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府》里的故事第一回饶宗颐己达达人

唐门琴府 2023-12-11 21:39:35

《琴府》1971年在台湾出版,是现代古琴史上的巨著,对港台和海外古琴起到“实质性的推动”。

这个系列,讲讲《琴府》这部书里的感人事、有趣事、和珍贵史料:)

唐健垣七十年代为饶宗颐(选堂)师摄影,饶先生藏书数万册,弹北宋【万壑松风】琴

各位好!我是安葆岩,今天开讲《琴府》里的古琴故事。

《琴府》是一部古琴巨著,唐健垣先生1971年在台湾出版的。

唐先生今年74岁,住在香港,中等身材,看上去瘦瘦的,文质彬彬,但其实小时候练武功,几十年一直亲自做琴,所以很有力气。70多岁特别精神,谈笑风生。

《琴府》是他五十年前编的,是现代古琴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书。这里面收录了十几部古代琴谱,102位海外弹琴人的资料,还有古代人对古琴的论述、一九六七十年代的现代人对古琴的论述、还有几十首琴曲的五线谱、简谱等等等等。哇,这么多内容,多少页呢?3000页,跟三本大字典似的。

据我掌握的资料,从60年代中,到80年代末,这差不多25年,一代人的时间,没有人编写古琴的书,当然文章、论文肯定有,但是像这么大部头的,只有,唐先生编的这套《琴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套书的出现,使得古琴在海外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家如何评价它呢?说《琴府》这套书,“对海外的古琴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

《琴府》有这么重要的历史价值!

那么这套书丰富详实,您学弹古琴、您想了解古人的美学思想,都很有用。但是学琴是个挺辛苦的事儿,要慢慢学,咱们这个节目呢,不具体的说弹琴,咱们讲讲,《琴府》里的那些的故事!

从哪说起呢?那要从唐先生小时候说起,他老人家是1946年生人,生在广东南海,啊,现在属于佛山市。他的父亲,早年就去到香港,做小生意,辛苦经营,后来慢慢的跟几个同乡开了个大杂货店,卖米、糖、油盐酱醋、日用品,还有冬菇鲍鱼海参之类的干货。唐先生5、6岁的时候,他母亲就带着他从广东老家去香港,跟父亲一起生活。

那五六岁就该上学了,香港有中文小学,和英文小学。就在家附近上了个中文小学,唐先生小时候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很好,而且课外已经读了西游记、水浒传、还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这么多书,都是家里的藏书吧?

并不是。

他父亲是个很文雅的人,看中医的书,本草纲目,能给人开药方。但这些书并不是他父亲买来看的。原来在那个年代,杂货店卖了东西给客人,怎么包装呢?塑料袋是很稀有的东西,连牛皮纸都比较贵,所以杂货店经常买来旧的书报,用来包装。

诶,唐先生是天才少年,从小就对文化特别感兴趣。他在这里发现了各种清朝末年的线装书,四书五经、西游记、红楼梦、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全都被他找到,看得津津有味。那里面有字不认得,又买来线装的康熙字典,查了字典之后,就认识了很多很多字。

后来他父亲觉得,在香港这个地方,英文特别重要。所以到了要上中学的时候,就让他去读英文中学。

那英文中学也有中文课、历史课的嘛,同学们很快发现,这位唐同学的中文特别好,课堂上讲的他都已经知道了,老师提问总是他举手。给他起个绰号叫“唐状元”。但是有俩同学不服气。就经常跟唐先生比,看谁认识的字多!但是这么比了一段时间,唐先生总是赢,那俩同学看比不过,就说:你认识的字多是吧,你认识甲骨文吗?

那唐先生少年好胜,说:怎么不认得?历史课老师都讲过啦,商朝的皇帝特别迷信,凡事都要占卜,占卜的结果就刻在龟甲、和牛骨上。同学说:这我们都知道啊,我是问你认不认得甲骨上的字啊!唐先生说:我不认得啊。同学高兴了,要的就是这句话,说:哎,那你也不是很厉害嘛。

唐先生不服气,就跑去香港的图书馆借甲骨文的书,一看,傻眼了,书里都是甲骨文的拓片,黑漆漆的,这是什么字啊?无从下手。

然后想了个门路,先搞定小篆。甲骨文是商代,小篆是秦代的嘛。家里不是有康熙字典吗?那康熙字典是清朝的,基本上每个字,都有标注小篆的写法。唐先生就把康熙字典整个读一遍,认识了很多小篆,之后又看东汉的《说文解字》,里面总共有超过一万个小篆字,再看清朝人的《说文解字注》,这部书把《说文解字》里的字,做了很详细的说明,他用一年的时间通篇读下来,并且做了标注。

这时候唐先生才中学3年级。这就不是读红楼梦、儒林外史,认识里面的生僻字那么简单了,已经是在,研究文字学了。

然后再学甲骨文,闲言少叙,那时候香港图书馆里关于甲骨文的书有多少呢?四五十本,唐先生全都读了。那么,有的书,不是整本都是精华的,看看就行了。但是,其中有一本书,是香港大学饶宗颐教授写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1500页。饶教授这本书太好了,唐先生读完了,就想买一本,多读几遍,但是到处找买不到,毕竟甲骨文这是冷门的书嘛。那怎么办?抄写!挑重要的内容,在笔记本上抄写了满满的500页。

那饶宗颐先生,可不简单,那是大学者,中国的国宝。他研究传统的经史、考古,还是敦煌学家、诗学家、书画家,学术界把他跟季羡林、钱钟书并称,南饶、北季,或者是南饶、北钱。

他家里藏书好几万本,而且他都看过。您要问他个问题,他要么当下就回答,要么去到某个书架,抽出一本书,翻开那一页,放您面前。呐,你看这里有你要的答案。所以香港人说,要论钱多就是李嘉诚,要论读书多就是饶宗颐啦!

后来,也是机缘巧合,唐先生居然有幸认识了饶宗颐教授。饶教授就考较唐先生的学问,唐先生说我看过图书馆所有的甲骨文书,我看过《说文解字》什么什么的。饶教授说:你是查过《说文解字》吧?查字典?唐先生说:不是,我是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而且您那本写甲骨文的书我也借来读了,我想买买不到,我就手抄了500页,您看我带来了。就把自己抄写的几大本笔记拿出来,饶教授吓一跳,我写的那书是讨论学问的,一般人都觉得枯燥,谁会抄写下来啊!看着这个19岁的小青年,又惊讶又赞许,说哪有你这么好学的?你现在这个学问已经超过香港大学的博士了!如果,有合适的人指导你,你会学得更好!

唐先生赶紧说:我就跟您学吧!饶先生是欣然应允,答应了。

其实唐先生是有点小心思,除了想跟饶教授学甲骨文,还想学古琴。唐先生小时候已经学过古筝、二胡、洞箫,都学过,天才少年嘛。可是想学古琴找不到老师。因为听说饶教授弹古琴,家里有5张宋朝、明朝的琴。所以又说,我能不能还跟您学弹古琴?饶教授说,我都是自己弹,也不教人,那你就来听琴吧。

从这以后,每周总有一两次去饶家学习。有时候下午饶教授打来电话说:小唐啊,今天天气好,丝弦的声音特别好,你来听琴吧。

因为那时候用的琴弦是蚕丝做的,天气干燥,弦的声音清亮。

唐先生一般是傍晚去到饶家,请教甲骨文的问题。可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唐先生已经懂得很多了,他是问很有专业度的问题,饶教授解答。那么饶教授讲究养生,每天到了夜里子时,就是晚上11点开始,打坐调息,打坐半小时,然后弹琴,弹什么曲呢?弹水仙操、搔首问天、潇湘水云等等,往往一直弹到1点钟。那么半夜一点钟了,唐先生才告辞出来,早就没有公交车了,只能打计程车,哪来的车费呢?中午不吃饭,把饭钱省下来打车。就这样跟饶教授学习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半夜听饶教授弹琴讲琴,有这种福分的人啊,只有唐先生一人而已。直到一年之后,饶教授离开香港,去新加坡大学作中文系系的主任,唐先生呢,去台湾读大学。

那么饶宗颐教授并没有具体的指点唐先生弹琴的手法,教他的是古琴的道理,啊,美学思想,还有古琴的历史。跟唐先生说:现在古琴这么衰落,有人想学琴找不到老师,找不到琴谱,也找不到人来交流,你以后学成了要编一个册子,收录一些琴谱、弹琴人的联系方式,你要记住“己达 达人”。

就是说你自己学成了,还要帮助别人也能学成,把古琴发扬光大。

所以这第一回的题目叫做:饶宗颐 己达达人。

那唐先生就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他小时候不吃饭省钱买书;跟饶宗颐教授学习的时候,不吃饭省钱打计程车;到了大学呢,跟他的新婚夫人一起饿肚子,省下钱来,千辛万苦编成了《琴府》这部巨著。

请听下回:唐健垣 忍饥著书!

谢谢您收听,欢迎转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