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收益上,蔡嵩松比葛兰差远了…

圈内人的基秘 2022-09-23 11:40:42

前有葛兰被传停职,后有蔡嵩松被传失联。

基金圈的两大顶流纯属是“人红是非多”了。

2021年,各家开始了基金经理的造星运动,不过业绩褪色后,明星效应也反噬的最凶。

现在只要上了热搜,准没啥好事,必然是被质疑(骂)了,黑红体质可能就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真实写照。

说到底,还是和基金业绩差有关。

以被骂的最凶的葛兰为例: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21

旗下所有基金,今年以来都有20%-30%的跌幅。

当然,这也和医疗大行情有关。

一级融不到钱,二级股价暴雷。

结果就是药企搞研发没信心,投资者心更凉,行业寒冬就一直持续着。

投资者亏钱,情绪总要有发泄口,所以讨伐基金经理已经成为常态了,除了葛兰,赵蓓也是经常被提及的。

不过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不太理智。

毕竟医疗大行情在那摆着,主管医药主题的基金经理,也没法跟大行情对着干。

而且,虽然葛兰被骂的狗血淋头,但其实人家攫取alpha的能力并不差。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21

对比中证医疗和800医卫,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是远远跑赢后两者的;

而且是,时间越长,超额收益越明显。

具体来对比各阶段,中欧医疗健康和中证医疗、800医卫指数的情况: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21

不论从中长短期来看,中欧医疗健康都是跑赢这两个指数的。

葛兰2016年9月29日任职至今,中欧医疗健康取得了超136%的总回报,而同期中证医疗、800医卫指数的涨幅分别是7.77%和-2.34%,超额收益很明显;

从近5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中欧医疗健康取得了124%的回报,而同期中证医疗、800医卫指数的涨幅分别是31.59%和-4.88%,超额收益很明显;

从近3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中欧医疗健康取得了近40%的回报,而同期中证医疗、800医卫指数的涨幅分别是4.45%和-7.74%,超额收益缩水不少,但依然是有的;

从近1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中欧医疗健康跌幅超40%的回报,而同期中证医疗、800医卫指数的跌幅分别是41.07%和34.55%。

当然,跌幅这么大离不开医疗大行情,同时,时间也比较短,所以超额收益基本也都没有了。

但整体来看,葛兰在近2年、3年、特别是5年期,都大幅跑赢了医药指数,作为主动型行业主题基金,至少是合格的。

当然了,除了目前医疗大行情不景气,葛兰的管理规模也是一大问题。

目前总管理规模已经1017亿了,单是中欧医疗健康就有700多亿,船大难掉头,更别说钱都集中在医疗上了,亏钱的人多,骂声也就越高了。

不过,让斯嘉丽比较疑惑的一点是,另一位不是芯片主题基金但却all in芯片的基金经理蔡嵩松,虽然业绩做的也不行,但骂声少多了。

为什么又把蔡嵩松拎出来说呢?

首先,大家都懂的,

蔡总硬是把诺安成长这只全市场基金,做成了一只芯片主题基金;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6.30

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蔡总是2019年2月接管的该产品,2019年6月中报显示,当时电子(芯片)的占比在10%左右;

到了2019年底,电子(芯片)的配置比例一下就增加到了近70%;

之后,电子(芯片)的占比几乎就没下过80%。

截至2022年中报,电子行业的(芯片)占比接近90%。

其次,除开有合同规定的行业主题基金,all in的风格,说白了就是赌,但大家似乎还挺买账;

目前,蔡嵩松的管理规模超300亿,持有人超290万,全市场持有人超百万的基金经理也就那几位了,号召力确实实打实的。

当然了,蔡总能爆,自有他的理由,毕竟一提到芯片基金,想到的就是诺安成长。

不过,要斯嘉丽分析来看,蔡总的持有人是错付了。

因为,对标芯片类指数,诺安成长这个主动管理型的芯片基金,并没有跑赢。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21

对比中华半导体指数、芯片产业指数和诺安成长,诺安成长的收益曲线基本处在这两只指数下面的。

也就是说,跑输,诺安成长相比两只芯片指数的超额收益是负的!

这就很搞笑了,你本来一个all in半导体的,大多数基民冲着的肯定也是基金经理懂半导体这个点来的,结果“主动管理”了半天,连指数都没跑过。

具体到各个时间段来看: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21

蔡嵩松从2019年2月20日任职至今,诺安成长取得了近83%的总回报,不过,同期中华半导体指数、芯片产业指数的涨幅分别是111.46%和162.49%。

超额收益,负的!

从近3年的时间维度来看,诺安成长取得了近21%的总回报,然而,同期中华半导体指数、芯片产业指数的涨幅分别是39.28%和52.25%;

超额收益,依然是负的!

从近1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中欧医疗健康跌幅超34%的回报,而同期中证医疗、800医卫指数的跌幅都没有超过30%。

超额收益,还是拉胯!

不仅如此,诺安成长的回撤也不小: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09.21

近一年诺安成长的最大回撤为-42.64%,同期中华半导体指数和芯片产业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43.86%和-42.94%。

虽然比芯片指数低了一点点,但这个回撤,并没有看出来主动管理相比被动管理的优势。

涨没涨过指数,跌倒是跌的跟指数差不多狠,没谁了!

那么问题了,赌性大,收益连指数都跑不赢,又有什么资本拿比指数基金更高的1.5%的管理费呢?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想配置芯片基金,根本不用花更高的成本去买诺安成长当冤大头,还真不如挑个费率更低的指数基金。

0 阅读:22

圈内人的基秘

简介:一位神秘的基金圈内人,化名斯嘉丽,从内看穿投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