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量化交易将严重制约耐心资本入市

李国魂 2024-06-30 03:29:40

中小投资者如何与机器人博弈?

6月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深圳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首先是明确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将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情形的,认定为高频交易。

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概括认为,“耐心资本”泛指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且对资本回报有着较长期限展望的资金。耐心资本是追求长期投资、战略投资、稳定投资的资本。就是说,它是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坚持长期投入,看重长期回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6月26日,国家四大部委提出建议,要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我们不得不发问,当前中国股里专门从事捣浆糊的量化基金是否属于耐心资本?转融通获取超短日期出借利率是否属于耐心资本?如果诸如此类的资本充斥着中国股市,我们大力提倡发展耐心资本的初衷是否直接被饱受诟病的机制彻底否定?

就资本属性而言,耐心资本最起码的要求是长期安全投资。许多深层次问题不是依靠对现有的规定打个补丁换个字眼能够解决。

监管者号召社会各路资金积极踊跃加入到股票市场,这绝对没有错。但是,如果继续不断繁衍扩大量化交易和转融通这等极端追求短期套利的产品,让别的资金来充当耐心资本,岂不是让更多的资金成为量化扩大收割范围和规模的标的了吗?

就市值而言,一个五千多家上市公司的全球第二大股市,市值仅仅是美国股市七巨头的70%。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口号喊得地动山摇,但是,被投资者深恶痛绝的弊端却备受宠幸。

中国股市,拥有全世界所有股市里至今发明创造衍生的一切做空机制和手段,采用了全球独一无二的拒绝中小投资者参与避险机制的神圣规则,避险机制成为机构的垄断特权。于是乎,机构们围着两亿多的散户,开启了所谓的盈利模式。

虽然近几年中国股市深受转融通量化交易偏移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越来越离奇夸张,甚至被投资者指责是造成中国股市一泻千里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是,转融通量化交易并没有因此退出市场。相反,更加受到特殊关照。

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量化基金规模约1.92万亿元。公募量化基金整体规模3169亿元,在权益型公募中占比约5.0%;私募量化基金规模约1.63万亿元,在私募行业占比约29%。截至2024年3月底,百亿私募数量共100家,一季度有业绩显示的百亿私募占83家。其中,百亿主观私募50家,百亿量化35家,另有“主观+量化”双驱私募15家。

如果我们忽略探究量化交易是否需要在当前中国股市存在的这一重大问题,甚至采取放任蔓延的态度,最大的可能,中国股市将不断削弱坚定拥护支持的中坚力量。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中小投资者要求坚决取缔这一交易机制的核心诉求,等同于我们对中国股市肩负全民财富增值重托重要意义的认识陷入了严重误区。

0 阅读:0

李国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