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啥夏天不能喝冷饮!

鸿朗说健康 2024-06-19 13:03:43

每当到了夏天,空调、冷饮、冰淇淋就是人们生活的三件套。许多人都喜欢在夏天喝冷饮,吃冰淇淋等冰凉的食物。

但是,许多中医都会叮嘱,要远离冷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炎热的夏天中医却说不能吃冰淇淋和冷饮呢?

《孙真人卫生歌注释》中说过:“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意思是:夏天炎热时,阳气宣发在外面,阴气就被郁于体内,如果吃了过多的生冷的瓜果蔬菜,就会使寒湿盛于体内,不容易被脾胃消化。

对吃冷饮危害的认识,古已有之,皇帝大夏天喝冷饮也拉肚子

其实,吃冷饮的危害,最早在宋朝就被发现了。《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记载了南宋皇帝宋孝宗跟礼部侍郎施师点的一段对话,宋孝宗说:“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意思是我吃冷饮吃得太多,搞得前几天拉肚子,幸亏现在不拉了。

施师点说:“您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江山社稷和百姓生活,千万不能再凭自己喜好乱吃东西了。”宋孝宗“深然之”,对他的话深表赞同,从此拒绝冷饮。

无论什么年纪、什么性别,都要少吃冷饮,老年人少吃冷,避免触发各种隐性疾病

人到老年,吃药药效不好、吃营养品营养补不上,情况多半在于脾胃不好。津液亏损、肠胃功能逐渐虚弱本是正常退化,生活不良的饮食习惯却会让退化速度翻倍,中老年人食宜缓、淡、暖,不要吃冷饭冷菜,更要少吃冷饮。

中老年人牙口不好、有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以及长期腹泻、消化不良的病人,不宜吃冷饮食品。

大量喝冷饮,会致使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容易诱发脑溢血。

冷饮(果饮料、冰冷水)可使咽喉部炎症加重或诱发咳嗽,所以肺部不好的、呼吸系统有疾病、喜欢咳嗽的不要吃冷饮,不光是夏天不喝冷饮,一年四季要喝温水。

中医讲:“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属于土。”它们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消化系统,每天都要完成食物的搬运、研磨、过滤、吸收、外排任务。

一到夏季,人体的气血重心就远离中土,转移到心肺区和体表,所以夏天里,我们的皮肤和手脚都是热的,肚子却凉得像秋天。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以固阳为本。《黄帝内经》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而在阴阳两气中,又以阳气为万物之本。因此如果希望健康长寿,必须要温阳。夏季里人的脾胃功能是偏差的,稍微吃一些油腻、生冷、辛辣或不干净的东西,就容易拉肚子。夏天吃冰冷的东西,是选中了人体最薄弱的环节来进攻,因此每一杯冷饮都能击中要害。

中医养生,特别讲究“忌寒凉,忌生冷”,即便在夏天,也会建议你不要吃冷饮、喝冰水。对此,西医很不以为然,甚至会为此耻笑中医。

这也不奇怪,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生命的,西医重在结构,中医重在功能。在此,我们不争辩中西医的长短,但有一件事毋庸分辨,那就是人死了之后结构还是完好的,只是再无功能和能量了。所以,中医认为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可以意识到:能量对于生命的重要,养护阳气就是养生治病的根本,而中医所讲究的“忌寒凉,忌生冷”,也就是在减少身体的能量损失,减少阳气的损耗。

中医养生

其实就是养阳

阳气对身体的重要程度,从宏观角度说,人能健康的活着,必须有阳气维持。人体衰老到死亡过程,就是阳气从虚弱到消亡的过程。

从微观角度说,夏天容易渴,因为天气热,耗伤津液了。对此,中医说“生津止渴”,意思是只有喝进去的水,化成津液,蒸化到各个器官,身体才能不缺水。然而,无论是“生津”还是“升津”,都需要阳气来推助的。

所以,阳气虚的人会有喝水不解渴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缺水,而是因为缺少用水的能力,这个能力,很可能就是在吃冷饮、喝冰水的时候被耗伤了。

为什么不喝冷饮?夏天那么热,还要拒绝冷饮?“胃喜温不喜凉”,“肾也是喜暖不喜寒”,冰冷食物对胃伤害大。人体的气血、五谷营养,都要靠脾胃来吸收运化;靠肾脏排除人体代谢毒素,所以保护好脾胃和肾脏非常重要。

无论什么年纪、什么性别,都要少吃冷饮。

孩子如果长期吃冷饮,脾胃也会受伤,继而让肾受伤,孩子体质也渐渐变差,导致经常感冒,生长速度变慢,厌食挑食,而且发展出慢性病,如鼻炎、咽喉炎等。 消化寒凉的食物是在伤阳

我们在吃了寒凉的食物后,身体的第一件事不是消化,而是给吃进去的食物“加热”。因为,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必须在食物的温度达到36℃时,才开始工作。给食物“加热”,也是能量消耗的过程,也就是消耗阳气的过程。

如果经常吃寒凉的食物,身体就要长期“耗阳”来提升温度,长此以往,就是中医说的伤阳气了。阳气一旦耗伤,再怎么喝水也难以生津,由此自然难以解渴。

为此,《黄帝内经》早就给出说法:“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其中关键的就是“无厌于日”,意思是:就算是夏天也不要为了追求凉爽而完全躲避太阳,也不要过分饮冷。

0 阅读:4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