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已经提前加仓医药、计算机了…

圈内人的基秘 2022-10-25 11:04:27

又到了三季报,这个时间点确实需要大佬们的观点,来打打“鸡血”了!

先看看总是最早发定期报告的丘栋荣。

亮点还是有的:

1,第一重仓股川仪股份涨停,9月以来几乎翻倍!

2,反弹的医疗,丘栋荣明确表示看好,还大书特书自己看好的理由。

3,中庚小盘价值虽然净值下跌,有限购,但依旧挡不住规模的翻倍!

……

接下来看看具体分析。

根据每天的净值,计算出三季度基金的平均单位净值,分别乘以总申购份额和总赎回份额,大致推算丘栋荣各基金三季度的总申购金额和总赎回金额,大致如下: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30

三只基金三季度的总申购金额70.35亿,总赎回金额有35.76亿。

按照三季度66天交易日计算,丘栋荣平均每天申购金额约1.07亿,相比二季度平均每天1.54亿的申购金额,是有所减少的;同时每天总赎回金额也仅5418万,二季度是3351万。

看来,由于三季度没有延续二季度的大涨,不论加仓还是减仓的动作,都少了很多。

三季度,丘栋荣的4只基金,有2只基金处于净申购状态。

相对来说,中庚小盘价值最受欢迎,净申购金额最多,为42.23亿,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基金打开了申购。

8月8日,中庚小盘价值放开了大额申购,随便买。

虽然8月15日、8月22日,又先后将单日申购限额调降至100万、1万,但并没有阻挡申购的热情。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30

所以,即使中庚小盘价值三季度净值是跌的,但规模也接近翻了一番,从38.2亿增长到了75.87亿。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30

此外,赎回最多的是中庚价值领航,三季度净赎回近22亿,加上净值跌的最多,三季度超跌10个多点,所以规模也减少的最多,减少36亿。

合理猜测可能是因为港股配置的较多,拖累的业绩。

资料来源:基金三季报

从中庚价值领航的三季度配置来看,A股和港股的比例是5:4,这样的港股配置比例算是比较多的,所以伴随着港股的下跌,净值受到比较严重的拖累。

不过,丘栋荣在季报中明确看好港股:

“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

看好的原因有三点:

(1)估值便宜。

(2)经营稳健且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3)政策预期改善,流动性风险至高位。”

从三季度的总管理规模来看,略有增加。

目前丘栋荣总管理规模为297亿,逼近300亿关口。

斯嘉丽对丘栋荣的四只基金的三季度重仓股进行了合并统计: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最大的变化是,三季度减持互联网,加仓医药、计算机。

互联网减持幅度较大,最明显的就是美团,快手也退出了前十大。

加仓最明显的就是医药,比如增持的疫苗股康华生物,新进的医疗器械股新华医疗。

计算机板块上,新进了新点软件、顶点软件,增持了创业慧康。

1,看好医药行业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总的来看,丘栋荣三季度对医药是整体增持的,只有中庚小盘价值是减仓医药的。

三季度保留了二季度的康华生物(狂犬病疫苗),柳药集团(医药批发零售)两只医药股,新增持了新华医疗(医疗器械)。

目前持有市值最多的是康华生物,三季度末持有市值8.59亿,较一季度增加3.57亿;

新华医疗是新进的,目前的持仓份额接近1700万份,公司目前市值不大,刚过百亿。

季报中,丘栋荣也用了不少篇幅阐述自己看好医药的3大理由:

“医药制造行业,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同时疫情期间压制了部分医疗需求,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需求层面的确定性增大,很多公司有望迎来新业务加速或核心品种快速放量。

而医药集采降价等控费政策已常态化,对行业的边际影响已显著减弱。在政策支持的方向,如医疗新基建、仪器设备自主可控、医药创新升级等领域,已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专注主业和提升经营效率。

此外,医药板块已调整接近两年,估值对于悲观预期的反应较为充分。整体看,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多的个股阿尔法机会。”

2,看好计算机板块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二季度,丘栋荣仅持有创业慧康(医疗卫生信息化)一只计算机股;到了三季度,除了对创业慧康的增持,增持幅度超2倍!

此外,还新进了新点软件(智慧城市)、顶点软件(金融行业信息化),前者的市值不到200亿,后者的市值不到100亿。

关于计算机板块,丘栋荣也表示明确地看好:

“从中长期看需求的确定性高,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逐渐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政府和企业开拓业务场景、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对于软硬件的需求持续加强。

此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也成为自主可控的必经之路。

从短期来看,过去两三年的疫情对于需求的挤压较大,而今年二季度也成为计算机公司业绩的最低点,随着三季度以来不少公司的订单恢复,板块整体的短期拐点已经较为清晰。

而从供给端来看,持续的疫情、疲软的经济对于计算机不少细分领域的小公司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对很多上市公司而言,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了改善。

此外,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头部公司也在控制人员与费用的增长规模,这会使得在未来需求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人效提升,企业经营杠杆逐渐在报表端得到体现。”

3,继续看好资源能源股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资源股、能源股为代表的价值股,是丘栋荣一大看好的港股方向。

关于资源股,看好的原因主要是估值低、经营稳健、基本面持续改善,以及政策预期改善。

从持仓来看,除了中国海洋石油和中国宏桥继续保留;其他的个股都换了。

南山铝业(电解铝)和广汇能源(煤炭、煤化工、石油)调出了十大重仓股,换成了驰宏锌锗(铅、锌、锗等金属矿)、云铝股份(电解铝),以及神火股份(电解铝)。

4,减持港股互联网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港股中的互联网股是丘栋荣看好的另一大方向,季报中也写了看好逻辑:

1)这些公司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粘性极强,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些公司的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将持续提高;

2)政策最为敏感的阶段已过,这些公司从政策缓解的关注过渡到回归公司自身价值,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坚实的业务壁垒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未来;

3)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这些公司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预期提升,将有助于投资价值的实现。

不过从实际操作来看,丘栋荣却砍了不少互联网股的仓位。

美团的持有市值从17.71亿降至6亿;而快手,直接跌出前十大。

4,看好地产和区域银行

资料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银行方向,丘栋荣的持有观点不变,主要因为目前估值处于低位;

主要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

“因为,这类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好、客户相对多元化,且区域范围内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呈现出业务简单稳健,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的特征。”

所以持仓中的银行股是苏农银行、常熟银行。

至于房地产方向,随着政策陆续放松,丘栋荣认为房地产已进入风险暴露彻底后的修复阶段,初露“胜者为王”的特征。

他看好高信用、低融资成本的央企房产龙头公司,这类公司抗风险能力强、潜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都比较好,而且估值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

买的主要是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越秀地产。

(一)市场回顾:积极配置港股,当前市场的位置之佳无需多言

2022年三季度,基本面偏弱、疫情因素和海外风险制约了A股表现,投资者从乐观转谨慎,权益单边下行,超预期降息刺激10年国债下行,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升至1.11倍标准差水平,权益资产定价处于4月底部水平,息债比则至历史最高位置。

基于基本面风险与风险溢价的资产配置策略,本基金报告期内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权益仓位配置,亦积极配置港股。

中国的“稳增长”与全球范围内的“防通胀”是当前最重要的宏观背景。

三季度国内未决事项拖累了预期,重大矛盾之处仍在于地产和疫情,地产消费出口承压,尤其是居民部门在冲击下更保守,对基本面预期较为悲观,有能力但无意愿无场景。

因此更依赖政策层面积极作为,三季度年内第三轮政策脉冲发力,超预期降息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撑基建制造业投资,守住底线稳定经济大盘,在三季度末看到积极迹象。

海外高通胀粘性叠加低失业率,不惜以需求为代价,美联储坚定实现降通胀目标,加息缩表保持紧节奏。但快速降低通胀难度大,超预期的服务价格支撑通胀,背后是低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究其原因是疫情漏出劳动力、退休集中叠加补贴及财富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

利率水平至高位,分歧大于共识、利益,使得其他国家、金融市场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基本面和资产价格的尾部风险正在发酵。

三季度,国内市场消磨信心,国外波动激烈,股票投资者略显艰难,当前市场的位置之佳无需多言,市场存在风险多半已经反应在股价之中,即使还有未知的风险,跨期看整体概率上也占优。

撇开市场大幅度下跌带来的情绪,努力获取超额收益更为关键,更何况在市场震荡中,积极布局更有望在未来守得云开。

真正应该谨慎的还是市场存在部分估值不合理高估的板块,以大盘成长股为代表的高估值股票有显著调整,但估值水平仍在80%分位以上;同样,我们欣喜于部分成长行业的估值变得合理甚至低估。

因此,我们在审慎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基于股权风险溢价水平,积极寻找估值较低、供给受限但需求平稳或扩张的价值股,以及相对低估值但景气上行的成长股,通过把握这些机会获得超额收益。

港股整体表现惨淡,屡创新低,各个估值维度看已至历史最低水平,基于港股的系统性机会,继续战略性配置。

(二)看好医药、区域银行和计算机

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以此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具体而言,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来自四个方面:

1、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能。

(1)三季度国内外需求均出现不稳定因素,但国内基本面处于底部不应悲观,国内稳增长确实在发力,能源和资源国内需求在回升,价格在显著调整后趋稳。

而海外美元指数猛升、预期衰退交易显著快于现实供需,库存水平处于低位;

(2)能源、资源类公司延续谨慎策略,资本开支意愿仍严重不足,供给弹性不足依然是现实状况,相对紧平衡将有利于存量资产价值。

战争、能源等宏大叙事的影响仍未结束,不确定性高企,一旦供需失衡卷土重来,能源、资源类公司自下而上来看,仍处于最为有利的位置,估值极低、现金流好、资本开支少、分红收益率较高、现价对应的预期回报率高;

(3)中国富煤资源禀赋及政府调控,煤炭单位热值相比海外油、气的显著优势保持高位,即成本端优势的置信度相当高,不严重依赖于价格走势。

而且国内相关下游行业企业的产能受扰动相比最小,经营的比较优势还在累积,产能双重受益于国内需求恢复和出海替代。因此,这些公司具有很强的个股阿尔法,保持电解铝等在能源利用上更有优势的公司的配置。

2、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

配置逻辑在于:金融板块中的银行,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潜在风险计入非常悲观预期。

我们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这类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好、客户相对多元化,且区域范围内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呈现出业务简单稳健,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的特征。

房地产市场政策从限购、金融等多维度进一步放松,进入风险暴露彻底后的修复阶段,地产行业初露剩者为王的特征,更集中于高信用、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龙头公司。

这些公司短期受益于政策推动的需求反弹,中期受益于供给有量、购房者偏好转变及理性回归,长期受益于市场格局优化和占有份额持续扩张。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潜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都会更为优异,并且当前的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

3、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

看好的原因有三点:

(1)估值便宜。

基本面偏弱和直面海外压力,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水平更高;

而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更便宜,吸引力的水平更高,能很好的符合我们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2)经营稳健且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

港股的价值股以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经营极为稳健且盈利扎实,还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如龙头房地产企业,港股的估值更为便宜,同时经营策略更稳健,逆势扩张,有望保持持续的内生增长。

港股中如制药、原料药、消费类的成长性公司,估值远低于A股,商业模式更简单优异,业务扎实,前景广阔。

港股中的互联网公司:

1)这些公司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粘性极强,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些公司的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将持续提高;

2)政策最为敏感的阶段已过,这些公司从政策缓解的关注过渡到回归公司自身价值,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坚实的业务壁垒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未来;

3)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这些公司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预期提升,将有助于投资价值的实现。

(3)政策预期改善,流动性风险至高位。

中外都以内部政策为主,公司的经营更趋内化;流动性冲击超预期,但当前为冲击高位,港股极低估值条件下,会愈发回归理性。

4、中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

我们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

比如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计算机、机械、化工、电子、轻工、汽车等。

(1)内外经济节奏错位,以国内需求为主的行业确定性更高。

如医药制造行业,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同时疫情期间压制了部分医疗需求,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需求层面的确定性增大,很多公司有望迎来新业务加速或核心品种快速放量。

而医药集采降价等控费政策已常态化,对行业的边际影响已显著减弱。在政策支持的方向,如医疗新基建、仪器设备自主可控、医药创新升级等领域,已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专注主业和提升经营效率。

此外,医药板块已调整接近两年,估值对于悲观预期的反应较为充分。整体看,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多的个股阿尔法机会。

(2)计算机、电子、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等偏成长行业的部分中小盘成长股。

市场较大幅度调整后,较高质量、潜在高增长、较高反转可能性的成长股估值定价已很便宜,其基本面符合未来产业趋势,既包括新能源、智能车、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巨大的增长潜力,也包括提升政府效能、产业链融合提效、管理边界拓展的刚性应用。

以计算机为例,从中长期看需求的确定性高,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逐渐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政府和企业开拓业务场景、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对于软硬件的需求持续加强。

此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也成为自主可控的必经之路。

从短期来看,过去两三年的疫情对于需求的挤压较大,而今年二季度也成为计算机公司业绩的最低点,随着三季度以来不少公司的订单恢复,板块整体的短期拐点已经较为清晰。

而从供给端来看,持续的疫情、疲软的经济对于计算机不少细分领域的小公司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对很多上市公司而言,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了改善。

此外,经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头部公司也在控制人员与费用的增长规模,这会使得在未来需求逐渐恢复的过程中,人效提升,企业经营杠杆逐渐在报表端得到体现。

因此,这些行业挖掘到低风险、低估值、且有较高成长性的中小盘标的,有存在成为大牛股的潜质。

(3)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

自贸易战、新冠疫情锤炼的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既面向海外也延伸国内,优势产能带来高市场份额,质高价优的产品带来更高盈利。

同时这些公司不止于传统制造业,更将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将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具有技术工艺壁垒的产品,对应于智能化、电动化、国产化等新需求扩张和新技术应用,其价值量和渗透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质量。

因此,广义制造业中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

附丘栋荣二季度重仓股明细

0 阅读:9

圈内人的基秘

简介:一位神秘的基金圈内人,化名斯嘉丽,从内看穿投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