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股民哭晕!弘信电子崩了,又是“杀猪盘”吗?

看财经 2025-04-16 16:01:27

弘信电子业绩崩了。

2025年第一季度,弘信电子(300657.SZ)营业收入15.87亿元,同比下滑4.97%;净利润680.1万元,同比下滑75.8%。尤其是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95亿元,同比下滑90.3%。

消息一出,弘信电子大跌12%。

当然,业绩变脸并非没有征兆。

2025年3月至今,弘信电子从47.61元跌至25元附近,跌幅近50%。短短一个月时间,股价遭遇腰斩,很难说到底是市场因素,还是说业绩提前泄露。

最讽刺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弘信电子刚经历了一轮暴涨。2024年8月至2025年3月,差不多半年时间,弘信电子从13元上涨至47.6元,涨幅达到了270%。

这一轮过山车行情,损失最惨的无疑是广大散户。

2024年3季度末,弘信电子的股东数为3.23万户,但是到今年一季度末,猛增至8.42万户,翻了1.6倍。

换言之,广大散户沦为接盘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弘信电子会吸引众多投资者?为什么从2024年年报看,公司基本面似乎彻底反转,为何却突然恶化?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弘信电子涉及到的最大概念是:AI算力。

弘信电子的主营业务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印制电路板、背光模组、算力及相关业务。

不过,尽管印刷电路板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50%,但是,受关注度最高的还是算力及相关业务。

2023年4月,弘信电子与燧原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适合人工智能应用与训练基础能力的国产化算力平台,推进“东数西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业务的落地。

2025年1月,双方战略合作再升级,共筑国产算力新生态。

另外,公司还与摩尔线程签署了合作协议,打造自主可控的AI人工智能软硬件基础设施。

2024年,弘信电子算力业务收入19.88亿元,占总收入的33.84%;毛利率达到了19.72%,比传统电子业务高出15个百分点以上。

而且,公司明确提到,依托“ALL IN AI”战略,转型为“智能硬件及算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于是,伴随着AI算力概念大火,弘信电子成功闯入风口。

靠着Ai算力的巨大想象,确实给广大投资者一种错觉,认为公司基本面将迎来彻底反转。

2021年:净利润-2.68亿元;

2022年:净利润-3.08亿元;

2023年:净利润-4.36亿元;

2024年,在公司全面转型AI后,净利润扭亏为盈;即便按扣非净利润算,亏损幅度也大幅收窄。

一句话概括,靠着AI算力、英伟达以及国产替代等概念,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其算力业务的预期,认为弘信电子将彻底脱胎换骨。

但遗憾的是,一季度的经营业绩给了市场当头一棒。也就是说,算力公司的转型并非易事,业绩很难预测且持续性存疑。

这让很多人联想到3月份的大跌。

3月12日下午,弘信电子因“小作文”股价大跌。回过头看,尽管被证明是谣言,但是,此后一段时间股价果真大跌。

还有就是2023年,弘信电子遭遇“杀猪盘”。

2023年6月28日,弘信电子高开4%,但午后突然闪崩20cm跌停,全天振幅26%。事后,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有不少微信群、社交平台都在讨论这只股票,不少网友发帖称,这是一起“杀猪盘”。

不管究竟是不是“杀猪盘”,但从结果看的话,此后弘信电子股价遭遇了巨大波动,尤其是去年底的那一轮暴涨,如今差不多又跌了回去。

最后回到公司基本面。跟一季报一同恶化的,还有公司的债务情况。

2025年一季度,弘信电子资产负债率78.85%,同比进一步提高。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3.78亿元,同比减少42%,但是,对应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3.5亿元,存在偿债风险。

尽管说,去年11月,公司披露新一轮定增融资,实控人全额认购公司定增股票,且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是,公司形势似乎依旧不乐观。

2 阅读:2748

评论列表

笑红尘

笑红尘

6
2025-04-16 18:53

杀得好!不长记性的炒作不杀一次以后还记不住

言贩子

言贩子

4
2025-04-16 19:57

120分钟出了底背离,可以买了。

zhw

zhw

3
2025-04-16 22:23

还好我跑得快![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