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幸存者偏差游戏,正式开始

猪哥技术 2024-06-12 07:27:03

大家好,我是猪哥靓,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飞的事情。随着南方梅雨季节的结束,接下来正式进入雨季了,自此咱们南方的每年一度的幸存者偏差游戏,算是正式拉开了大幕。

其实我很多时候都在想,为啥这个小飞总是在六七月份的雨季开始呢?为什么同样的下雨,清明十分的梅雨季节就更为罕见呢?清明的雨和夏季的雨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我觉得,清明的雨和夏季的雨,总共有以下五点不同,我想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五点不同里面,总结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小飞防控经验出来,供大家进行操作。这个防控经验必然没有人提过的,因为现在真正能沉得下心来在底层观察总结咱们这个行业的人已经太少太少了,或者说在这个趋利性极强的自媒体时代,早就没有什么人能够静下心去底层感悟这个行业了。

第一点,生产经营活动的频率高低问题。

梅雨和夏天的阵雨,有个本质区别,就是梅雨他是天天下,连续下个一周甚至十天八天,而夏天的阵雨那虽然是三天两头下,但是一次就下那个三两个小时,下完了马上就出太阳了,基本不影响大家,该出去玩就出去玩,该拉饲料就拉饲料,没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说法,下大雨的时候就暂时等等就好,反正也下不了多久。

第二点,下雨时间长短带来的冲刷问题。

梅雨季节的雨,是持续性的冲刷,不日不夜的那种冲刷,熟悉小飞病毒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东西是怕洗的,洗消洗消,洗大于消,持续性的洗消下,路面环境这些其实是很难存留病毒的,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也都高,泥巴路往往只是进自己猪场那么一小段了,水泥路普及率很高。

而夏季的阵雨可就不是这样了,短期的一阵雨,不但起不到冲刷的作用,反而很容易让病毒借助水为媒介,快速的传播到一个相当大的范围,没等彻底冲刷干净,雨就停了,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马上就开始了,病毒自然容易扩散。

第三点,生物活动的频率带来的接触性问题。

夏天和梅雨季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梅雨季节蚊虫比较少,即使有,也完全跟夏天没法比,蚊虫能不能传播病毒这个我不好说,但是我觉得生物活动的频率越大概率就越大。

第四点,猪群的健康度问题。

这点就比较重要了,健康度问题,春天梅雨季节别看空气湿度大,但是人家气温舒适,一年里面就春秋季节猪的长速最快,证明健康度最高。冬天也没什么,冷点就冷点,但是健康度压力还不大,我感觉就夏季猪群的健康度最低,好像思考到这里,就有了一种感觉,马上就要接近真相了。。。。。。

最后一点,突破性的思维,思考病毒到底是大环境阴性,猪场是偶然性接触,还是大环境长期阳性的状态?

长久以来,大家的普遍理解都是,病毒是依靠不严格的洗消策略,进入我们场内的,理论依据就是病毒没有腿,是我们人为带入猪场里面跟猪接触的,包括小飞是个坐在轮椅上面的杀手这些观点。可是持有这些观点的人,又往往不否认大环境净化的观点,认为大环境安全的话,防控压力会小很多。

其实大环境的观点和本场病毒防进入的观点,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我经常在想,有没有一个可能,大环境就是处于一个哪哪都有病毒的状态,猪群健康度一下降,直接就顺势而入了,我们也可以用感染阈值的理论去理解,假如正常健康度的猪能够抵御50个单位的病毒侵袭,如果天气太热或者太冷了,同时叠加南方的雨季或者北方的雪季加快了病毒的扩散,也许猪群只能抵御30个病毒侵袭了,一边是气温异常带来的健康度下降,一方面又是雨雪天气带来的实质性传播加速,在大环境长期带毒的观点下,一切似乎都有了一个答案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了一个事情,我猪场的工人,四个人,那年大家得新冠的时候,他们封场在猪场里面,没有阳到,连续养了两批猪才出来,也就是去年年底才出来,出来我们杀了一只猪,大家开开心心的把酒言欢,酒席上我还跟他们说,你们是幸福,新冠都没有阳到,你们都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多么痛苦,你们现在都未必会阳到,即使会阳到,现在也基本无症状了。话音未落,第二天他们四个都打了电话过来,阳了,一样是水泥封鼻,小刀嘎喉咙的症状,而那一次我们周边的所有人都完全正常没有症状。。。。。。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