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Up研究者说丨【郑敏教授专访】系统施策、创新发展,助力AD...

桐乐说健康 2024-06-29 05:14:16

引言

在2024年6月10日举行的美国革新特应性皮炎(RAD)会议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Level Up研究的成果被公布,其中中国13个中心参与入组。Level Up研究进行了乌帕替尼15mg起始剂量与度普利尤单抗在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方面的头对头Ⅲ/Ⅳb期对比研究,其结果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展现了乌帕替尼显著的应用潜力和深远的临床意义。为及时跟进Level Up最新研究成果,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临床转化成效,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推出“Level Up研究者说”,邀请数十位皮肤病学领域拥有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且深度参与Level Up研究入组的专家学者,全面解读Level Up研究,分享我国中重度AD治疗进展。

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敏教授进行深入访谈,解析AD高目标治疗的临床意义,讨论AD治疗领域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策略,分享精准医学在AD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郑敏教授专访

郑 敏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皮肤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生导师

亚洲银屑病学会名誉会长

国际皮肤炎症和银屑病联盟的科学委员会委员及中国联络员

国际银屑病理事会理事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杂志的编委

2017年获得国际皮肤病学会杰出贡献奖

2018年获得“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主持和参与了40多项Ⅰ期至Ⅳ期的各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

直接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和亚太地区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的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以及国际上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治技术研究

全面评估,精准导向

复合终点助力AD治疗迈上新台阶

Q1

Level Up研究巧妙地使用兼顾皮损(EASI 90)和瘙痒(WP-NRS 0/1)的复合终点,您如何看待这种创新对AD领域临床研究的促进作用?

郑敏教授:Level Up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其采用了EASI 90和WP-NRS 0/1作为复合终点指标,这种评估方法在AD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EASI 90衡量的是皮损的严重程度,而WP-NRS 0/1关注的是患者的瘙痒程度,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关注了皮损的物理表现,也考虑了患者的主观感受,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了AD的治疗效果。

在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广泛应用之前,AD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激素类药物[1][2]。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如感染、骨折、体重增加、皮肤萎缩等。这些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Level Up研究的复合终点评估方法有助于推动临床研究向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方向发展,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副作用带来的风险。

此外,这种评估方法还能够促进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皮损的改善。在传统的治疗评估中,医生往往更关注皮损的改善情况,而忽视了患者的主观感受[3][4]。然而,瘙痒是AD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因此,将瘙痒作为评估指标之一,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Level Up研究的复合终点评估方法为AD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也促进了临床医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创新方法,AD治疗也将更加精准、有效和个体化,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个体化需求,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系统化、精准化

实现我国AD高治疗目标的必由之路

Q2

国内临床上是否开始关注高治疗目标,请您谈谈目前临床实践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治疗目标?

郑敏教授:在我国临床实践中,AD的治疗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控制症状转变为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医生们开始更加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尤其是缓解瘙痒这一主要症状。这标志着治疗理念的重大转变,有望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为了有效控制瘙痒,临床医生开始使用小分子药物如乌帕替尼,靶向控制炎症,快速缓解瘙痒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传统的激素类药物相比,小分子药物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显著减少了长期使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皮科医生在追求高治疗目标的同时,也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由于不同患者的基因背景、体质和疾病表现存在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有糖尿病倾向或体质较差的患者,可能会优先考虑使用大分子药物,如生物制剂,以减少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我国临床医生也在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疗经验。通过入组Level Up试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不断吸收和融合国际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提升国内AD治疗的整体水平。随着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包括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光疗、湿包疗法等,为AD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5]。通过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疗经验,以及发展精准医学[6],我国在AD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必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患者为中心、以需求为牵引

为广大AD患者谋求更大健康福祉

Q3

您认为临床研究如何保证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帮助实现AD治疗的个体化?

郑敏教授:在临床研究领域,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广泛适用于不同患者群体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这不仅关乎药物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也涉及到与患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首先,临床研究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患者的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基因背景等关键因素。例如,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能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而性别和种族也可能影响疾病的表现形式和治疗反应。我们也可以关注到Level Up研究相较于Heads Up研究,不仅纳入了更广泛的人群,将12-18岁青少年人群纳入临床研究中,也将乌帕替尼起始剂量减少至15mg,更加贴切中国人群的使用剂量。

其次,亚组分析在临床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不同患者群体进行细分,研究者可以识别特定药物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差异,为这些群体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在特定基因型的亚组中表现出更高的疗效或更低的副作用风险。

随着精准医学的兴起,临床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7][8]。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代谢组和其他生物标志物,为每位患者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实现真正的精准医疗,比如基于患者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临床研究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以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广泛适用于身处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条件的患者。这涉及到药物的有效性、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考量,即使某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如果其价格昂贵,可能会限制其在资源有限地区的应用。因此,研究者需要评估药物的成本效益,以确保其在广泛的患者群体中的可行性。

此外,医疗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也至关重要,以确保他们能够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临床研究的推广还需要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医疗体系的配合。政府和医疗机构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政策和医疗体系的支持,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谨的分析,未来的AD治疗将更加精准、有效和个体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前景。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突破和临床实践的持续革新,我们正迈向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为依托、以创新为驱动的新时代。每一位患者都将获得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每一项治疗都更加安全、有效。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医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为人类的健康与福祉贡献力量!

审批编码:CN-RNQD-240311

有效期至:2025年6月24日,逾期视为作废

本材料仅供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 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2,21(7):609-619. DOI:10.3760/cma.j.cn114798-20220215-00102.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 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1):8-18. DOI:10.3760/cma.j.cn114798-20220915-00924.

[3] 杨建强,郑敏. 小分子抑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C]. 2014:270-271.

[4] 郑瑀心,郑敏. 生物制剂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 皮肤科学通报,2020,37(5):503-507.

[5] Silverberg JI, Guttman-Yassky E, Simpson EL, et al. 502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padacitinib through 140 week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results.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4;190(Supplement_2):ii8-ii8. doi:10.1093/bjd/ljad498.010.

[6] 田涛. 特应性皮炎的精准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22(1):89-92. DOI:10.3969/j.issn.1672-0709.2023.01.024.

[7] 沈松英,王成锐,黄培元,等. 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24):3065-3075.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2.24.023.

[8] 李俊龙,田歆,何素玲,等. 生物标志物在特应性皮炎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37(5):605-610.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2107108.

0 阅读:0

桐乐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