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结婚,王佐提出让毛泽东坐上席,村民不解:他是什么大官?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6-13 11:17:22

秋收起义后,毛主席为何会带领红军上井冈山?他们又是怎么上的井冈山?

井冈山并不是无主之地,上面盘踞着袁文才、王佐两股绿林好汉。

毛主席曾多次说过:“井冈山是人家的地盘,上面有山大王,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

可红军上山时,这些绿林人士非但不反对,反而夹道欢迎。

尤其是草莽出身的王佐对毛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便说:“毛委员是最有文化,最有见识的人!”

村里人结婚时,王佐坚决要求毛主席坐上座。

众人纷纷疑惑,究竟是什么人,能让天不怕,地不怕的王佐都如此恭敬,这“委员”又是什么大官?

是谁引着红军上井冈?

1927年,红军攻打浏阳受挫后,一位老矿工告诉毛主席:“从安源到莲花,再走百多里路,有一个藏身的好地方,叫井冈山!井冈山上,天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

从此,井冈山这三个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毛主席心里。

到了9月初,毛主席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会议,传达“八七精神”,他又从二团长王兴亚的口中,再次听到了井冈山。

当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部队该退往何处时,王兴亚胸有成竹地说:“咱们如果实在没地方去,可以投奔我两个老哥——王佐、袁文才。”

众人忙问:“在哪嘛?”

“井冈山!”王兴亚眉飞色舞的说:“那里高山林密,险要的狠呢!能安得下千军万马!”

毛主席对着地图上井冈山的位置,陷入了沉思:“不错!这的确是个理想的落脚点!”

毛主席继续说道:“井冈山地区,有充足的自然资源,群众基础也好,很适合建立革命根据地。”

当天的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最终大多数人都同意了毛主席的计划。

不过,还有些人觉得,红军应该去打大城市。

毛主席苦口婆心的劝道:“咱们部队,实力很弱。大家就不要再提打长沙,打浏阳了!既然决定要上井冈山,首要任务,是怎么劝说王佐、袁文才接纳咱们。”

王佐、袁文才到底是谁?

他们是井冈山上的两股绿林好汉,也是拜把子兄弟。

王佐的队伍驻扎在山上井冈茨坪;而袁文才的部队,囤聚在山下宁岗茅坪。

他们两人各自手下有七八十条枪,百十号手下。

两支队伍相安无事,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也可遥相呼应。

“吊羊”,是他们主要的生存方式。

所谓“羊”就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而“吊”是瞅冷子将他们绑架起来做人质,然后让他们的家人拿钱来赎人。

怎么说服二袁、王,接纳红军上井冈山,成了摆在毛主席等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

有人提议,直接出兵剿灭。

但袁、王他们虽是绿林,却从不欺压穷人,而且,毛主席向来主张“认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毛主席坚决反对道:“历史上,谁能把三山五岳的武装,都消灭掉!何况,这还是农民武装!大家共同革命,力量才大嘛!有哪个占山为王的人,会主动放其他人进来?我们要打动他们,自觉的欢迎我们。”

于是,毛主席对王佐和袁文才,作了深入调查。

王佐是本地的裁缝,30来岁年纪,长得白白胖胖,有身好武艺,腰间常别着一把新式驳壳枪,完全是一副绿林好汉的做派。

袁文才虽然是绿林首领,可向来同情革命,还在1926年加入了共产党,算是个特殊党员。

权衡之下,毛主席决定,先跟袁文才接触。

毛主席如何扩大“朋友圈”?

“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地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

袁文才给毛主席写的这封信,虽是字斟句酌,却是在婉拒红军上井冈山。

于是,毛主席又派龙文清,找袁文才面谈。

龙文清回来后,向毛主席汇报:“袁文才这些年吃亏吃怕了,有疑心,他眼下最缺的是枪,只要能给他一批武器,他一定会与红军合作。”

毛主席慷慨解囊,立刻给袁文才送去了108条钢枪。

袁文才也是个豪爽之人,又回赠给红军600块大洋(一说1000)。

王佐混了这么多年,也就70多条枪,其中还有不少是土枪、钢枪,手下的弟兄两三个人才能摊到一支枪。

而且,红军一下子就敢给他们这么多枪,说明红军不想吃掉他们。

王佐的疑心,顿时消了大半。

此时,毛主席派出的代表也来到了王佐这里。

王佐主动提出,要与毛主席见面。

1927年10月24日,王佐早早地来到了双马石。这里,就是他跟毛主席约定的地点。

之所以早到,是为了提前设伏。

王佐担心有诈,所以事先让三四十人,埋伏在了旁边的密林里。一旦情况有变,他们就立刻冲出来。

眼瞅着到了时间,身材魁伟的毛主席现身了。

不同于王佐的是,毛主席只带了一个卫兵。

看到毛主席的坦诚,再回想起自己的安排,王佐不免心生愧疚。

毛主席坐定后,高度赞扬了王佐他们为了队伍,为了农民兄弟,劫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的功绩,还夸他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斗争,实属不易。

毛主席开诚布公的说:“我们来到井冈山,不是与你们抢地盘、夺山头的,而是一起发展力量,共同对付敌人。”

接着,毛主席向王佐说了一番革命道理,还讲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红军打土豪,同你们‘吊羊’是一回事,都是要革他们的命,造他们的反,你们需要枪,我们给,需要多少,报个数吧!”

毛主席的这一番话,说得王佐热血澎湃。

不过,这个数,王佐迟迟报不出来。报少了,担心吃亏;报多了,又怕失去这个机会。

毛主席真诚的说:“给你们 70 支钢枪,够不够?”

70条步枪,王佐想都不敢想,他激动地拉着毛主席的手说:“好兄弟,走,我们上山!”

作为回报,王佐分给了红军一些稻谷和500块银元。

山寨的大门,终于向红军敞开。自此,红军在井冈山上安了家。

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陈老总,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就这样诞生了。

村民的质疑:毛委员凭什么坐上席?

红军上井冈后,毛主席担心王佐有变,于是派何长工去王佐那里当党代表。

王佐与红军刚刚接触,心里始终有所提防。

如何完全取得王佐的信任?毛主席有一计。

当时,井冈山东西南北四周,都有土匪盘踞。为首的,正是七县团总尹道一。尹道一人多枪多,时不时地就跟王佐发生摩擦。

王佐跟尹道一打了一年,没落下一点好处不说,侄女还死了。所以,王佐对尹道一恨之入骨。

毛主席决定,帮王佐个忙,清除尹道一。

这项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何长工手里。何长工在了解了尹道一的战术后,主动向王佐提出,要去打尹道一。

天不怕地不怕的王佐犹豫了,何长工笑着问道:“王司令,是不是怕他们人多枪多,打他们不过啊?”

王佐不说话,只是尴尬地笑。

“其实尹道一并不可怕,他打仗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一旦打胜,就穷追不舍。”

何长工接着讲:“这回用兵,你听我的,你同他一照面、只管掉头就跑,把他们引进旗锣坳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不用你管,我保证提着尹道一的头去见你。”

王佐兴奋地说:“一接火就跑,这太容易了,跑是咱的本事,就照你说的办!”

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何长工向毛主席要来了红28团。

次日,王佐亲自带人,去掌山骚扰尹道一守军。尹道一马上就火了,领着一队兵马,就冲了过来。

王佐一伙从旗锣坳跑了过去,尹道一的兵跑累了,便在坳里休息,生火做饭。

何长工一看机会来了,便瞄准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砰”地一声将他打倒在地,这是发起攻击的信号,顿时山坳里枪声大作,军号激昂,红军如神兵天降,从密林里、山坡上冲了出来。

红军还拿出了迫击炮,让王佐大开眼界。

20分钟后,战斗结束,尹道一及其追兵,全部被消灭。

自此,王佐对红军、对毛主席心悦诚服。

王佐还主动要求与袁文才合并,正式宣布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第2团。

与毛主席接触的越多,王佐对毛主席就越佩服。而且,王佐觉得,跟在毛主席身边,是件很骄傲的事。

王佐有个在茨坪的发小叫李先开,李先开结婚时,王佐提出要带一位朋友过去。

接着,王佐就跑去找毛主席,请他一道参加婚宴,凑凑热闹。

毛主席欣然同意,还上了礼金。

王佐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坐在上席上座,而王佐却坚持让毛主席坐上座。

当时,红军刚上井冈山,不少人都没见过毛主席。村民们不解的问,这位座上宾,到底是谁啊?是什么大官吗?

“他是我们的毛委员!”王佐充满自豪地说。

“委员?委员是什么官?”

面对大家的疑惑,王佐用通俗的方式解释道:“朝廷大家都知道吗?朝廷是不是有左臣右相?现在的朝廷是党中央,毛委员就是党中央的委员,放在古代,这不就是丞相吗?你说,这样大的官到我们井冈山来了,不请他坐上席,叫我王佐的面子往哪里放呀!”

王佐越说越激动:“他这次带兵上山,是来领导我们穷苦百姓闹翻身的,这是我们井冈山老俵们的福份呀!”

村民们一听,恍然大悟,高呼“毛委员万岁”,甚至还有要下跪个头的。

毛主席赶紧扶起他们,表示咱们是人民当家做主,人人平等,可不兴古代的那些陋习。

参考文献:

元翁.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怎么上井冈山[J].档案时空,2017,(01):10-14.

崔有富.毛泽东是怎样收编“山大王”袁文才和王佐的[J].文史月刊,2010,(03):52-54.

4 阅读:762

烟寒若雨话秋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