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刘文辉为什么网开一面?

梨画评过去 2024-05-29 02:57:07

上一次,我们讲到了,红军在“龙云献图”的帮助下,巧渡金沙江。

之后他们继续北上,准备前往川西北地区。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他们再一次遇到了考验。

大渡河上波涛汹涌,冰冷坚硬的铁索是他们唯一的通道。

炮火和子弹呼啸而过,他们没时间紧张,也没时间犹豫。

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拿下这座桥,打通去往西藏关键的通道。

泸定桥横跨大渡河,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

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直接炸毁。

作为截断红军行进的关键一环,四川军阀刘文辉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而他的军队早就在附近布防,为什么还是让红军通过了呢?

今天我们用十分钟看完,红军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西康王刘文辉又为何会对红军手下留情?

一、强渡大渡河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变得更加机动灵活。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快速穿插迁移在敌人之间。

用虚实结合的行动,将敌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在战略上取得优势。

渡过金沙江后,红军在会理城周围制造了建立根据地的假象,从而吸引了敌军主力。

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大渡河挺进。

在前进的过程中,红军采取了政治攻势,与敌军进行斗争,使其部署全部失误。

红军顺利到达泸沽镇后,面临两条前进路线选择:

一条是通过越西到达大树堡;另一条是通过冕宁彝族地区到达安顺场。

敌军错误的认为红军会选择第一条线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前者是康庄大道,而后者则是崎岖小路,而且还有各彝族家支驻守,想要通过是非常困难的。

两相比较之下,敌军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将大量兵力和装备部署在富林,只将少量兵力留在了安顺场对岸。

所谓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红军决定将计就计,把安顺场作为突破口。

同时,派遣一支小部队去迷惑富林的敌军,掩护红军的行动。

为了顺利通过彝族地区,红军正确地运用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献血为盟。

红一师一团是强渡大渡河的先遣队,在过往的行动中都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要强渡大渡河,红一团就必须夺取安顺场。

因为这是通往对岸最快的渠道,红一团团长杨得志率领第一营偷袭安顺场。

黎林带领第二营吸引火力,第三营原地保卫指挥机关。

第一营战士们在夜色中越过敌人的雕堡,奔赴安顺场渡口。

敌人没有想到红军会如此这么快行动,毫无准备之下被攻破。

红军缴获了仅有的一艘船,准备强渡大渡河。

这并非易事,河流汹涌湍急,布满在暗礁和乱石。

还有无数漩涡作乱,就算是水性极好的人,也不能保证渡过。

为了保证安全渡河,前卫营找来了熟水性的船工。

在红一团的火力掩护下,前卫营成功地渡过,登上了对岸的绝壁悬崖,占领了敌人的阵地。

1937年5月26日,毛泽东等领导人到达安顺场,就红军大规模渡河问题进行了讨论。

当时的情况非常紧迫,因为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追击,而渡河所需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在经过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毛泽东做出了决策:

红军将分为左右两路,沿着大渡河逆行而上,先夺取泸定桥,然后主力部队再从这里通过。

作为先遣部队,红四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迅速行进,用两天半的时间横跨 160 千米。

还要与抵御来自敌人进攻,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们还是在5月29日按时到达了泸定桥。

二、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是一座由铁索连接的悬挂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全长大约100米,宽度则约为3米。

这座桥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构成的。

两侧各有2根铁索形成桥栏底面,而桥面则是由排列着9根铁索构成。

上面铺设有木板,每一根铁索的重量都达到了2吨。

整座桥横跨在两岸之间,13根铁索的两端巧妙地固定在桥台上。

桥台则由条石砌成,其上覆盖着亭子。

这种设计使得整个铁索桥在人行其上时呈现出摇晃的状态,带给人一种极具惊险感的体验。

在泸定桥的西岸,国民党两个营的敌军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先是拆掉了铁索上的木板,然后在桥亭上处筑起沙袋防线,在此建立防守的战线。

敌军对自己的布防感到十分满意,还不断挑衅红军。

他们料定,红军怎么也无法度过铁索桥。

面对这样的情形,红军究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突破这又一天险?

很快天主堂给出了答案,红军最终选出了22名战士作为突击队,进行正面作战。

第三连负责在后方铺设桥面木板,方便后续的队伍通过。

为了确保夺桥任务的成功,红四团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他们充分利用两个营的火力,其中一个营负责提供掩护。

另一个则封锁了敌军可能利用的小路,以阻止他们向桥上增援。

22名突击队队员从正面进攻,其余战士的三个梯队紧随其后。

正当红四团准备夺桥之际,红三团和红二团部分队伍赶到,支援红四团在西岸的行动。

随后王开湘和杨成武在桥头坐镇,指挥着整个战局。

为了鼓舞战士的斗志,红四团进行了有力的政治动员。

几十支冲锋号同时响起,所有武器都对准了敌人开火。

22名突击队队员背着大刀,手持冲锋枪,腰间携带手榴弹。

在火力的掩护下,冒着敌人的子弹勇往直前,扶着桥栏,踏着摇摆的铁索,勇敢地向对岸挺进。

在突击队队员的英勇气概下,敌人被吓得纷纷逃离工事,突击队趁热打铁,抓紧铺设木板。

仅此情形,敌军顿感不妙,在惊慌之下放火焚烧桥头城门。

很快,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东桥头,铁索也被烧得通红。

有一些战士已经抵达桥头,看到此情此景,都愣住,一时不敢往前。

就在这危急关头,桥西头的红军指战员们高声助威,为突击队的战士们增加了勇气。

他们英勇地冲进火海,有的帽子被点燃,有的眉毛被火焰舐去。

但他们毫不动摇,继续向前冲锋;有的中弹落水,后方的队友们继续补上。

东岸的红军也同时发动攻击,敌军形成腹背受敌之势,只得仓皇而逃。

红军的部队乘胜追击,经过两小时的战斗,大部分敌军被歼灭,少部分往城北方向逃窜。

至此,泸定桥和泸定城都落在了红军的手中。

在这场枪林弹雨的夺桥之战中,有四名勇士壮烈牺牲。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其他的战士,将永远镌刻在红军史册中。

三、四川军阀刘文辉

大渡河,泸定桥,这些地方都有敌军提前布防,为何能够被轻易攻破?

这和战士们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离不开关系。

但是也不得让人怀疑,刘文辉是否对红军网开一面?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刘文辉的故事是家族传奇的续写,他生于四川大邑,家族根植于安徽。

经过多地迁徙,最终在大邑扎下根基。

尽管家庭背景富裕,刘文辉并非一开始就投身军旅生涯。

家族兄长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而他则在家族的支持。

和弟弟刘湘的助力下,逐渐踏上了军事之路。

年仅13岁,他便踏入了成都陆军小学,随后得以保送至北京陆军第一中学。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保定军校二期,这是当时培养优秀军事领袖的摇篮之一。

在这个精英学府,刘文辉与众多优秀的同学一起,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积累了深厚的军事理论知识。

北伐时期,刘文辉迎来了自己军旅生涯的巅峰。

在川军中,他与家族弟弟刘湘默契配合,迅速崭露头角。

从一名普通的上尉参谋,逐步晋升为川军旅长。

后续又获得了家族的资源,在在宜宾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地位。

所谓乱世造英雄,这是一个契机,更是一个挑战。

借助家族和刘湘的全力支持,刘文辉成功地击败了杨森,确立了自己在四川军事舞台上的强大地位。

在北伐战争后,刘文辉虽然做了军长和四川省主席,但是还是在军阀斗争中败北,被迫撤至西康。

在这里,他实行了“以教辅政,以政翼教”的政策,两年的苦心经营也让西康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当红军北上经过四川时,刘文辉感到了一丝危机。

很快,尾随而来的薛岳和中央军验证了他的猜想,也加剧了他的紧张感。

当刘伯承率领的红军经过西康时,刘文辉不动声色,而是坐镇汉源,观察局势的发展。

对于蒋介石下令炸毁泸定铁索桥的命令,刘文辉并未迅速执行,只是象征性拆除了桥上的木板。

对于红军的行动,刘文辉保持着的谨慎态度。

他认为红军大概率难以到达康定,甚至可能会落得和王石达一样的下场,真到了泸定桥也不一定能过得去。

刘文辉似乎抱着一种佛系的态度,对于红军在西康的行动,保持了一种观望的立场。

所以他在这场战役中,既没有下令炸桥,也没有要求士兵死守。

对于这么做的原因,七叔觉得,一是刘文辉本身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在思想上比较开明。

他在西康的时候就非常重视教育,甚至到什么程度呢?

明令政府不能超越学校,违者还会被处置或就地正法。

也许他早就对共产党的思想有所耳闻,甚至是一种认同赞赏的态度,这才有了放手的想法。

第二点就是刘文辉对时局有着敏锐的认识,他知道蒋介石才是川军的真正威胁。

追击红军不过是他进兵川渝的借口,所以他对泸定桥的防守也没有说多坚固,很轻松就放手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作为老江湖,刘文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正面交锋劳财伤民,他也就此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不过,从当地的情况来看的话,炸毁泸定桥也是对人民的一种伤害。

因为这座桥从多年起就是连接川藏的通道,人们从这里往来贸易,才得以安居乐业。

如果炸毁铁索桥就是断了自己的后路,红军长驻此地,注定会对自己的军阀统治产生威胁。

尤其是当时川藏地区物资紧缺,修筑这样的桥梁耗时耗力。

如果被炸毁,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重建。

而且两军对抗势必有伤亡,万一给后方的蒋军钻了空子,那就亏大了。

权衡利弊之后,泸定桥得以保存下来。

这也为刘文辉后续加入革命阵营作了铺垫。

0 阅读:0

梨画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