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饲料的成本与饲喂方式

猪哥技术 2024-06-16 21:30:40

大家好,我是猪哥靓,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劲爆的话题,就是非常规饲料喂猪的事情,很多养殖户有接触过这个事物,但是认知方面往往过于局限,今天我们来好好的聊一聊。

说到非常规饲料,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潲水喂猪,或者那些地瓜片芋头皮过期面包豆腐渣这些喂猪,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脏乱臭,费力,人工成本高,猪场环境差,规模小,不成气候。

NO!NO!NO!这些都是传统印象,咱们先把我们的视线,放在国外,看看国外是怎么操作的,比如欧洲的,用苜蓿草混合小麦混在一起发酵喂猪,那其实也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非常规的原料。还有那种种马铃薯的,猪饲料里面的淀粉用马铃薯的那种配方,好像是荷兰。还有越南,处于热带气候,当地人种植木薯,地瓜,芋头这些农产品,产量肯定高,种植时间也短,光照和降水都好,老天赏饭吃的地方,那当地种植的这些农产品,淀粉类的原料,成本就很低了,然后收起来后也不用费劲巴拉的去像我们小作坊那样先打浆再浸泡在水里然后再拿个纱布过滤,最后沉淀出来淀粉去晒干,太小家子气啦,人家直接机器挖出来就切片,晒干,然后用大的粉碎机一粉碎,风吹出去,前面整个布袋,根据吹出去的远近就可以得到不同淀粉含量的干粉,不同淀粉含量不同价格,便宜得很,越南进口过来到岸价也就一千来块钱一吨,你想想当地多少钱一吨吧。

所谓的非常规性的原料,就是它根据我们的实际生产,或者说当地的环境,它是一些副产品,就是合理的利用那些副产品。其实麸皮也是个副产品,只不过说大家用的多了,它就不是个副产品了。

看完了国外的操作,大家是不是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呀,其实非常规饲料,只是对于常规饲料而言的,不一定就是那些小众原料,还有可能是更大众的原料,只是由于很多原料,不好烘干保管,所以才会以湿的状态沦为非常规原料的,比如说欧洲人,他们那边土地不是很多,就不能像美国那样奢侈。那么他只能根据他们的气候,种植一些当地产量很大,对猪的吸收还可以的一些原料,还有那么所谓的发酵,只是稍微改善一些消化性能,主要是以储存为目的的,就是发酵以后好保存,相对的长期保存的一个状态。

那我们再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一种方向走偏了的感觉?首先是发酵,国外主要就是用作保存高水分的原料,国内呢?提高消化率!我们之前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发酵基本没有提高消化率,发酵这东西天生就适合用作保管高水分的原料,再说具体一点,玉米摘下来进行烘干也好,青储黄储发酵也好,都是一种保存的方式,仅此而已。国内炒作发酵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人,我感觉已经是985,211毕业的高材生了,还去炒作叫养殖户拿干的玉米豆粕麸皮粉碎后加水拌湿再加上发酵剂发酵搞液态饲喂,言之凿凿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我真的,不懂用什么能够形容他了,应该是985,211的博士生吧。

其实非常规饲料,一个是要有营养,第二个是湿的足够便宜,就具备了成为非常规饲料的条件了。比如咱们很多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油渣,边角料,这些都有营养。但是不便宜,喂鸡喂鸭喂鱼的都盯着这点东西呢,很容易出现人为炒高价格的现象。再比如说淀粉厂的地瓜渣,有次去广西看一个厂,地瓜渣都卖到了一毛钱一斤,八斤湿的才能烘干一斤干的,合八毛钱一斤,一千六百块钱一吨,想什么呢?进口的木薯渣50个淀粉含量,水分七个点的,码头价才一千三百多,我给你买地瓜渣湿的就要合一千六,我拿回去还得发酵还得配其他蛋白饲料进去,我傻还是你傻?哎,还真别说谁傻,人家销售清单掏出来一看,供不应求呢还。说明什么?养殖户认为便宜,不去折干计算,认为占了便宜,其实是智商税,一通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算账二百五还不如直接买饲料吃划算。

说了半天总算要说回重点上来了,要成为真正有意义的非常规饲料,第一就是得是湿的,只要是干的东西就都不便宜,当然了烘干潲水是除外的,烘干潲水这东西使用上面合法性还是存在问题的,所以不贵,几百块钱一吨,但是这是另外一个范畴的问题了咱们今天不讨论。第二就是得有性价比,淀粉类的原料,自己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计算一下几斤能够晒一斤,然后送去检测淀粉含量,看性价比如何,再决定要不要使用。蛋白类的原料,优先考虑混合蛋白,比如潲水里面的这种蛋白,由多种原料构成的,吸收就好,不能单纯的看蛋白含量,还得看吸收利用率,非常规饲料之所以会成为非常规饲料,肯定是有这个那个的问题的,单纯的看蛋白没有意义,棉粕菜粕蛋白含量都不低,利用率特别低,单算蛋白没有意义。

非常规饲料怎么加工使用呢?两个方式,蒸煮或者发酵。蒸煮的话就要尽量节省人工去做,不能搞得人太累,能用机械的东西就用机械,能上设备的就要上设备,最后就用污泥泵给他抽到猪舍里面喂猪,少用人工。

发酵的话,别信那些神神叨叨的发酵剂,九块九包邮的那个活力99就很好,十块钱发酵一千斤,没有问题的。注意酸度的调节,喂的时候搭配一部分的颗粒料和小苏打调和一下就可以。

非常规饲料的成本控制问题,尽量造肉成本控制在四块钱以内,包括猪苗,人工,电费与饲料成本,最终的造肉成本要控制在四块钱以内,超过四块钱就不怎么及格了,要从饲料原料和人工方面下功夫去调整。

常见的一些比较大众的非常规饲料分享,这里剔除了那种量不够的,主打就是量大管够的东西,价格方面一定要足够便宜,按照上面说的方法测量出来折干比例,按照干物质计算,一吨不能超过八百块钱。

地瓜皮,芋头皮(这里说的皮,不是大家理解的皮,而是地瓜或者芋头清洗去除外皮后,削下来的外面的,营养成分与地瓜芋头的本体是没有差异的),食品厂下脚料,油炸车间的油渣,各种各样的,看自己当地什么加工厂多,因地制宜,也能走出特色化的养殖道路的。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11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