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战军司令:毛主席都是既夸也批,为何唯独不舍得训粟裕

东效聊历史 2023-12-06 12:07:02

毛主席与四大野战军司令的关系很有趣,一方面要时时收缰,防止跑偏,一方面还要尊重一线指挥员,以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表现在指挥行动上,就是既有夸奖、鼓励、加油打气,也有批评、训斥。比如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经典片段,东野不肯立即南下攻锦,毛主席气得说让东野一号到军委来,他到前线去。一旦打得好,又会不吝美词地大加表扬。

四大野战军首长大多有过这种待遇,但唯独粟裕例外。我们且看看几位的不同处境。

一、对彭总:不管打得好坏,一律多表扬

我们所说的批评、表扬,考察的依据基本是《毛泽东军事文集》中所载,毛主席与野战军首长往来电报,时间起自1945年底,终至1949年10月,即解放战争的主体阶段。

电报是那个年代传递信息的最快渠道,因为使用条件有限,而且编码、解译很麻烦,不像现在微信、电子邮件想发多长发多长,电报都是惜字如金,所以要从电报里看到大段大段的批评和表扬很难,只能从极短的字句里观察对比出表扬和批评的意思,这一点需要提前提醒各位看官。

毛主席对西野总体上持鼓励态度,不管打得好打得坏,我们在中央军委致西野或彭总个人的电报中,几乎全是表扬,当然也批评过个别野战军领导,或者表达过不满,包括后来中央不得不分两部分离开陕北,事实上承认了对西北战况的无奈。

即使这样,毛主席仍是鼓励的多,批评的少,为什么呢?彭总打得最好吗?不见得。西野并没有靠自己最终解决西北,甚至连陕西省都没有全部解放。后来是靠华北十八、十九兵团转入一野序列,才完全取得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

西野还打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仗,比如西府陇东战役,因为指挥上的疏忽,以及新编成正规军的部队打的不好,彭总本人一度陷入胡马联军的包围。

但是西野是四大野战军包括华北野战部队在内,各家对比,人力、物力、敌我对比等方面全都落后。彭总领导的是原本担负陕甘宁警戒保卫任务的部队,后来逐次加入西野的老晋绥军区部队,论质量和作战经验,也远不如其他几家野战军。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里实力有限,打不出其他战略区气势恢宏、动辄歼灭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大仗。

陕甘宁的条件也极差。东北地大物博,民国时代是全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山东人口稠密,人力物力相当充足。中原野战军所处之地,亦是河北、河南人烟最稠密之处。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人口稀少,原本全区只有150万人口。胡宗南侵占延安后,全区仅余90万人,根本支撑不起规模太大的军队。

这么艰苦还能坚持下来,维持存在就是胜利。彭总充分发挥他敢打硬仗恶仗、条件愈艰苦越能发挥功力的作风,把胡宗南磨得无可奈何,磨得主动退出延安,磨得一步步退往关中和陕南。您说,换了谁,还忍心不鼓励彭总?

二、对刘帅:不管打得好坏,一律不多批评

刘帅兵家圣手,是几大战略区领导人中军事理论水平最高、最善于琢磨规律总结经验的,不夸张地讲,军内诸高手无人能超越刘帅。

因而,细观毛主席与刘帅来往电报,甚少有指导刘帅如何作战的,尤其是具体到战役战术层面。我们举个例子看看。1946年9月刘邓大军在鲁西南作战,关于如何应对刘峙所部整编第三师,毛主席连续起草了两封电报,内容都极其概略,原电如下:

可见,只有概略性的命令,而无怎么打的战役指示。

第二封更加简略,只有两行字,原电如下:

细观1945年底至1946年八、九月间,毛主席军事方面电报,多指示华中粟裕、山东陈毅、东北罗林高以及中原李先念,给刘伯承指示极少,即使偶有之,也是简略指示一下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鲜少提到具体战役行动。

为何如此简略?盖因刘帅在指挥方面已臻当世一流之境界,毛主席与刘帅沟通交流,片言只语即可心领神会,只需点出大意,无烦多言。这是毛主席与其他战略区首长行文的显著区别。

刘邓开始进入中原作战后,取得歼灭整编第三师的胜利后,毛主席立即将刘邓部队作战经验通报华北部队,通报的几条经验很有代表性:

1.必须集中三倍至五倍于敌人的兵力,方能完全歼灭。

2.不能性急,一场仗要做好打五到七天的准备。

不善于集中兵力,打一顿就跑,是很多部队从分散的游击战向大兵团、阵地战转变过程中,很不容易克服的毛病。刘邓大军自抗战胜利之后一直在改这样的毛病,从实际效果看改得很好。

对这样的大高手,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故而留着面子,即使有些战役行动没有达到中央预期目标,也不宜批评。

再者说,刘邓大军从解放战争之初全军最富裕的方面军,大别山一役,损兵折将,丢失重武器,降格为第四,仅比西野稍微多一些。据《第二野战军战史》载,到1948年底加入淮海战役时,中野兵力仍然极少,所辖一、二、三、四、六、九、十一纵共7个纵队,有的纵队只有1.2万余人,仅比华野、东野一支师级部队略多,中野全军仅有12万余人,一度被黄维嘲讽刘邓全军也吃不掉他的十二兵团,总而言之,刘邓大军付出了巨大牺牲。

劳苦功高,担当重任,牺牲巨大,不忍批评。

三、对粟裕:无论批评谁,都不带粟裕

相对于西野、中野表扬多批评少的情况,华野和东野就不一样了,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华野系由山东八路军和华中新四军部队合编而成,组建之初天然带有一定山头主义,山东和华中部队风格不一,习惯各异,没少让陈老总费劲。

毛主席对华野内部各种问题也很不满。

见诸各种会议资料、电报集以及华野内部会议的,比如1946年底对陈唐越级发报、1948年5月濮阳整训、1948年9月批评山东地方主义等,被毛主席批评过的有宋时轮、黎玉、叶陶王纵队各种落后习气、1948年底淮海战役前批评无组织无纪律等等。

这其中有些问题粟裕有一定领导责任,比如叶陶王三个纵队的各种问题,但毛主席并没有点名道姓批评过粟裕,这就有点意思了。

我们截取两个片段,看看毛主席对粟裕到底有多偏爱。

第一个是1948年3月至5月的濮阳整训,朱老总亲自出马到濮阳华野一兵团司令部所在地,指导华野进行整顿,目的就是清除所谓的落后风气,包括山头主义、军阀主义、骄傲自满等等。

当代中国出版社的《粟裕传》是目前最为权威的粟裕传记,该书对濮阳整训进行了专门记载。这说明,濮阳整训粟裕绝不是局外人,承担了许多责任。《粟裕文选》也专门记载了粟裕向中央上呈的关于开展整军工作的电报。

但有意思的是,毛主席并没有专门发报批评粟裕,纵使叶陶王纵队是整顿的主要对象,纵合叶陶王是粟裕的铁杆老部队,纵使粟裕已经在当年3月主动上报告承认叶陶王长年作战积累下的问题,毛主席也选择刻意避开,只做不说。这面子可太大了。

第二个段是1948年10月30日,淮海战役即将开打之际,毛主席致电华东局,批评华野部队无组织无纪律一事。这封电报来的极为蹊跷,批评内容是华野部队在执行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方面,落实不好。且存在游击主义恶劣倾向,还有一定经验主义。按理说濮阳整训之后,此类问题已经改的差不多了,为什么又要批评呢?

此电至今各大权威党史军史著作都没有做出充分的解释,确实也不好揣测毛主席当时到底作何想法。

内容尚可理解,真正蹊跷之处是接电人,毛主席批评华野前委,前委当时的代理书记正是粟裕。理应点名道姓或者直接发给粟裕本人,但接电人是华东局书记小姚同学。毛主席让他代为传达。

为什么要拐这道弯呢?

我们自然知道,小姚同学身为华东党政军一把手,一直力挺粟裕,有力维护了粟裕在华野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可视作粟裕的贵人。但再贵人,再力挺,这种事务毕竟还是直接发给粟裕的好,毛主席一贯重视效率嘛。

之所以这么干,大概还是不愿意搞得很严厉、很僵,以使粟裕在改正问题的同时,不用承受太大压力。毕竟后面的大仗要靠他指挥呢。

这份爱护,谁又能比得上呢。

四、对东野:连批带训为哪般

东野的待遇是几家之中最难的。

两段时期比较典型,一是初入东北,与国军争夺沈锦四长等地时,因中央意图没有得到很好贯彻,东总连失要地,战守措置与中央不符,尤其是四平战役损失巨大,毛主席没少批评东北。

二是辽沈战役发起前,关于南下打锦州关门捉贼之战略,林罗刘迟迟不能定下决心,属意于包围并攻克长春,逐次向南推进,惹得毛主席大为光火。

我们在前几篇文章里说过,只是因为兵进北宁线切断入关退路一事,毛主席把林罗刘批得七窍生烟,三昧真火差点破脑而出,毛主席一度十几天不发指示、不回电报,把中林罗刘都吓坏了,后来罗帅请出谭政向中央联合发报请示,才算缓和了局面。

辽沈战役期间,当东野大军将廖耀湘兵团堵截包围、即将歼灭之际,部队已然取得大胜,毛主席却还不留情面地发了封电报敲打东野,说要力戒不良战例。

什么不良战例呢?1947年12月的沙后所和王道屯战斗,这是东野两次不太成功的战例,但其借鉴意义在于战术层面,兵力临场调度和指挥不利造成的。而东野包围廖耀湘兵团,是十足的大兵团作战,战术层面的问题并不是太重要,毛主席为什么突然来了这么一封电报,而且是转发全军各大战略区,生怕彰之不著呢?

无外乎还是敲打一下林罗刘,不要太骄傲,你们的毛病中央心里都有数。

一点面子都不留。

当然了,东北部队与毛主席关系亲密,其渊源大部分可以归到山东八路军,而山东八路军又可归结到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老资格双一,毛主席当年亲自缔造的根红苗正老红军。自家孩子随便骂,越骂越有出息,大概有这一层原因。

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也要看到。

粟林两位都是具备绝顶功力的方面军指挥员,当然类似的还有徐帅,不过徐帅在解放战争中的份量显然不如粟林二位,就不多说了。

不舍得对粟裕说重话,而对林不吝重批,根子在于这两位对毛主席带来的启发和震动不一样。

林粟二位,前者用兵虽精,成算虽全,但特点在于谋定而后动,非掌握足够优势、具备九成胜算而不动。为何1948年八月间迟迟不南下打北宁线?自忖力量不足嘛,不打不无把握之仗。

他固然在战术层面独步当世,总结发扬的一点两面、三三制都是不可多得的战术宝典,但在战略战役层面思维却不见得有多强大,至少都在毛主席预料之内。

粟裕不一样。他也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高明学生,揣摩透了大兵团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保持战场主动等精髓。

但在具体战争实践中,粟裕大将也发挥出了很多毛主席意想不到的打法,比如宿北战役的急停跳投,在快速撤退之中突然集结兵力,反过头来打掉追击之敌。

莱芜战役是敏锐选择时机,以打乱敌指挥中枢而取得胜利的狠辣之战。

孟良崮战役示形、调兵、重点突破等打法,更是创解放战争之最,无人敢用此战术,纵使林刘也叹为观止。

豫东战役连续变换战役目标,论其变化之繁复,指挥之艰巨,亦是解放战争中罕有其匹的经典战役,陈毅元帅赞之曰愈打愈奇。

凡此种种,粟裕指挥的战役,开拓了毛主席的认知,丰富了老人家军事思想未能穷尽的空间。越是有水平的人,越喜欢在高端领域有共鸣的人。既重之,自然珍视之,不能视若凡人。想来伟人对粟裕,也隐隐约约有这种感情,是故不便以寻常下属批评责怪。

103 阅读:15976
评论列表
  • 2023-12-07 16:31

    粟裕指挥的那些战争,就是上帝视角都不一定打得出。

    西门吹光 回复:
    你在吹梅西?
  • lgfdy 86
    2023-12-06 23:11

    粟裕,是世界少有的天才军事家。

  • 小草 64
    2023-12-08 17:57

    栗大将是可以与世界名将比高低,是中国战争年代杰出的战神,无人可超左右!

  • 2023-12-08 16:22

    谁不敬仰粟大将?只看战史,只读经典战役,那些奇思妙想,纵横捭阖,战略谋略,就让人无限神往!

  • 2023-12-08 13:15

    粟裕的军事指挥风格,恰如李白的诗风。

  • 2024-02-01 20:05

    粟裕是解放军战神,他指挥的战役精彩纷呈,奇妙无比,是了不起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 2023-12-24 20:01

    孟良崮战役,可以跟四渡赤水相媲美。都是超级计算机,都是险中求胜,都是天纵奇才。

    辣鸡移硐 回复:
    四渡赤水,兵力、武器装备等方面与敌相差巨大,所以更胜孟良崮半筹!孟良崮可以排第二。
    琪智的大树 回复:
    百万军中强上将首级,只有粟裕能做,也只有粟裕敢打
  • 2023-12-17 00:49

    要不说粟老总呢,很多人以为是建国后位列总参时的尊称,其实在解放战争时期就一直存在。

  • 2023-12-24 00:57

    要不怎么会叫战神粟裕

  • 2024-01-07 19:35

    最后一段犹为点睛,从豫东战役后,以致伟人说'解放战争已经过了最难时期,'

  • 123 22
    2023-12-06 21:59

    如果在解放战争时期给予徐帅如同粟林两位一样,拥有同等的作战机会和带兵机会。那徐帅的战绩肯定是最辉煌的!

    王亚伙 回复:
    徐帅是病了在担架上指挥山西省的战争的!
    我不懂丿 回复:
    卧槽;徐帅解放战争不是不牛逼,只是相对于其他战场的轰轰烈烈,徐帅的山西战场没那么热闹而已;况且,毕竟闫老西和蒋介石也不是一个量级的地位。但是,论艰难程度和牛逼程度,那徐帅也是不遑多让的。带着山西的一群所谓区小队,县大队几万人马,愣是啃下了阎锡山的精锐部队,而且还都是攻城战。自己揣摩揣摩有多难。那会徐帅的部队可没有意大利炮哦。哈哈
  • 2024-01-18 10:23

    战神,最喜爱的还是粟裕!

  • 2023-12-19 16:39

    说刘帅是世界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一点也不为过。

    辣鸡移硐 回复:
    请加上之一!
  • 飞吧 14
    2024-03-07 22:38

    即便是1958年粟裕被批、不得不离开部队之后,毛主席对于粟裕的军事才华依然赞不绝口。例如,1961年,在会见英国将领蒙哥马利元帅、谈到淮海战役时曾这样说道: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他们硬是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 2024-04-23 14:57

    主席和粟总是英雄所见略同!

  • 2023-12-16 12:05

    徐向前领着最小的部队,打出第一个歼敌10万的战役。

    辣鸡移硐 回复:
    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攻克10万重兵据守城市的战役是济南战役!
    123 回复: 辣鸡移硐
    最能打的徐帅用近6万地方民兵武装歼灭30万敌军你了解吗?

东效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