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带娃的人越多,反而越累?知道真相后,10年的气白生了

爸妈的心头肉 2024-07-01 01:29:18

劳动节前的一周,我不是因为直播出差嘛。

每每这种时候,奶奶都是要过来帮忙的,做做饭、接送下DD……C爸不至于太过忙乱。

结果,好巧不巧,就那几天,奶奶在老家有事儿,实在走不开。

原本想着,那就让姥姥过来几天。

后来C爸看了一眼自己的排班,不是特别忙,干脆心一横——我自己来吧!实在不行,再请救兵!

我内心OS:确定你行?

虽然白天基本是大人上班,孩子上学;但晚上既要照看写作业的老大,又要顾及上蹿下跳的老二,还得做饭收拾家...

emmmm,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但我表面:行行行,靠你了!

人家既然有这个觉悟,咱不能上来就泼冷水吧。

带得好,皆大欢喜;带不好,也让他体会一把一拖二的人间疾苦。

没想到出差回来,家里一片欢乐祥和,孩子们没啥委屈的模样,C爸也没啥多余的吐槽。

我:都挺好的?

爷仨:都很好呀!

02

这还挺出乎我意料的。

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

这两年我越来越觉得,带孩子这事儿,真不是“人多力量大”。

有时候一个人带反而比人手多的时候要更轻松。

越多人带娃,我们越要付出很多不必要的精力。

现在大多数家庭基本都是多人带娃模式吧:三四个大人,看一两个孩子。

照常理说,每个人都该很轻松。

比如有老人帮忙,咱们年轻人就能省点心;我们下班接手了孩子,老人就能休息休息。

但好像并非如此,双方还是都很累。

当然不一定是老人,和队友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为,难的不是带孩子,而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这就需要额外的精力支出。

譬如,孩子玩积木。

我的认知告诉我,除非她邀请否则不要插手,在一旁陪着就好。

但长辈却觉得,要教给孩子怎么搭,搭错了,就要指导、纠正。

然后呢,我就要解释:“不要干预,这样会影响她的专注力;孩子也要试错,才能找到对的方法。”

再比如,孩子犯了错。

队友可能会批评: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非不听,看,现在摔了吧。

而我知道,这种表达,根本不会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只会加重孩子的羞耻感。

所以我就会试图说服对方:“孩子都摔了,不先安慰她,还落井下石?这样说对孩子会……你应该……”

结果,每次都是巴拉巴拉说一大堆,别人不一定听,还可能激化矛盾,消耗情绪。

这是不是就是在占用双方的精力?

比起独自带娃,这当然要更累。

哪怕没有理念上的分歧,当有别人盯着我们带孩子的时候,也容易投入很多不必要的精力。

举个例子。

C爸辅导CC写作业,越是我们在场的时候,他就越容易发脾气,总能听到他喊:这里怎么能出错呢?之前不是给你讲过吗?

之前我就“认了”,觉得辅导作业嘛,哪有不疯的。

但据CC说,我不在的时候,爸爸都不怎么发脾气的。

很奇怪对吧。

你们猜为啥?

因为他要证明自己

,他辅导作业很专业,在他的帮助下,孩子是能快准狠的完成的。

所以一旦CC有些拖延、错误比较多的时候,他就容易着急、暴躁。

换句话说,他担心我们认为他没把孩子辅导好,有损自己形象。

相反,没了我这个“观众”,他也没有要向谁证明的必要了,慢点就慢点,反倒平和了下来。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是吧,但仔细想想真是这样。

譬如夏天DD想多吃一个冰棍。

旁边有奶奶的话,我就会格外严厉坚持原则,哪怕DD哭也不妥协。

因为平时奶奶放水的时候,我总会嘱咐“别老让他吃太多”,不能现场打脸吧?不能落一个只准官差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名声吧?

譬如孩子哭闹。

周围有其他人“围观”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会“凶神恶煞”,用超乎于平时的严厉让孩子尽快停下来:你再给我哭!

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证明给别人看,因此额外付出许多原本可以节省的精力。

但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就不同了,我肯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不用去解释那么多,想怎么管怎么管,不用担心有矛盾,更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证明给谁看。

心累不想坚持原则的时候,就给娃放放水,多吃一根就多吃一根冰棍;孩子闹得凶的时候,就偶尔让个步,也不怕打脸。

没有额外的精力消耗,反而更轻松一些。

03

说实话,关于这个问题呢,我也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法。

有的家庭,确实需要一份老人的帮助;就算不需要老人帮忙,也有队友“指手画脚”。

如果这对你造成了精力消耗,给你带来了没必要的负担,那唯一的建议就是——眼不见为净。

我们没有必要非让别人认同自己。

要知道,哪怕对方的方式不是那么科学,也不一定就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以前聊过,如果把孩子生活的环境比作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养育/教育方式(父母的、爷爷奶奶的、姥姥姥爷的、还包括学校老师的),都可以称作一个个的「微环境」。

做为孩子的主要影响人,只要你给予孩子的微环境,是稳定的,是能给他带来能量的,那就不用太紧张别人怎么做。

哪怕娃在其他微环境中遭受些“打击”,只要你认真且正确的对待,这一点点的创伤,是完全能抚平的。

而且,也不得不说,我们太容易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视角了。

其实站在对方的角度,你也是给他施压的那个人,也让他在带娃之外,投入很多精力来应付你。

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我对家庭的期待,是一家四口整整齐齐的出门。

但这两年,我跟C爸更喜欢的模式,其实是分开带娃。

或是我留守家里,他带俩娃出门,没有我碎碎念、各种管闲事,嫌他管太细、太洁癖,孩子们开心,他也轻松。

或是我一拖二玩耍,我带娃放飞自我,、也自得其乐,没人过来扫兴嫌脏、嫌乱、嫌你没时刻守着娃,也是好不快哉。

孩子们在跟不同风格的养育者独处的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适应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育风格,只要对方不是特别破底线,比如动辄打骂侮辱。

那他们照顾孩子时,咱就放宽松一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要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是有自己的高光部分(不然万千人中,你咋会选他嫁?),孩子也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都是为孩子好,家人之间就别内卷了。

只要你保持强大的内核,就不怕孩子面对别的风雨。

- End -

0 阅读:0

爸妈的心头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