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宝宝中暑“三要三不要”|清凉一夏

大河健康报 2024-06-18 17:10:48

热热热,夏天最难挨的日子终于来了。

骄阳似火,暑气逼人,最高气温飙升至40℃以上。

一直到本周末,大范围的高温仍将持续。

高温天气,孩子相较于大人来说对温度会更敏感,温度一高,有些孩子就会睡不着或者出现一些小情绪。

另外,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对热的调节能力不足,是容易中暑的人群。

高温天气下,该如何给孩子做好健康防护?本文请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振江给大家讲解一下。

孩子中暑不得不防!

孩子在中暑前都会有一些先兆症状,比如:

皮肤起红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痱子; 头晕胸闷; 恶心呕吐; 四肢肌肉酸痛;……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中暑!

轻度中暑:孩子会出现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大部分都伴有体温明显升高的症状。

不同中暑症状要如何处理?

热疹

症状:看起来像一个个红色的丘疹(也就是常说的痱子),多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和肘折处等,常见于少年儿童。

应对方法:当环境凉爽时,痱子不久可自行消失。如果孩子生痱子严重,出现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晒伤

症状:皮肤变红,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应对方法: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不要挤破水泡;避免反复日晒。

轻度中暑

症状:体温升高,伴有头痛、头晕、口渴、疲劳,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

应对方法: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休息,可以喝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家属应尽快取一些冰块,用塑料袋扎紧,外裹毛巾放于患者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进行物理降温。

热痉挛

症状: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体温无明显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或者过度通气有关,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应对方法:转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补充足量糖盐水,缓慢拉伸、按摩揉捏痉挛肌肉,必要时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治疗。

热衰竭

症状: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明显升高,可有明显脱水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若诊治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应对方法:使中暑者平卧,抬高下肢,及时快速降温、补糖盐水,恢复血容量,谨防低血压,保证重要脏器血供,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

热射病

症状:高热,核心体温常在40℃以上,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应对方法: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让其平躺、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盐水最佳),及时拨打120急救。在急救途中救治不能停歇,可采用冰帽、冰毯,冰袋放置大动脉处(颈动脉、腋动脉、股动脉等)帮助降温。

预防中暑,三“要”三“不要”

要多喝水

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运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

要清淡饮食、充足休息

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

要在室内避暑,适当降温

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应考虑使用空调,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并注意适时开窗通风。

不要饮用高糖、冰冻等饮料

高糖饮料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体液,冷冻饮料容易造成胃部痉挛。

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

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

不要忽略身体状况

当发现自己或孩子有中暑症状时,请立即停止活动并做好中暑急救措施;应加强看护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特殊人群。

来源 河南省儿童医院订阅号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