手来化解这些问题,自己先“去甚、去奢、去泰”,采取防御措施,避免被外物所役。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天下是个神妙之物,对它不可以有为,不可以控制。有为就会落败,控制就会失去。所以,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性缓,性急;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天下“指天下万物,也包括人在内,但是谈到圣人,由于他是统治者,所以这里的天下是指人间所构成的整体。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有心治理,那么结局一定难以周全,不是顾此失彼,就是无法久安。譬如现在是要保存农业,还是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商业不但得牺牲农业,甚至得牺牲环保,很难全面兼顾。为政者虽然看得长远,百姓图的却是眼前的利益。历代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政治领袖,没有人可以面面俱到,一定是某些阶级满意,另外一些阶级抱怨,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一面的要求。所以最好是无心而为,顺其自然。

“夫物或行或随”的“物”是一切事物,在此特别指涉“人”的世界。世间一切各有其特色,在参差不齐中保持了整体的均衡,这就是“神器”的妙用。前行、后随;性缓、性急;强壮、瘦弱;成功、失败——这八种状况两个一组,合而观之是一种均衡的状态。有些人生下来适合当领袖,那就当领袖,何必跟他争?有些人生下来就适合在别人后面善后,又何必跑到前面去呢?有些生下来个性缓慢,反应慢半拍;有些人个性很急,事情还没发生,就跑到前头去了。这一切没有对错,只有配合,人活在世界上是一个搭配的问题。

老子说,圣人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只是想要回复自然如此的状态。因为极端、奢侈、过度,必定会有后遗症,乐极生悲、纵欲伤身,自古即有名训。这个道理可以联想一般人对古董的态度,,如果有占有欲,欣赏过后赞赏一番,放在一旁再给其他人看;一旦起了占有的心思就麻烦了,不知又有谁家的祖墓要遭殃。

有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富人,家里有好几座仓库都堆满各种金银珠宝。他的穷朋友对他说:“你的金银珠宝能不能借我看一看?”他说:“当然可以,不过你不能拿。”穷朋友答应绝不拿,这个人就带他的朋友进仓库看。出来之后,穷朋友说:“我现在跟你一样有钱了。”他吓了一跳:“怎么会呢?你什么没拿呀,怎么会跟我一样有钱呢?”穷朋友说:“你这些财宝是用来看的,我进去看了一遍之后,不就跟你一样有钱了吗?”这话很有道理,我们想一想,当初这个有钱人的财宝,现在在哪里呢?当然早巳落到别人手上,或许由他的子女继承了;或许子孙不孝,富不过三代,家产被变卖;又或者打仗时全被人抢走了;或是陪葬后惨遭掘墓而遗失各处了。那么,为什么还一定要去追求呢?

人的一生经常被外在的刺激引发热情,清醒的时候,已经人过中年。譬如为了看世界杯足球赛,可以彻夜不眠;事过境迁之后会发现只是一种热情的发散。社会上也有很多事情,让大家跟着起舞。而真正自由的社会应该维护每个人基本的生命尊严,让人有更多时间善度自己的生活。可惜现在不是,反而放任各种传播媒体,让每个人忘记内心的需求。几年前报纸刊载,台湾每三个小时就有一个人自杀,为什么自杀问题这么严重?因为大家注意的往往是外在的成就,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了解、反省、训练和培养,一碰到挫折就无法承受。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内心,想得远一点,考虑老子所说的“去甚、去奢、去泰”,减少外界干扰,不让心灵被外物所困,人的生命才有可能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自己的神自己做主”。智慧的人向内心观察世界,痛苦的人忙于向外求索。《清静经》说,内观其心!幸福健康,是源于外在的物质,还是源于内心的清静喜乐呢?当你能回答这个问题时,你的幸福健康之路就开始了。

你身体究竟健康程度如何?你自己一试试就知道了。看一下呼吸,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吸口气就直达腰骶。看一下神志,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倒在床上一睡就到天亮。嚼一下米饭,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尝出无比的甘甜幸福。喝一口开水,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品出阵阵清甜......

如果你这些感觉都渐渐在退化消失时,那么各种疑难杂病已经开始降临,占据你身体了。当你还能够保持这些感觉时,说明你身体神还能自己做主。快乐的生活,从来都在你身边,健康的身体,从来都没有离你远去。

内心喜乐,穿布鞋,比皮鞋还舒服。住瓦房,快乐不亚于洋房。骑自行车,健康更胜于宝马。吃着青菜萝卜,品味美过于山珍海味。当一个人为外界物质所奴役时,他神就做不了主了。当一个人能自己做主时,他就不为外界所动。健康的生活,源自内心。健康的人不为物役,而能役物!

0 阅读:0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