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洁柔深度分析:生活用纸行业空间和竞争格局

交易实践 2024-04-13 19:03:09

生活用纸主要供人们生活日常卫生之用,主要包括个人居家,外出等所使用的各类卫生擦拭用纸,譬如卷筒卫生纸、抽取式卫生纸、盒装面纸、袖珍面纸、纸手帕、餐巾纸、擦手纸、湿巾、厨房纸巾。

一、生活用纸行业空间

根据中国造纸年鉴数据,2023 年生活用纸产量达 1,105 万吨,消费量 1,046 万吨,2010-2022年产量和消费量 CAGR 分别为 5.4%和 5.7%。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生活用纸业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生活用纸市场规模增至1479.5亿元,同比增长4.5%。

近年生活用纸规模逐年增长,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行业高端化进程加快,渠道变革逐渐深化,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长期看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市场规模稳健增长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零售生活用纸市场规模已经从 2010 年的 650.18 亿元跃升至 2023年 1479.5亿元,整体市场规模保持增长,但是增速在逐年下滑,从2011年的最高点的增速22%下滑到2013年的不足5%,然后波动增长到2017年,然后增速又降低到2019年的个位数水平。

生活用纸虽然是刚需产品,但是行业增长情况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快速增长或者稳定增速,而是近年来减少到一个比较低的增速水平。2010年到2022年13年均复合增速为 5.7%。2023年增速4.5%,预计2024-2026年保持在4%的增速。

2、人均消费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生活用纸市场规模尽管不断增长,但我国人均生活用纸使用量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全球人均纸巾用量数据显示,2021年北美地区纸巾人均使用量在25.6Kg,西欧和日本分别为 15.9Kg 和 15.4Kg,根据中国生活用纸年鉴,2021年我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为6.4kg,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美国每年人均厕所用纸140卷;

德国每年人均厕所用纸134卷;

日本每年人均厕所用纸91卷;

中国每年人均厕所用纸50卷。

北美地区人均用纸量26KG;

欧洲地区人均用纸量16KG;

日本地区人均用纸量15KG;

中国每年人均用纸量6KG。

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他们的用纸量会是我们的3倍甚至4倍?

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发达国家人均GDP更高,购买和支付能力更强,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追求,当然用纸会更多。

实际上我国的纸巾消耗量也跟GDP正相关。2010-2021 年,我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由3.6 千克增长至 8.2 千克,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7.77%。

如上图所示,人均GDP提高的同时,用纸量也跟着上去了。

第二个是文化习惯的问题,不止是生活用纸,很多生活消耗品都有明显的差距,我们苦日子过久了,勤劳简朴,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用纸这个行为由生活质量决定,生活质量由经济条件决定。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人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将持续提高,可以预见我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此外,2020 年至 2022 年三年间,受新冠的影响,我们的个人卫生意识已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卫生意识增强与消费升级将共同驱动生活用纸消费持续升级。

二、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现有竞争者

我国生活用纸行业中,国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层次化竞争格局。

目前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恒安国际、维达国际、金红叶、中顺洁柔四大品牌。

具有全国性生产基地,年产能均达到60万吨以上,产品以中高档原生木浆纸为主,全国竞争,具有品牌优势和较高的定价能力。

第二梯队:金佰利、王子妮飘、东顺、东冠等为代表的区域性或进口大中型品牌。

年产能5-60万吨,以中高档和低档产品为主,原料一般为木浆、竹浆和草浆的混合物。少数企业在区域市场竞争力较强,甚至在当地竞争力超过第一梯队企业。竞争强劲者渴望冲进第一梯队。

第三梯队:地方性中小企业,如保定成功纸业、四川维邦纸业,主要面向低端市场。

年产能为5吨以下,以生产低档产品为主,原料多为混合浆纸和再生酱汁为主,主要在当地竞争,由于质量差,所以流通于低端市场。

生活用纸行业格局清晰,第一梯队的四家头部企业领跑行业,2023年我国 CR4 市占率合计为 31.2%,其中恒安国际占比 10.2%,维达国际占比 9.3%,中顺洁柔和金红叶分别占比 6.0%、5.7%。

维达国际成立于1985年,2007年于港交所上市。公司拥有四大业务板块,八大品牌,十三间生产基地。四大业务板块涵盖生活用纸、失禁护理、女性护理、婴儿护理。

中顺洁柔起步晚,立足于生活用纸的基本盘,向卫生巾等个护用品拓展,这个和维达国际的品类扩张比较类似。

恒安则反过来从个护产品起家,然后向生活用纸拓展。主要产品包括纸巾/湿巾用品、女性健康用品、婴儿用品、老年健康用品、家居用品和日化用品。

金红叶则是除了生活用纸和个护产品外,还有一部分的原纸销售业务,这是另外三家所没有的。但从报表来看,原纸销售业务的毛利率要比生活用纸低,所以拉低了金红叶的整体盈利能力。

2、行业内集中度的变化趋势

CR4的市占率自2013年的27.4%提升到2023年的31.2%。横向对比美日,美国前三大品牌 CR3 占比 68.3%,日本 CR3 占比 59.6%,我国市场集中度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龙头市占率的提升空间巨大。

我们的生活用纸行业仍处于竞争格局分散,渠道为王的阶段,按照欧美国家的发展路径,未来10年集中度有可能提升到50%左右;此外,由于市场格局分散,新品牌仍有机会切入市场并获得成功。

但从CR4的份额来看近几年的集中度并没有像想象中的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的逻辑走得通吗?

从实际数据来看,除了中顺洁柔的份额在近几年不断提升,另外三家有的只是原地打转,有的份额都减少了,分析大致原因如下:

(1)造纸是一个典型的双高行业,即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因为环保、成本等问题导致部分地方性小企业退出了,但行业龙头这些年资本开支不足,产能跟不上,没有抢夺到更高的份额。

(2)电商如拼多多的高速发展,延缓了低价落后产能出清的进度。

(3)随着自媒体兴起,特别是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兴起,对传统渠道优势的护城河在逐步衰退。同时自媒体的兴起,又给了新进厂家,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新渠道。

(4)部分企业出清,但是又有新的企业加入,比如原先做其他用纸的太阳纸业公司,开始涉足生活用纸。

总的来说,生活用纸行业的进入门槛低,竞争格局并不太好。大大小小造纸厂遍布全国,而由于运输成本的制约,生活用纸的销售半径也有一定制约(销售半径大约500km)。

少数区域性品牌仍有一定优势,形成一个犬牙交错的市场格局。未来集中度能否提升,并不是一件必然的事。

在过去的线下渠道逻辑里,后来者想要挑战纸巾巨头,不仅需要铺渠道,还要在渠道附近砸工厂降业务成本。所以,纸巾巨头过去也有着渠道、资金、资产等多个壁垒,后来者入局的代价高昂。

但随着零售行业的变迁,纸巾巨头的壁垒开始被打破了,后来者进入行业的成本也在变低。比如,名创优品、全棉时代甚至京东京造本身是对接工厂的渠道品牌,跨界纸巾后,既有渠道也有工厂,付出的新成本相对较低。

如今,生活用纸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差异已经不大,原料和生产工艺都已经逐渐趋同,品牌的竞争将更倚重营销。

比如,国内第一个推出乳霜纸这个品类的品牌其实是中顺洁柔,但洁柔没能在营销上拔得头筹。可心柔则是从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再到线下梯媒,用“如婴儿肌肤般柔润”的Slogan狠狠拿捏住了母婴及皮肤敏感人群的心智。

原有渠道优势的逐步丧失,集中度无法提升的竞争格局,使得生活用纸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失去了提价权,对龙头公司的杀伤力非常大。

声明: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指导,据此买卖,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 阅读:3

交易实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