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学霸,大器晚成的苏洵事如何教出两个状元儿子

璞因挲果 2024-05-17 09:43:49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家便有家风传承。家风,旧时是大家族的传承根本,而今家风则是一个个小家庭的立足基石。毕竟,好的家风便是一个家族的内在精神纽带。

马伯庸曾说:“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

曾国藩亦曾言:“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因而,他将一生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智慧都体现在了写给家人的一千四百余封家书中。在这些书信中,最常被提及的两个字就是“勤”与“俭”,这两个凝练了曾家家风的特色,而他还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为曾家突出的家风文化。

家风,凸显的是一个家的精气神,然而也正是有了家风,更使得一个家拥有了更多的包容与大爱。

宋朝苏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历史上传为一段佳话,而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一家就占了“唐宋八大家”三席,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

在眉山三苏祠飨殿上便高悬着一块“是父是子”的匾额,意思是: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就有这样优秀的儿子。

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正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洵。他是唯一一位未中进士,却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的名家。

苏洵大器晚成,少时纵情于山水,直到二十七岁才浪子回头,结束自己的游侠生涯,开始潜心读书。

然而苏洵好读书,却屡试不第,三次科考落榜后便痛定思痛,决意自此弃考,闭门苦读,修习文章,终于以文章名动天下。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苏洵走出这条与众不同的文章之路并不容易,虽自弃了科考之途,但那颗“不为官却为天下谋”的心始终是滚烫的!

因而他为两个儿子编书千卷,却并不遵循科举大纲教授,而是注重因材施教,以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为范文,让儿子们学写古文,在他看来,读完这些将来“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绰绰有余。

然而苏家的成就,亦离不开苏洵的夫人程氏的勉励与付出。

二十七岁那年,苏洵感慨的对妻子说:“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程夫人为助“幡然醒悟”的丈夫义无反顾挑起生活的重担,她变卖首饰嫁妆,租铺面做丝绸经营,独自撑起全家生活。

在苏洵进京应试及游学期间,程夫人更是独自承担起了养家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一人拉扯两儿一女,日子过得颇为清苦。

平日无事便为孩子们读典籍,讲英雄人物高风亮节的故事,教导他们要注重孝道、诚信,做正直的人。

在她看来,良好的教育便是从生活中的细节,从不起眼的习惯中培养起来的。每到竹木繁茂,百鸟来巢的季节,看到顽皮的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要捕鸟时,她总会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仁爱的真义。

在和谐包容的环境下成长,饱受诗书典籍的熏陶,接受着言传身教的熏染,苏轼与苏辙的感情深厚,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后仍然感动着世人,他们是兄弟又似知己,官场上荣辱与共,精神上互相勉励,至今两人兄弟情深的故事依旧让人动容。

二人更是年少便双双中了状元,虽说一生宦海中浮沉,不论是居庙堂之高,或是谪贬千里,始终不改其志。

苏轼一生坚持“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弥留之际仍说道“吾生不恶,死必不坠”。苏辙也铭记父训:“以为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在苏轼、苏辙两兄弟身上,无时不展现着正直、清廉的高尚气节,在庙堂之上忠君报国,处江湖之远则造福百姓。

三苏不管为人、为文或是为政都被后人推崇为理想的标杆,在其成功的背后,折射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良好家风。

正如杨绛所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以家为起点。每个人行走世间,也自有其独特的风格,这是家风、家教使然。”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