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自购,真不是抄底信号!

圈内人的基秘 2022-10-20 14:55:06

讲讲最近比较火的一个事。

基金公司自购潮。

资料来源:基金公告;截至2022.10.19

从10月17日开始,各家基金公司开始新一轮的自购潮。

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君安资管等21家机构,在10月17日到19日这3天的时间里,纷纷开启3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的自购,总自购金额16.7亿。

基金公司自购也不是啥新鲜事。

有点记忆的,应该还记得,距离最近的一次自购潮就是年初1月份那次。

关于自购,媒体都是怎么解读呢?

关键词大概是:

后市信心、A股性价比、抄底。

但说老实话,基金公司自购并不是抄底基金的信号!至少说,这个信号没那么精准。

根据wind数据统计,历史上,基金公司的首次自购发生在2002年2月,自购的是基金科瑞(后转型为易方达科瑞),当时的自购金额是3000万也算是大手笔了。

但基金公司全面开启自购模式,是在2015年以后了。

斯嘉丽统计了历史上基金公司净申购金额和市场点位的数据,有几次自购很有意思。(划重点,这里只统计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0930

注:仅统计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下同)

1,2015年——提前7个月的自购

2015年,基金公司的自购潮主要发生在2015年7月和8月,自购规模分别是7.45亿和2.81亿。

不过从市场走势来看,真正的见底时间是在2016年1月,也就是说基金公司的自购提前了7个月!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60131

但是,在这7个月里,上证指数跌了36%,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也都跌了接近30%。

如果当时跟着基金公司自购加仓,那可能就是惨上加惨了。

但如果看看当年的新发基金数据: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151231

2015年的基金发行冰点是2015年9月,虽然不是最底部,但和指数反弹并二次探底后的最低点相比,差距并不大;

而且,比起基金公司自购的时间,也要延迟2个月。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想要预测底部,新发基金的发行份额比基金公司自购数据更靠谱。

2,2018年——定投式自购第二次自购潮是在2018年。

这次的熊市时间延续比较长,从3月一直到次年1年,几乎持续了1年。

不同于2015年的“两把梭”,2018年基金公司的自购更像是定投。

不过从自购的金额来看,上半年买的多,下半年买的少。

回头来看,还是买的早了。

当然,整体也是一种进步了,毕竟现在很流行的,基金经理定投自己的产品。

对市场行情不明确的时候,定投确实是不错的方法。

而且承认自己没法预测底部,也能减少说错话,比一把梭的风险低多了。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1019

统计从2018年个月买入普通股票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至今的回报,虽然至今全都是正回报,但不同月份买入至今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再回看2018年的基金发行冰点,是9月,这时候买入,比整个2018年“定投式”的买入,显然更划算。

所以再次验证,基金公司自购不是一个精准的抄底信号!

3,2020年——神操作式的自购

2020年,新冠爆发,整个2-3月,全球市场都大跌!

而这两月,也是公募基金史上,最“疯狂”的一次自购:

2月,自购金额128亿;

3月,自购金额61亿。

这次额自购放在2020年来看,绝对是神操作了!

因为3月之后,市场就开始了反弹。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1019

从4月到12月,普通股票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基金涨幅几乎接近60%!

即使是到现在,这笔当年自购的基金,依旧是赚的!

怪不得当时机构高喊黄金坑,这确实是真的黄金坑!

4,2022年——两波自购不一样

截至10月18日,今年的自购规模是63.72亿,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20.4%,混合型基金35.6%。

也就是说,还有45%是买偏债或者固收+基金的。

所以,别看基金公司喊着自购了自购了,指不定年初那波是固收+,现在才是主动权益基金。

从今年的自购情况来看,大的自购主要在1-3月: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331

果不其然,年初那波的自购都不在权益类基金上。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331

而8月以来的自购,权益类基金的比例明显增加了。

所以光看基金公司自购,这里面门道其实大着呢!

什么时候自购?

自购些什么品种?

包括不会告诉你的什么时候卖出!

通过分析基金公司自购得出的一些结论:

1,基金公司自购,不能作为预测市场底部的指标!

2,如果非要找个指标,还不如看新发基金发行量,发行冰点可能更是底部快到的指标!

3,自购还要看品种,有时候自购债基,有时候自购股基,这里面区别大的了!比如你今年年初看着基金公司自购“抄底”了一堆股基,那我估计你要从年头骂到年尾了!

4,不要迷信媒体甚至是基金公司说的“乐观”和“抄底”,想要靠预测在市场赚钱,很多人并不是这个料!当然了,从人性角度来说,大家就喜欢听大底大顶这类预测,但也就听听算了。

5,基金公司自购总的来说是好事。除了情绪提振,自购更多反应了对自家产品的认可和信心,通过真金白银和基民的利益深度捆绑,就算有些自购是为了新基金发行,也不是个坏事。

0 阅读:7

圈内人的基秘

简介:一位神秘的基金圈内人,化名斯嘉丽,从内看穿投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