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卖的多投诉多行业魔咒吉利全系未进入投诉榜单前十

汽车十三行 2024-06-26 09:38:36

“买车就跟吃饭一样,哪家差评少就选哪家。”这是当前年轻用户的另类购车方案。

6月25日消息,当2024年前五月,“投诉量”排行榜单前十、2024年汽车“投诉销量比”排行前十等榜单相继出炉后,在这份堪称是汽车界的“大众点评”网上,出现了很多消费者熟悉的汽车品牌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在“差评”榜单上,热销的吉利系没有任何一款产品上榜,相反在反映厂家服务处理能力上,吉利系多款品牌产品却是名列前茅。

在这种“落榜”与“上榜”的情况围堵下,反映出吉利品控的过硬和服务能力的优秀。对于用户来说,购车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为这关乎到用户用车的真实状况。汽车作为一项大宗消费品,也是家庭的重要财产,因此有必要搞清楚,这一系列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而可以避免用户购车“踩坑”出现。

吉利系未入投诉榜单前十 以771分排名售后服务第一

2024年1-5月汽车投诉榜中,前十名车型品牌占比中比亚迪最多占到7成,其最高车型投诉量达到3036起,涉及价格变动、发动机/电动机混动模式转换故障、转向系统异响,以及包括服务流程不完善、系统升级等问题。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有其他品牌车型存在续航里程不准、车身附件及电气后备厢故障、漆面起泡开裂、车身生锈等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以上这些问题虽然不是致命性问题,但极大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

有声音认为,比亚迪之所以被投诉占比率最大,从概率学来讲这是因为比亚迪的销量基盘最大,其2023年销量超300万辆,获得四项销量冠军。因此从概率上讲,销量基盘大自然“中奖”的概率大这也在所难免。

对于这样的观点显然不具说服力,在前五月“投诉量”排行榜单前十中,其中吉利汽车就未曾上榜。2023年,吉利汽车年销量为168.65万辆,远高于上榜的一汽丰田和上汽通用。不仅吉利汽车均未出现,包含极氪、领克、银河、乃至沃尔沃、奔驰smart、路特斯等吉利控股大体系的品牌也均未出现。如果算上大吉利系销量,2023年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达到279万辆,在基盘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吉利系依然没有进入投诉榜前十。

据另一份投诉销量比榜单来看,其排名前十中依然没有吉利系汽车出现,所谓的投诉销量比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某款车型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诉数据与销量数据的比值,来更加客观评价某一款车型的真实质量口碑状态,投诉销量比数据是越低越好。该榜单显示投诉销量比最高为东风本田HR-V,其数值达到‱4.5,也就是说每销售10万辆汽车,其投诉量就有45起。榜单中投诉量比最少的为理想汽车L6,其数值为‱0.7。相比于投诉量榜单仅有比亚迪、五菱汽车、一汽丰田、上汽通用别克4家品牌,投诉销量比榜单则是包含了理想汽车、五菱汽车、一汽红旗、问界、比亚迪、小米汽车、华晨宝马、东风本田等8家品牌。对比单纯的投诉量榜单,以投诉销量比来进行参考更为广泛和公平,即便这样吉利系汽车同样没有上榜前十,充分表明吉利系产品在消费者那里是过得了关的。

吉利不仅没有进入投诉榜和投诉销量比榜单前十,相反,在厂家回复率和撤诉率两项排行上,吉利、极氪和领克出现在了榜单中,并且名列前茅。所谓的厂家回复率是指厂家对于用户的问题咨询回复比,回复率越高越说明厂家是服务贴心,对用户是有问必答,其中吉利汽车、极氪、吉利几何回复率均是100%。厂家的积极回复同时也收到了用户积极反馈,从厂家撤诉率来看,吉利汽车以76%的表现位居榜首、领克汽车以73%的表现排名第三。其实厂家撤诉率就是指用户对于售后服务投诉的撤回率,即用户在投诉后愿意与汽车厂商协商解决问题,比例越高,说明用户对售后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除了百万消费者参与投票的榜单外,第三方权威机构J.D Power发布的2023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榜单显示,吉利汽车以771分排名第一,这也是吉利连续第12年位列J.D. Power CSI中国主流汽车品牌高满意度行列。领克汽车以758分高于自主品牌平均分数线。作为一家专注于消费者洞察、市场研究和咨询、数据及分析的服务提供商,吉利登顶J.D. Power CSI榜单,这是对其品牌售后服务实力的最佳背书。

无论是消费者真实的投票榜单,还是从第三方权威机构所公布的榜单来看,吉利汽车的“落榜”和“上榜”,均表明吉利系的产品可靠性和服务质量过硬,这对于指导用户购车也不失为一个具有极高价值的参考指标。

产品验证比国标严苛14倍 不在老百姓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

通过对消费者投诉榜单以及第三方权威榜单上榜车企品牌进行围堵,可以看出吉利的品控水平在行业中得到公认。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不仅要知道产品品牌优秀,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在购买该品牌产品时才能做到真正的放心。如果对吉利品牌产品进行简要总结的话,那就是吉利无论是在用户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都下足了功夫,这背后离不开吉利4.0智能工厂生产制造水平。

领克张家口工厂

位于张家口的领克工厂是由吉利汽车集团和沃尔沃汽车集团共同投资兴建,总投资额高达125亿元,占地面积达到了80万平方米。这座工厂专注于生产基于CMA平台的02轿跑SUV、02 Hatchback、03、03+4款车型,规划年产乘用车12万辆,拥有员工2200余人。该工厂建立了包括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在内的四大车间。这些车间均按照工业4.0的理念进行规划,并严格遵循沃尔沃的全球质量标准进行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IT系统、采用创新的信息管理模式以及配置一流的设备,工厂成功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化物流的目标。其中焊装车间厂拥有世界顶级的KUKA柔性生产线。据悉,该生产线采用了285台KUKA机器人,主焊线自动化程度达100%,高自动化率也最大程度保证了产品过硬的品质。总装车间则是建立了车间生产过程管理的实时信息IT系统,实现了智能生产,管理生产,监控生产,平均每90秒就有台新车下线,有效提高车间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中国星西安超级智能环保工厂

另一座吉利4.0超级智能环保工厂代表位于西安,这是吉利首个电气化数字化超级工厂,占地2260亩,总投资超100亿,最大年产能36万台,工厂支持CMA、SEA浩瀚两大架构多达6款车型共线生产,1分钟即可完成车型切换。西安超级智能环保工厂也是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的黑灯工厂,可实现黑灯状态下高度自动化生产,冲压、焊装、涂装等主要工序均实现了100%的自动化制造。

吉利的几百上千亿规模投资的4.0智能工厂,其主要目的是尽最大限度保障产品质量可靠性,如在4.0智能工厂范畴下,为每辆车建立电子档案,从核心零部件信息、软硬件的配备、各环节的装备参数及质量参数,都可以实时在线跟踪记录,任何质量问题均可追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言,哪怕是吉利0.001%的失误交到用户手里就成为100%的失误。

吉利除了在生产源头堵住品控漏洞外,在产品验证端同样以绝对高于国标的准则进行试验检测。如在新能源三电之一的电池方面,吉利的金砖电池将传统的“针刺测试”全面升级,将满电状态的金砖电芯先以国标1.5倍的挤压力,让挤压形变量达到30%以上;静置1小时后,再使用5 mm钢针从弯曲程度最大的点进行针刺贯穿,让电芯直接短路,整个过程电芯不起火、无爆炸。在外部火烧测试上,实验人员通过油盘直接火烧的方式对金砖电池进行测试,接触电池包的火焰温度在700℃以上,持续火烧时间长达240秒,远超国标130秒的测试时长,仍旧不起火、无爆炸。

针对整车的验证测试,如吉利银河搭载了720°铠甲呵护,实现“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以银河E8为例,所采用的电池准入标准远高于行业标准,防撞结构采用了独创的航空铝合金“目字型”防撞梁、专利技术“三叶草传力结构”,以及一体式的硼钢门环、强度达1500MPa的四层A柱等技术。在碰撞标准上,吉利的侧面柱撞做足了14点,远高于国标的1个点,而正面中心柱碰,银河E8的50 km/h也远高于行业标准的35km/h。

吉利品控体系从生产端到整车端,甚至是零部件方面,都做到了万无一失,事实上这些地方用户并不能真正感知到,但吉利还是不遗余力将其夯实,目的就是践行为用户造智能精品车的承诺。

卖一辆车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目前汽车生产销售已经由过去的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不少车企更愿意在用户看得见感知到的地方做功课,如用户喜欢大屏幕、大沙发、冰箱等产品配置,一些车企就不遗余力的在这方面进行讨巧。在社会学家看来,人类是感知型动物,更愿意相信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东西,因为这种信任基于直接经验和感官认知,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确定性。

但汽车产品作为大宗消费品,其使用周期往往在5至10年时间,随着时间推移,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使用成本、使用隐患、使用频率、使用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往往跟用户看不见的品控密切相关,如果在真实极端驾驶环境中,这些问题将事关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6月,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转发的一条极氪001车主车祸视频引起网友关注,据事故车主副驾乘客介绍,当时他坐在副驾驶,极氪001以120码的速度追尾前方大货车。但极氪001的A柱扛住了撞击,与大货车的底板硬碰硬,A柱没有大幅弯折,乘员舱也保持完整。他只有手臂被破碎的挡风玻璃刺伤,车主则平安无事,这位乘客直言“极氪真硬啊,他这条命是极氪给的”。事实上,极氪001自交付以来,已发生过多起类似车祸,但极氪001均展现出了极其安全性能,网友也给其送上了“公路坦氪”的称号。这些表现,均是吉利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坚持长期主义、良心造车的体现。

当然目前新能源汽车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车企之间厮杀已经是青面獠牙,面对大内卷有的车企开始卷成本、卷价格,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固然是十分诱人,但随着车辆交付用户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车辆异响、漆面生锈、甚至是服务流程不完善,这些问题均充分暴露。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指出,在新能源竞争时代,吉利的目标很明确,要做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在消费者心中,大众集团象征着德系品质,吉利的这一目标表明吉利要向德系品质看齐。除了在产品端做到品质看齐德系,超越日系外,在服务方面吉利同样做到与产品品质匹配。

去年12月,一位吉利帝豪车主分享了他的服务历经。他表示,当吉利帝豪车“趴窝”在北京某路段。晚上8点,零下11度极寒天气的情况下,两位吉利售后服务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并将驾驶的售后车留给客户。吉利的售后服务真的好得没话说。他们不仅技术专业,更重要的是敬业和暖心。无论早晚,无论问题大小,那种“我们一直在这”的感觉,真是让人安心得很。

另外一起案例是今年春节时,海南岛遭遇旅游高峰期,离岛需要新能源车船票,由于过于火爆,船票一票难求,导致只能“人走车留”。但吉利银河关注到这种局面之后,立马为车主展开了免费将车运送到家的活动,给车主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吉利来说,卖出一辆车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吉利所奉行的长期主义和坚持用户为中心理念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将其转化为一款款具体产品和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服务案例。这次所公布的投诉榜等一系列榜单所反映的情况,在吉利人来看只是意料之中,是对吉利体系的另一种认可展现。

2 阅读:85

汽车十三行

简介:知名汽车媒体人王鑫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