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家庭,能一次拿出30万现金?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怀终点也不散 2024-06-20 06:47:16

在中国,百姓勤俭持家、积谷防饥的传统名声在外,特别是老一辈,总是精打细算,每月挤出些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突如其来的失业风波、突如其来的病痛、孩子的教育经费或是晚年生活的保障。

有人就好奇,在这个国度里,能随手掏出30万现金的家庭应当不在少数吧?毕竟人均存款已跨过10万大关,若以一家三口来计,家庭存款似乎轻轻松松就能达到30万的门槛。

然而,事实却与大家的预想背道而驰。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揭示,仅有约十分之一的家庭存款超过了10万元,更有高达5.6亿人银行存款近乎于无。这意味着,能够一次性拿出30万现金的家庭,比例远远不到5%。

换言之,在全国4.94亿家庭中,这样的家庭仅占约2470万个,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少。不禁让人疑惑,30万对于许多人而言并非天文数字,为何多数家庭却难以一次性凑齐?

1:国民收入偏低,存点钱不容易

我国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并未达到富裕的程度,许多上班族的月薪徘徊在3000至6000元区间,而生活成本却在逐年攀升,使得众多家庭在日常开支后所剩无几。即便是一对双职工夫妇,每月节衣缩食节省下3000元,年积攒3.6万,想要储蓄达到30万,也需要连续8年不断且生活中不遭遇任何意外波折,这无疑对普通家庭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高房价严重削弱了存钱的能力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即便是二线乃至三线城市的90平方米住宅,总价也轻松突破150至200万。这样的购买行为不仅耗尽家庭多年积蓄,还会背负上长达20至30年的房贷,月供占据了收入的大头,剩余部分勉强覆盖日常开销,储蓄变得异常艰难。

据统计,我国房奴数量超2亿,另有2亿多人共同承担房贷压力,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别说30万,即便是10万元的存款也显得遥不可及。

3:现代人并不会追求存款的多少

与前辈们不同,当代人不再将存款视为幸福的唯一指标,更重视提升生活质量与享受当下。收支平衡,无债一身轻,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理念,存钱的动力因此大大减弱。没有了以往那种点滴积累、以期达成“小目标”的坚持,除非收入颇丰,否则30万的储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4:投资蒙受损失,没有流动资金

近年来,股市、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吸引了大批人群,股民人数超过2亿,基民更是达到惊人的7.2亿。但现实却是,大部分股民深陷亏损泥潭,基民在2023年的平均亏损也达到了20%-30%。

这种情况下,若要求这部分人一次性拿出30万现金,意味着他们不得不面对投资失利的现实,割肉离场,这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因此,大量资金被锁在资本市场上,流动性受限,30万的现金储备也就成了奢望。

能够一次性拿出30万现金的中国家庭,并非想象中那般普遍。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收入水平与支出之间的不平衡、高昂的房价对储蓄能力的侵蚀、现代人储蓄观念的变化以及投资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平衡生活品质与未来保障,成为了每个家庭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0 阅读:65

怀终点也不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