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超声检查,这样做才有效!

慕梅评健康 2024-05-18 06:39:17

“真得感谢这个鱼刺,救了我一命啊”!

拿到术后病理报告,曹老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曹老汉今年66岁,是一个个体老板。

上个月底,因为吃鱼被鱼骨卡住了,不得已在31日,做了平生第一次胃镜。

负责任的内镜医生,顺利取出了卡在食管的鱼刺;

如不是这块鱼骨,曹老汉就危险了

因为做胃镜时候曹老汉已经两顿没吃饭了,胃里也基本排空了;

好心的医生顺便又把老汉的胃仔细检查了一遍。

这一查不要紧,还真就查出大问题了!

医生在胃角-胃窦的区域,发现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背景;

于是开启了NBI模式,发现胃角前壁有一片可疑的区域,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又经电子染色,高度怀疑是胃早癌(EGC),于是,医生取检2块。

本月3号,病理结果出来了: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癌)。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准确地说应该是重要的癌前状态;

相当于重度的不典型增生(也叫非典型增生、异型增生),虽然还没有癌变,但是,其细胞已经严重变异,癌变也就是分分钟钟的事。因此内镜医生习惯沿用日本的习惯,称之为早癌或极早癌。

临床上一般发现中重度的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都要立即内镜下ESD切除。

曹老汉称之为“揭皮”手术;

上皮内瘤变,发生异型增生的深度仅限于粘膜层,我们其实就是把变坏的那一层薄薄的粘膜揭掉,就能根治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ESD术”,全称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SD图示

我们的胃壁有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如果不管它,它就会继续往深处发展,依次浸润至黏膜下层、肌肉层、最后穿透浆膜层;因为肌肉层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就有可能造成脉管和淋巴浸润,甚至其他脏器转移,那时候就是晚期胃癌了。

像曹老汉的这种早期胃癌,通过ESD,是100%能够根治的,此后只需要定期复查胃镜就可以了。

于是,及时给曹老汉行ESD术,手术顺利剥离病变部位,术后病理证实:

手术成功,切缘阴性。

术后病理

在老曹的这种阶段,大多数的病人并没有任何症状,很少有人会想到去做一次胃镜。

曹老汉若不是鱼刺鲠喉,也绝对不会去做胃镜,事后他告诉医生:“我就不知道胃镜是干啥的;也没有胃不舒服,根本不会去做”。

虽然教科书上说,胃早癌发展为进展期癌还需要3-5年的时间,但也有的发展迅速,一年半载就是进展期了。

到那时再治疗就不这么简单了,需要切除胃,还要配合化疗;无论是花费、承受的痛苦、术后生活质量,还是预期寿命,都将是天壤之别;

万一一直耽误下去,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比如疼痛、黑便、纳差、呕吐、腹部包块、消瘦贫血等,往往是中晚期了,

治疗更为棘手,花费更加巨大,5年生存率也低于30%!

因此,对于任何肿瘤来说,早诊早治才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根据《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以下几条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

2、长期高盐饮食、烟熏煎炸食品、红肉与加工肉的摄入及不良饮食习惯;

3、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4、重度饮酒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5、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另外,足量摄入蔬菜水果,是胃癌的保护因素。

因此,为了有效地规避胃癌,除了饮食上注意少吃高盐、烧烤类食物,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必不可少。

因为发现胃癌、胃癌前病变,只有胃镜,没有别的好办法;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胃癌可以没有症状,你不去主动检查发现它,是很容易被耽误的,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往很多人出现症状才去检查,结果85%都是中晚期了;

因此,我们建议,以下人群要及时做胃镜检查,并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为胃癌高风险人群(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1.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2. Hp感染。

3.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 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0 阅读:42

慕梅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