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碎金录:皮肤湿疹外洗良方

寻桃聊健康 2024-01-21 20:16:07

杏林碎金录:皮肤湿疹外洗良方

[组成]青黛10g,野菊花50g,蛇床子50g,白鲜皮50g,篇蓄20g,大黄20g,土荆皮50g,金银花50g,苦参50g,黄芩20g,黄连20g,芒硝120g,苍术30g,地肤子50g,蒲公英50g,白矾10g。如局部糜烂,可用马齿苋50g,黄连20g,黄柏20g煎汤湿敷。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主治]主治皮肤湿疹、阴部及肛门湿疹、多发性疥疮,效果显著。经过20多年治疗数百例病人,效果卓越。

[案例]以马某为例,女,40岁。于2012年5月20日初诊。

病史:双下肢湿疹2年,近20天加重。2年来夏季症状加重,今年5月份起双下肢湿疹复发,出现散在红疹,挠破后渗水,瘙痒剧烈。就诊时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粟米大小的红色丘疹,间有水疱,局部有糜烂,渗出液较多。采用皮肤湿疹外洗方:青黛10g,野菊花50g,蛇床子50g,白鲜皮50g,篇蓄20g,大黄20g,土荆皮50g,金银花50g,苦参50g,黄芩20g,黄连20g,芒硝120g,苍术30g,地肤子50g,蒲公英50g,白矾10g。连续外洗5天后,皮肤水疱、局部糜烂消失。继续原方外洗5天,下肢红斑好转。再继续原方外洗10剂后,病人临床治愈。

[考辨]湿疹被归类为“癣疮”的范畴。《医宗金鉴》对湿疹有详细的论述,一般认为湿疹是由风、湿、热侵袭肌肤所引起。因此,治疗湿疹应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在上述方剂中,大黄、黄芩、黄连都是苦寒之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其中,黄芩能解肌肤之热,黄连可泻心之热,而大黄则能泻下解毒。青黛具有咸寒的性质,《开宝本草》记载其外用能解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之毒。金银花和野菊花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土荆皮、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等中药具有杀虫止痒、燥湿祛风的功效。芒硝则有利湿消肿的作用。白矾能敛疮生肌,帮助皮肤愈合。

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泻火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通过外洗的方式,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药效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此外,还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与调护]

1.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病情。

2.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 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或粗糙的衣物。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保持室内干燥。

5. 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皮肤湿疹外洗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对于皮肤湿疹、阴部及肛门湿疹、多发性疥疮等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阅读:2051

寻桃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