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氓回忆长征:在哈达铺休整了五天时间,看见大门还贴有报条

历史有小狼 2024-06-21 13:48:15

红军长征,作为永恒闪耀的精神丰碑,已经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提起那段岁月,大部分人都会想起湘江战役的惨烈,想起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想起过草地、爬雪山时的悲壮。

可是,你知道吗?除了以上这些记忆,长征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老一辈革命家李一氓的笔下,长征是生动而有趣的。

战士们会一边行军一边喝茅台酒,会自制“咖啡”,还会在休息的时候看《桃花扇》,自娱自乐。大部队到哈达铺休整时,李一氓还记录了一件趣事:这里的大门居然贴着“报条!”

李一氓尤为惊奇,特意将此事写进了回忆录,称哈达铺为“桃花源”。

那么,李一氓笔下的长征是什么样的呢?他在哈达铺又遇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不一样的长征:风吹雨打闲庭信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说到我军历史上的不朽丰碑,长征一定是最为耀眼的那座。关于长征的故事,相关记载有很多,官方资料更是一箩筐。杨成武、胡炳云、李一氓、杜义德等人,还曾写了关于长征的回忆录。

这其中,公认写得最生动最有意思的,就是李一氓。

李一氓,四川彭州人,22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毅称其为“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

既然是大知识分子,就说明李一氓的革命生涯和文化思想战线紧密相关。他曾当过宣传部科长、参谋团秘书长,还在中央特科工作过,是一位不战沙场亦英雄的革命战士。

1934年,为摆脱国民党围剿和日寇侵略,红军开始长征,实施战略大转移。

当时,李一氓在于都,对红军要长征的事还蒙在鼓里,啥都没准备。大部队快要出发了,李一氓才接到部队通知,让他随军长征。此时,距离部队开拔,只有三四天的时间了。

李一氓急匆匆地赶到瑞金,看到战友们都做了充分准备。有的战士背着又轻又软的丝棉被,有的战士买了新的胶底鞋,还有的战士随身带着水壶、雨衣、雨伞、大电筒等必需品,只有李一氓两手空空。

李一氓心大,也不着急,按照需求购买了一些东西。一块油布,一匹马,一个饭盒,一个图囊,一个部队发的竹编斗篷,就是他全部的装备了。

10月,李一氓跟着红一方面军,踏上了长征之途。一开始,路途还算平静,行军途中枯燥,没什么娱乐项目,大家在完成任务之余,都把精力放在了吃的上面。李一氓的回忆录中,关于吃食的篇幅有很多。

因为红军既没有前面的粮仓,也没有后方的物资补给,所以战士们都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吃什么?吃谁的?当然是吃地主家的粮食啦!

红军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地主粮仓就保不住,所有能吃的都被红军吃了,吃不完的,红军就把粮食分发给老百姓。这个行为,叫“打土豪。”

有时候,地主家的东西不仅仅只有五谷杂粮,还会有特殊的物资,比如鱼塘里的鱼,醇香的茅台酒,宣威火腿等等。咱们的萧劲光大将,就很喜欢吃没有烹饪过的生火腿。

除了缴获地主的物资之外,战士们还可以自掏腰包“加餐。”据李一氓回忆,部队对购物这一块儿卡得不是很死,只要你身上有钱,就可以去买肉,买鸡蛋,买水果,这些和公家无关,可以留着自己吃。

不过,路途漫长,也不是天天都有好伙食。一般来说,吃得好坏与否,由当地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状况决定。李一氓在回忆录里总结,湖南和四川的伙食都不错,云南、广西、贵州就要差一点。

不过,这也没啥大不了的,无论条件多艰苦,战士们总能搞到好吃的。

将麦子炒至炭黄,加水煮,再加点糖精,就是一杯“咖啡”。寻来猪油、面粉,再和老百姓借个平底锅,自己做锅贴,香得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在川西北时,因为粮食短缺,李一氓都准备饿肚子了,但老天垂怜,他们竟然在一个村庄里找到了粮食。有豌豆苗,有萝卜干,还有酥油。

一大茶杯的酥油下肚,李一氓感动得快哭了,这就是食物的魅力!

当然,除去这些琐碎的日常,长征途中也是充满了腥风血雨的,但这些在李一氓的回忆录里着墨不多。

他笔下的长征,更像是一篇充满了生活乐趣的旅途见闻。他用生动又浪漫的文字告诉我们,长征并不都是饥寒交迫、痛苦悲伤的章节。

就连李一氓自己,都在书中承认:“五十年前的事,只要是长征,总是美好的回忆。”

在李一氓描写的长征里,可爱的红军战士们不仅会身先士卒,前赴后继地英勇作战,还会结伴去买橘子,买杏子,买糖饼,一边吃腊肉一边看《桃花扇》。类似这种生动的生活小细节,在李一氓的回忆录里比比皆是。

除了这些生活趣事之外,当地的风俗人情也是李一氓的观察重点。比如云南的马帮,比如四川安靖坝的养蚕缫丝传统,还有阿坝州的土司文化。

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让李一氓啧啧称奇。其中,甘肃省的哈达铺,给李一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将其称为“桃花源”。

那么,李一氓在哈达铺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长征中的“桃花源”和“加油站”

1935年9月,李一氓随干部团到达甘肃陇南的哈达铺。

此时,红军刚刚经历了过草地的艰难困苦,又在腊子口和敌人激战,已是弹尽粮绝,人困马乏。幸运的是,甘南没有其他敌军部队,仅存的鲁大昌部战斗力很弱,不足为惧。所以,红军可以在哈达铺好好休整一番。

初到哈达铺时,李一氓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和想象中寂寥萧索的偏僻村庄不一样,哈达铺人口众多,商肆林立,居民的房屋宽敞整洁,鳞次栉比地矗立在干净的道路两边。

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穿着漂亮得体的衣服,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看得出来,哈达铺的人民生活很富足。

战士们被哈达铺欢快幸福的氛围感染,全都嚷嚷着要大吃一顿。红军总政治部顺应大家的心意,提出了“大家要食得好”的六字口号,给每个战士都发了一块大洋,让他们改善伙食,敞开了肚皮吃。

哈达铺的物价非常友好,一块大洋就可以买五只鸡,一毛钱也能买十个鸡蛋,一百多斤的大肥猪只要五个大洋。

战士们被这泼天的富贵砸得晕晕乎乎,纷纷掏钱买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片热火朝天中,李一氓心痒痒的,也想吃点儿好的,祭一祭五脏庙。

他和三个战友一人凑了一块大洋,从当地人手里买了一只羊。因哈达铺属于回民聚居地,李一氓不敢自作主张,让卖主按照当地的风俗把羊给杀了。为表感谢,羊皮给卖主,他们拿羊肉就行。

卖主也是个痛快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拎着十几斤羊肉往回走,李一氓走路都带风。为了大饱口福,李一氓和战友用不同的烹饪方法料理了这只羊。

羊肉锅贴,羊肉汤,炖羊肉……大家围着桌子大快朵颐,只一顿饭的功夫,就将羊肉消灭得干干净净。

很久之后,李一氓回忆起这一幕还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四个人一顿饭就吃完了一只羊,这也太能吃了吧!

饱餐一顿后,李一氓就走上街,放松放松。这一次,部队准备在哈达铺休整五天,他可以好好喘口气。

走在热闹的街上,李一氓发现,哈达铺虽然生活富足,却还保留着旧时代的一些传统,和其他地方格格不入。最为明显的,就是贴在门上的红色“报条”。

这些报条有的年代久远,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已经褪色了,有的却还很鲜艳,明显是最近才贴上去的。

李一氓凑近大门,观察着这些报条,拧着眉,觉得这真是一桩奇事。

报条流行于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如果有考生中举,官府便会派人去报喜。

报喜的人叫报子。他们头顶红缨帽,骑着马,敲着锣,手拿报条,将其贴在中举之人的大门上。

报条的格式和内容都是固定的,具体如下:

喜 报

贵府老爷×××应本科×处乡试高中

第×名举人

报喜人×××

报条贴好了,中举的人无不眉开眼笑,将报子好生招待一番,还给报子赏钱。

辛亥革命以后,清政府被推翻,科举制度灰飞烟灭,报子和报条自然就被淘汰了,只有少数地方“刹不住车”,坚持了好几年。再到后来,所谓的报条就销声匿迹了。

如今是1935年,距离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万万没想到,哈达铺居然还保留了“贴报条”的传统,这反射弧是有多长啊!

只不过,哈达铺的报条内容和封建社会的不一样,当地人顺应时代做了一些改变,具体如下:

兹报到:

贵府x少爷,讳前x后x,于x年x月毕业于甘肃省x县高初两等小学,经县知事x大老爷亲授文凭。特此驰报。

鲜艳过时的报条,与时俱进的内容,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混乱感和恍惚感。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桃花源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李一氓则在回忆录里形容哈达铺“不知袁世凯、黎元洪,何论张作霖、蒋介石。”

这不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是什么?

更难能可贵的是,哈达铺虽然是富足的“桃花源”,但这里的人一点也不仇视外界,人人都淳朴善良。

红军刚到哈达铺时,大家听到有军队要来,都吓得要死。

战士们看到神色惊慌的老百姓,匆忙解释:“乡亲们不要怕,我们不拿你们的东西,和你们是一家人。”

哈达铺的居民们定睛一看,这才发现,这支军队和以前那些趾高气昂的兵痞子完全不一样,看上去落魄又寒酸。

战士们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款式不一,有的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有的穿着灰色的不知名服装,有的裤子断了半截儿,比老百姓穿得还破。

鞋子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草鞋、布鞋、麻鞋……有些战士连鞋子都没有,打着赤脚,蜷缩着脚趾,小腿冻得乌黑,裸露的脚背上全是伤痕。

天老爷,这是从哪个旮旯里冒出来的可怜军队哟?真要是那些坏种军队,哪能沦落到这地步?

至此,哈达铺人民的戒心打消了一大半。后来,他们发现不论是普通战士还是部队首长,都和蔼可亲,时不时就拉着他们的手嘘寒问暖。这下子,大家仅存的戒心都没了,发自内心地拥护红军。

一时间,哈达铺上演了一幕幕“军民鱼水情”的温馨场景。

五天过后,李一氓随部队离开了哈达铺。临走之前,哈达铺人民踊跃地将家中粮食、牲畜、中草药等物资捐给红军,解决了红军衣食短缺的困境。

据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资料记载,哈达铺支援红军的粮油物资总量加起来有22.8万斤,这里面包括了粮食、食用油、蔬菜和食盐。除此之外,还有1000匹骡马,1500剂中草药,以及750只牲畜。

这样看来,哈达铺确实是“桃花源”,各种意义上的桃花源。

1935年10月19日,李一氓到达吴起镇,结束了刻骨铭心的长征。

长征结束后,李一氓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次年,他又回到熟悉的宣传岗位上,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李一氓八十多岁时,开始写《李一氓回忆录》。这时候的他,精力大不如前,视力也大大下降,但他还是亲手完成了回忆录的撰写。文章中关于长征的故事,就是从他的回忆录里提取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一氓还写了一篇名为《征途食事》的文章,专门讲了他在革命途中,包括长征路上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吃的,类似于一种美食记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非常有趣。

总之呢,读李一氓的长征,你可能看不到花里胡哨的大场面描写,但他的文字都是真实而生动的。他笔下那群参加长征的战士们,不仅仅只会打仗搞斗争,还会用心地热爱生活。

他们甘愿为了祖国流血牺牲,却也贪恋舌尖的那一丝香甜美味,这是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红军富有人情味的一个重要体现。

他们是英雄,但也是普通人,会馋嘴,会做一些“黑暗料理”,也会被还没熟的杏子酸得龇牙咧嘴。

这样的红军,少了几分神性,多了几分烟火气,不失为一件好事。诚如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在评价《征途食事》时所说:“长征困苦,革命多艰,而惟有豁达如斯,才能发现生命之美、人生之乐”。

参考资料:

李一氓-《李一氓回忆录》

李一氓-《征途食事》

澎湃新闻-【党史学习教育•105】哈达铺:绝处逢生的重大转折

0 阅读:18

历史有小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