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活到100岁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60岁时,不做这3件事

赵三评健康 2024-03-09 21:54:42

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因为它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也因为它象征着健康、幸福和生命质量的最高标准。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已经有了显著的延长,但与此同时,如何健康地活到老年,更是成为了我们不可回避的课题。长寿的意义不仅在于年龄的数字,更在于这些年华里,能够保持身心健康,继续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贡献,享受生活的乐趣。

一、长寿的科学基础

遗传对长寿的影响

科学研究持续揭示长寿家族中存在特定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如新陈代谢、DNA修复、抗炎症反应等。FOXO3基因和APOE基因的特定变异被广泛研究,显示出与长寿紧密相关。这种发现强调了遗传因素在决定人类寿命方面的潜在重要性。例如,FOXO3基因的某些变异被发现可以调节抗氧化剂的表达,增强细胞对压力的抵抗力。此外,APOEε2等位基因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较长的寿命相关联。

遗传仅是长寿的一部分因素。家族遗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大约占长寿变异的25%,这意味着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选择在长寿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

环境和生活方式如何影响寿命

营养:均衡的饮食,富含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适量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如Omega-3脂肪酸),对预防慢性疾病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运动:规律的身体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肌力训练,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提高代谢率,并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睡眠: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足够的睡眠时长对恢复身体和精神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睡眠与许多慢性疾病和早逝风险增加有关。

压力管理: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练习和趣味活动,可以减轻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生活质量。

社交活动:积极的社交交往和支持性的社会网络被证明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与长寿相关。

长寿相关的生物学机制

自噬

自噬是一种关键的细胞自净过程,负责清除损坏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从而保持细胞的健康和平衡。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促进自噬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它能够帮助减缓细胞的老化过程,并增强细胞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及其生存机会。实践中,通过定期进行禁食或采用间歇性禁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活自噬过程。这种通过模拟能量限制来促进自噬的方法,被证实能够有益于延长健康的生命期限。

端粒缩短

端粒的缩短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发生的自然现象,被认为是衰老的一个标志。然而,通过激活端粒酶—一种能够添加端粒序列的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端粒缩短。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运动和减少心理压力,可以减缓端粒的缩短速度,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进而对个体寿命产生积极影响。

炎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低度炎症逐渐增加,与多种老年病紧密相关。通过抗炎饮食和规律运动等方式减缓炎症进程,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并延长健康寿命。富含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浆果和绿叶蔬菜,对控制炎症水平特别有益。

二、60岁时应避免的三件事

过度的压力和焦虑

当个体感受到压力或焦虑时,身体会启动一系列生理反应,这通常被称为“战或逃”反应。这一过程由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中的下丘脑,触发。下丘脑会向肾上腺发送信号,导致它们分泌肾上腺素(俗称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

肾上腺素的释放会迅速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能量水平提升,以及感官敏感度增强。这些变化让身体能够快速做出反应,面对紧急情况。

皮质醇的长期增加则影响许多身体系统。它可以抑制消化、生殖系统的功能,并影响免疫系统的效能,从而减少身体对疾病和感染的抵抗力。

压力和焦虑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对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心血管疾病: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以导致持续的高血压和心率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长期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中心型肥胖,这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抑郁症:持续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影响个体的整体福祉和生活质量。

睡眠问题:压力和焦虑常常导致睡眠问题,如难以入睡和睡眠中断。长期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加重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有效应对压力和焦虑的策略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运动:运动被证明可以减少压力水平和改善心情,通过促进内啡肽的释放,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冥想和深呼吸:这些技巧有助于放缓思维,减少压力。研究显示,正念冥想可以显著降低压力和焦虑水平。

建立社交网络: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减轻压力。与家人和朋友的积极互动有助于提升情绪和抵抗压力。

时间管理: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可以帮助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学习如何设定优先级和合理分配时间对于防止压力积累至关重要。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其影响

过度摄入盐分(钠)可能引发血压上升,提高患心脏病、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此外,长期坚持高盐饮食还可能损害肾功能,提升罹患肾疾病的风险。

摄入过量的糖分,尤其是添加糖,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并增加患2型糖尿病、肥胖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糖饮食还可能与牙齿腐败有关。

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又称为“坏”胆固醇)的水平,这进一步提高了心脏病的风险。同时,这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问题。

营养不足,尤其是缺乏关键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功能并引起健康问题。举例来说,缺铁可能导致贫血,缺钙会影响到骨骼的健康。同时,维生素D和钙的不足也会提高发生骨折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健康饮食模式

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模式以植物为基础,富含新鲜蔬菜和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以及橄榄油作为主要的脂肪来源。它还包括适量的鱼类和家禽,很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有助于减少心脏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同时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

低糖饮食:限制添加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种饮食模式鼓励摄入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还能提供丰富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全食物、植物为基础的饮食:这种饮食模式强调摄入未经加工或最少加工的食物,包括大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很少或不含动物产品。这种饮食不仅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因为植物为基础的饮食通常需要较少的资源和能源来生产。

缺乏适量运动

运动对健康的具体益处

改善心血管健康: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脏肌肉,提高心脏效率,降低高血压风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增强肌肉和骨骼强度:通过抗阻力训练和重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提高免疫功能:规律的运动被发现可以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通过促进健康的免疫细胞循环,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对抗感染。

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幸福激素”,有助于改善心情,减轻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

适合不同年龄群体的运动形式

儿童:儿童应该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包括游戏、跑跳等,以促进身体和认知发展。团队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成年人:成年人可以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和平衡训练中受益,以促进全面健康。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60岁及以上年龄群体:散步、瑜伽、太极和水中运动是适合的运动形式,可以增强柔韧性、平衡性和心肺功能,同时对关节友好。

慢性疾病患者: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能力定制。低至中等强度的运动通常被推荐,但最好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安全地开始和维持运动习惯

进行健康评估: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或长期不活动的人,应该进行健康评估。

逐渐增加强度和持续时间:为防止运动伤害,应逐步增加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多样化运动形式:结合不同类型的运动不仅可以防止单调,还能确保全面发展不同的身体能力。

保持一致性:建立固定的运动时间表,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维持长期的运动习惯。

适当休息和恢复:休息日和适当的恢复时间对于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伤害同样重要。

三、实施长寿生活方式

从吃的开始说起。咱们每天吃的东西,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你看,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天然的食物里,都是好东西——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统统都有。而且,要尽量减少那些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你知道的,这些东西吃多了,不仅体重上去了,各种慢性病也跟着来。试试地中海饮食吧,那真是健康长寿的典范,既美味又健康。总之,饮食要多样,要平衡,这样才能给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运动。人是动的,不动生锈,这话一点都没错。找个你喜欢的运动方式,把它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去。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别忘了加上力量训练,那能帮你增强肌肉和骨骼,让你更强壮,更有活力。

睡眠。人得睡好觉,这是养生的大学问。设个固定的睡眠时间,晚上少玩手机,少看电视,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每晚7到8小时高质量的睡眠,这对恢复体力、精神状态都有好处。

心理健康和社会联系。这个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容易让人焦虑、抑郁。怎么办呢?得找点乐子,比如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区活动,加入兴趣小组,这样既能学到新东西,也能交到朋友,一举多得。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联系也很重要,有困难有喜事,都能分享,感情支持网就是你的精神支柱。还有,通过冥想、正念等方式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这对身心健康都是大大的好处。

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慢性病悄悄靠近,得提前防着点。定期去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胆固醇等,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已经有慢性病了,那就得按照医生的建议,认真治疗,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监测,比如测血糖、血压,对病情掌握得更准,调整治疗方案也更及时。

咱们

要记住,追求健康长寿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生命不仅会变得更长,每一天都会变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所以,让我们一起加油,为了更好的自己,为了那美好而长久的生活!

84 阅读:64668
评论列表
  • 2024-03-10 20:32

    活的越长就是在造孽要坑死下一代,人老了不能活的太长最多活到85岁就可以死了。活的长了要坑死下一代人的

    网眼 回复:
    没社保医保的确实是这样[大笑]
    静思 回复: 网眼
    我55岁时跑去交社保,每个月交1200元;努力让自己健康
  • Feng 12
    2024-03-10 14:48

    植物可自然降解,按西方思维提纯的东西都是无法自然降解的,好的中草药是戴密码的密码锁只有真正好中医才能正确解码,用西方思维研究中医药永远都是瞎子摸象!中医难学为什么中医药大学的课程里要安排大量的西医课程和英语?英语四六级不过关不发毕业证?扼杀中医的阳谋就是让中医不再纯萃,医院的都有证,为什么医院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病人没见少反而越来越多?几乎都要全民终身服药了,这不都是西医西药的功劳吗?西医西药这么好为什么怪病越来越多?后遗症越来越多?植物可自然降解!植物提取物不能!如:橡胶、大码hly、卡拉胶……鸦片早已被包装成其他东西祸乱天下了!周围的亲人朋友好几个都被西医治没了,掏光家底都没治好,我只能找中医了,真正的好中医太少了,都因为考不了证不让行医,中医药大学里培养的又都是按西医理念造出来的伪中医,我只能自学中医理论了,大道至简啊!大道至简!一切疑难杂症都是作的,人不自救没得救!这不符合资本的意愿,因为名目繁多才能利益最大化!

  • 2024-03-11 00:00

    被动的运动还不如不运动,顺其自然,心情好运动一下,心情不好呆着别动最好了

  • 2024-03-10 13:51

    顺其自然是最有益的长寿秘诀[呲牙笑]

  • 2024-05-14 18:23

    我与我姐有长寿基因,我能活到百岁、她120岁没问题;生活方式很重要!我都未雨绸缪百岁时要怎样?所以在去年的55岁买了社保,准备75岁领…80岁退休,确实生活干预能让自己年轻长寿!

  • 2024-03-13 09:41

    基因决定的,一家老人轻轻松松上90还能烧菜做饭,自己事情自己做,特别精神,玩微信发朋友圈溜溜哒,就有一点都是清一色排骨体型,没一个胖子[点赞][点赞][点赞]

    静思 回复:
    稍微胖点能够抵抗疾病,我老爹在新冠时从微胖病到排骨体50kg,多少人抗不过…疾病太耗能量;他现在一日鼻饲管打10餐,已经又有肉了;我们姐妹都是偏苗条的,都在努力增肌中…
  • 2024-03-10 23:04

    关键是开心😁还有就象默多克那样[点赞]

  • Feng 6
    2024-03-10 14:48

    解题思路并不是单一的,西医设定统一标准是何其可笑,设定的专家是何其狭隘,中医理论最终以治未病是何其大圣焉,奈何人不知本自俱足盲目外求,真正懂中医原理的人不会让自己攒出来病,都是自然老化,寿终正寝,没人会死乞白赖的找人救命,谁愿意被弄成植物人一样让可以重新起航的灵魂继续被禁锢在失能的躯壳中让活人嫌弃?现实是都被送进医院折腾到死非要人财两空的走这个程序?呵呵,为了什么呢?资本利用人性玩弄一切垄断一切!

  • 2024-03-10 12:24

    光吃中药的人,活不了多大

  • 2024-03-11 07:42

    活的有质量比长寿更重要。

  • 2024-03-10 15:08

    在真空里是不是可活千岁

  • 2024-03-10 15:04

    活太老死了没有子女送终

  • 2024-03-10 15:34

    基辛格做到了吗?

  • 2024-03-10 19:23

    很全面的好文章![点赞]

  • 2024-03-11 20:46

    1111

  • 2024-03-12 18:26

    那有时间理那么多。唉!随缘吧。

  • Jeff 2
    2024-06-08 14:32

    退了休,再活20年就该死了。

  • 2024-04-28 17:27

    全是胡说八道,我奶奶百零八岁死,子孙满堂,四个儿子,23个孙到我爸现又九十六,妈也九十四岁,长寿讲你个人心情,与世无争,不想过多,轻微运动,老了吃食清谈少油少盐才是长寿之夲。

  • 2024-05-15 17:01

    人要长寿知是常乐就可以!

  • 2024-03-11 19:55

    本文讲得非常好,上述评论真是胡说八道!

  • 2024-03-16 20:23

    人命由天不由巳

  • 2024-03-17 03:43

    最主要还是妈生已定局

  • 2024-04-23 17:47

    什么乱七八糟的

  • 2024-05-24 07:24

    不想活到百岁,九九岁可以,以免浪费社会资源。[哭着笑]

  • 2024-05-31 08:33

    不做好事[笑着哭]?把快乐留给自己,把烦恼送给别人[吐舌头眯眼睛笑]

  • 2024-03-10 12:58

    [笑着哭]

  • 2024-03-12 21:11

    有的老人活着。儿女死了。

赵三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