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宣布通过对中国产电动车(上汽、吉利、比亚迪)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后,除了以上汽、吉利、蔚来等为首的车企,以及中汽协等相关方表示反对外,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著名车企也均在第一时间表示反对,认为这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
有趣的是,为何作为潜在最大受益方的欧洲车企,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呢?
因为,相比起那些欧洲政客而言,这些与国内车企存在深入合作的企业,对于中国车企真正的技术实力,是否真的依赖政府补贴以及这种政策真正施行的后果,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过去十年,上汽集团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500亿元,累计有效专利超过26000多项。作为企业,上汽不断创新研发,目的是拿出更好的产品,同时做大规模,让用户买得起绿色出行产品,实现电动汽车的‘可触达’、‘可负担’。这是上汽的竞争力,而不是靠所谓的‘政府补贴’。”上汽欧洲公司副总裁袁映琛如是说。
其实,只要对上汽出口海外的车型售价稍做对比,就知道依靠政府补贴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就以上汽在欧洲最为畅销的MG4 EV为例,其在欧洲的起售价为28990欧元,折合人民币22.5万元,比国内市场的10.98万元的起售价高出105%。
尽管如此,考虑到欧盟此举背后的利益关切,中国车企也在欧洲密集布局,推动国产车型在欧洲的本土化生产,以规避可能的风险:位于匈牙利佩斯州的蔚来欧洲能源工厂已于2023年9月投入运营;到了24年初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2023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建厂,并将在法兰克福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开展更多适应性的定制等。这些举措无疑将会极大缓和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对欧盟国家就业方面造成的冲击。
蔚来欧洲能源工厂
上汽在伦敦的研发中心
欧洲曾经是推动全球环保的急先锋,而中国电动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将帮助欧盟百姓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技术、更快的时间,享受到最新的电动车技术。更何况,部分走在前列的欧洲车企,选择与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车企开展了合作,将有助于这些车企更加长远的发展,并在未来与美系、日韩系等车企的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在这个角度上来讲,欧盟也不应该得罪中国车企及站在这些车企后面的东方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