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父亲辅导作业突然心梗!医生:被气的!

鸿朗说健康 2024-06-19 13:37:20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人说“气死人了”这句话,虽然这句话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生气对于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还有人说过生气是百病之源,那么生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如果一个人老是生气对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生气”是一种负面情绪,当人生气时,周围会出现低气压,人的情绪低落、难以入睡,这时如果本身有疾病,就很有可能使病况加重,例如糖尿病患者,生气可以导致糖尿病症状加重,首先是因为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极易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刺激而升高。并且剧烈的情绪刺激会使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及其他与血糖升高相关的激素分泌旺盛,使血糖升高。其次,糖尿病患者常常同时并存有心、脑血管疾病,使心、脑血管突然发生意外,如心跳骤停、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所以在例如生气等过度的情感刺激下,糖尿病病人的血压、肾、肝等和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都会较正常人更容易受到损害。所以生气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伤害,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辅导作业被网友调侃是道“送命题”!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号,不久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接诊了一位因为辅导作用被气到心梗的家长……

这位父亲45岁,每天除了勤勤恳恳地上班,回家还要辅导孩子作业。

一天,这位父亲照常辅导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作业,老父亲唾沫横飞,讲了无数遍同一道题,孩子还是一脸懵。

打孩子?会心疼;拍桌子?会骨折。

被逼无奈,暴怒中的父亲一边抓狂“狮吼”一边辅导作业。

突然,这位父亲觉得胸口有点痛而且喘不上气,依旧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突然眼前一黑,晕过去了。这位父亲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刚到急诊大厅就晕倒在地,并且身体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医护人员立刻上前为他急救,约5分钟后恢复意识。

心内科医生赶到现场会诊,经过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梗”。

这位父亲的病历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高虹主任及团队迅速开展治疗。最终,一枚准确植入的心脏支架,稳定地支撑起血管,血流畅通,手术成功。

高虹主任介绍,心肌坏死不可再生,而心脏的衰竭也很容易引起多器官衰竭,像这位父亲这样的情况,如果再晚来医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父亲说自己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为什么会突发心肌梗死?

原因很简单“被气的!”

这位父亲告诉医生,从10多天前开始,只要辅导作业情绪激动,胸口就会隐隐作痛。

2018年,现代快报报道就有一名年轻妈妈辅导孩子作业,一时动怒导致血管堵塞中风。

据报道,这位33岁的女患者10月26日在看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生气后出现言语不能、大舌头、右手写字笨拙,字体变丑……左侧放射冠区脑梗死……门诊以“脑梗塞”予收入住院。还有,和家人、邻居吵架的,同样把自己气出了心梗。

会被气死吗?真的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三气周瑜,乃至周瑜最终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随即吐血而亡的故事家喻户晓。

许多人可能会心生疑问,这可能吗?人真的能被气死吗?姑且不去追究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但多项研究显示人确实可能被气死。

2020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猝死诱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情绪激动,达到了26%。

2015年,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哥本哈根城市心脏研究”发现,每天感到身心疲惫的人发生心梗或猝死的危险较高,其预测急性心脏病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收缩压和吸烟等传统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发现,对于男性,每天身心疲惫的人发生心梗或猝死的危险最高,第二位的是高血压;对于女性,排在第一位的是吸烟,第二位的是身心疲惫。

研究人员表示,身心疲惫是并不是单纯感到累,包括慢性疲劳、易怒和沮丧。

所以,人可能被气死绝对不只是个传说!

常言道:人就是两根管子一口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发怒说成“生气”,从小到大一直用这个名词。学了中医之后才晓得原来人一发怒,真的会在体内产生“气”,严格说来“生气”根本就是一个中医的名词。

不单是人会生气,多数的动物都会生气,动物生气之后接下去就是打斗,因此,生气是打斗之前身体的准备动作。身体透过生气调整内分泌,使身体达到打斗时的最佳状态。动物的生气有点像一个国家的备战一样,当一个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会立即进行备战,将大量的资源投入战争的准备中。一旦战争威胁消失,这些投入的资源多数成为废物,必需排出体外。就像前苏联解体之后,必需花费很大力气销毁各种洲际飞弹和坦克一样。因此,生气就像国家的战争一样,会大量消耗资源,非常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疾病的原因有一段说明:“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和多数的疾病一样,长期生气会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从外表看长期火暴脾气,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造成秃顶。严重的还会使头顶的形状改变,头顶中线拱起形成尖顶的头形。生气的程度轻一点的,则会在额头两侧形成双尖的M字形的微秃,这种人脾气一定急躁。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发脾气时,气会往上冲,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顶。严重的暴怒,有时会造成肝内出血,更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吐血,吐出来的是肝里的血,程度轻一点的,则出血留在肝内,一段时间就形成血瘤。这些听起来很可怕,可是却是真实的情形。

所谓的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生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生闷气会使得气在胸腹腔中形成中医所谓“横逆”的气滞。妇女的小叶增生和乳癌很可能都是生闷气的结果。

另外一种有气无处发的窝囊气,这种人外表修养很好,好象从来不发脾气,其实心里经常处于生气或着急的状态。这种人很容易形成横逆的气滞,造成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严重的会造成胃出血。这样的人,额头特别高,也就是额头上方呈半圆形的前秃,是最大的特征。

血气较差的人气会往下沉,形成腹部胀痛,经常以为是肠胃的问题,其实根本就是生气造成的。从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太盛时会使脾脏也跟着旺起来,如果血气很旺盛的年轻人,这时会产生许多白血球,去处理肠胃的问题,很可能一些年轻白血病患者的真正病因根本就是来自生气。

生气会造成肝热,相反的肝热也会让人很容易生气。从中医的观点,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当人体长期透支体力,使血气下降到阴虚火重的水平,由于这时的人体使用的能量是透支的“火”,肝必定比较热,肝火也比较旺,人就很容易生气。因此,调养血气,使血气上升超越阴虚的水平,也会使人的脾气变得比较平和。

暴怒还会造成肝热,继而使肺也跟着热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失眠,我们曾经遇到一个五天五夜无法成眠的人,就是生气造成的。

在医院中身体虚弱的病人,有时候一生气就会造成生命的危险。例如,痰比较多的病人,一旦生气,会使痰上涌,造成严重的气喘,一不小心就窒息死了。

由于生气会使身体造成许多问题,因此,日常保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不生气”。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闷住, 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或者寻求一种信仰,使得面对人生不如意时,能有更宽广的心胸包容他人的过错,根本没有生气的念头。

生气是一个人内发的因素造成的,再好的医生也无法防止病人生气,因此这个问题只有病人自己修养才有机会克服。

医生只能在病人生气之后设法将生气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做法是按摩或用针灸肝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生了气后,立刻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中),可以让上升的肝气往下疏泄,这时这个穴位会很痛,必需反复按摩,直到这个穴位不再疼痛为止。也可以在生气的当天找一个针灸医生,在太冲穴扎针,并留针三十分钟,隔两天再扎一次,直到这个穴位按起来不再痛,头顶也不在发热为止。

或者吃些可以疏泄肝气的食物,如陈皮、山药等,也很有帮助。最简单的消气办法则是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摄氏40-42度左右,泡的时间则因人而异,最好泡到肩背出汗(在室温摄氏25-28度),有的人需要半小时,血气低的人有时要泡两个小时。

如果由于生气而在肝里留下了血瘤,那就需要很长时间的保养,当血气能量很高时,身体才会开始处理这个问题。

龙应台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当然那指的是大的方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活着怎么可能没有气?我也会生气,只是我自己是医生,知道要适时调整,快乐是片大海其实指的是胸怀。当然人活的就是一口气,也可以说是精神,一切从心开始,踏实生活,希望大家能读懂我文中所含着的理。

生气的实质意义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是人类最愚笨的一种行为。因为生气造成死亡的人,中国人称之为“气”死的人,其实也是真正“笨”死的人。

以目前医学的诊断方法,很难定义病人的疾病是由于生气造成的,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做到这一点,人们将会发现,生气很可能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好情绪,就是最好的养生!其实,很多惹得我们情绪波动的事情,回过头来看,都是小事。我们总觉得是事件引发了情绪,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想法引发了情绪。事情还是那个事情,看法不一样,带来的情绪就不一样。

该放的放,该忘的忘!人生在世,聪明可贵,难得糊涂。人生实苦,精神愉悦,因为心宽。

无足轻重的事,能睁一眼闭一眼的过,远比事事计较,事事较真要容易让自己快乐得多。学会有个好心态,尽量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比任何养生都有用!

0 阅读:10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