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滴都四哦滴在陕西、甘肃能发现彩陶文化自西向东传播的证据吗?

朴木说过去 2024-07-02 17:14:44

就目前所掌握的考古学材料看,陕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普遍源头不清、缺环尚多,自身的发展序列还连贯不起来的现象。

为什么说惟有中原地区河南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到青铜器文化到的发展却呈现出鲜明的连续性特点呢?

河南新砦遗址试掘后,发掘者发现新砦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特征,但有的陶器还保留有一些龙山文化的色彩,因此是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遗存。这样,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一期一脉相传,文化面貌比较相似”。

河南石固遗址I至IV期为石固遗址裴李岗文化,V至VIII期为仰韶文化。石固III、IV期文化应该是裴李岗文化继续发展的结果。石固遗址的III、IV期属于仰韶文化早期。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渊源于裴李岗文化,是在石固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王湾三期文化的分布地区与皋陶和伯益及其族人的生活地相关。王湾三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中一带,包括今焦作、洛阳、郑州、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地区。

造律台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为同一谱系,应为同一族群的文化,应与早期夏族群有关。唐尧伐西夏后,迁夏人到鲁豫皖相邻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造律台文化。

禹时,受大洪水影响,带领一部造律台文化先民西迁至郑州一带,形成新砦文化。禹也曾在安邑、平阳、晋阳活动,很可能与颠覆尧舜集团有关,考古上表现为陶寺文化的衰落,新砦文化的兴起。

新砦文化是造律台文化向西发展,对郑州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取代的结果。

新砦文化继续向西发展,北经洛汭,南经北汝河和龙门,向洛阳盆地发展,最终在洛阳盆地中部形成二里头文化。太康时期,迁居斟寻,进入洛阳盆地,形成二里头文化。

也就是说,二里头文化早期陶器种类的近80%都能在新砦文化中找到源头;新砦文化晚期陶器器类的65%都流向了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只有约300年的二里头文化不能代表全部的夏文化。

中国最早的线条造型艺术是距今11000年前的上山彩陶,它是白色线条造型艺术。

浙江上山遗址发现的中国彩陶距今11000年左右,比陕西、甘肃发现的彩陶早3000年——4000年左右。

1931梁思永和1945年夏鼐在安阳后岗和甘肃齐家,分别发现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既然东边的文化比西边的文化早,那么文明只可能是自东向西传播。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古考古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史前文化叠加印证,证明在史前时期,中原文明向西传播,在影响了甘青地区之后,又越过河西走廊,影响到了新疆。

1975年(文革时期)开始的寻找夏朝遗址,经过中国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发现了新砦文化叠加层,最下边的是龙山文化层,中间的是新砦文化层,最上边的是二里头文化层。其中,夏朝是公元前2017年建立与二里头文化遗存对应。这三层文化前后堆叠,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从史前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不存在外来输入的情况。

严文明先生早年就曾在《甘肃彩陶的源流》中对彩陶文化西来说进行过回应,在严先生的论文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从白家文化(旧称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到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不断从东向西渐进发展的过程,是明显的“东风西渐”。

197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新密市发现了新砦遗址。该遗址的主体遗存年代晚于王城岗大城遗址和禹县瓦店遗址,但早于二里头遗址。新砦的文化遗存正是“后羿代夏”期间的夏文化。2003-2004年,考古学家在新砦遗址梁家台村以东的高台地上发现了一处墠类祭祀建筑的遗址。这种位于地表以下的基址,只有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才有权使用这种最高等级的祭祀场所。

0 阅读:2

朴木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