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调和的良药:豆豉

鸿朗说健康 2024-06-24 19:44:47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日本人曾经称豆豉为“纳豉”,后来专指日本发明的糖纳豆。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豆豉,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又一独特食品。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

《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药物。以后历代食籍、药籍均有关于豆豉的记述。至今仍为重要调味料之一。

豆豉古称幽菽,宋周密《齐东野语·配盐幽菽》:“昔传江西一士,求见杨诚斋(杨万里),颇以该洽自负。越数日,诚斋简之云:‘闻公自江西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士人茫然莫晓,亟往谢曰:‘某读书不多,实不知为何物?’诚斋徐检《礼部韵略》‘豉’字示之,注云:‘配盐幽菽也。’然其义亦未可深晓。”明杨慎《丹铅杂录·解字之妙》:“盖豉本豆也,以盐配之,幽闭於瓮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最初,人们是偶然发现,煮熟的黄豆或黑豆放置于器皿内若干日,经发酵而形成了一种豆制食品,因味颇苦,故最初曾被称为“大苦”。后来,中国古人逐渐探索并掌握了利用麴(qū,音同“曲”,简体字为“曲”)将蒸煮熟的黄豆或黑豆发酵制作豆豉的方法,进而尝试并确定,豆豉经加盐后的“盐豉”,既减少了苦味,又增添了滋味。

中国古人最早食用豆豉的具体年代已难以考定,但两千年前的文献就已记载了豆豉的数种名称,如“大苦”(西汉《楚辞》)、“盐豉”(西汉•司马迁《史记》)、“麴豉”(东汉•王符《潜夫论》,是大豆蒸煮熟之后放置于器皿内若干曰,经麴发酵而成)、“幽菽”(菽字音“叔”,指豆类)等。六世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述“幽菽”云,“作豉必室中温暖”。明代杨慎《丹铅杂录》记述:“盖豉本豆也,以盐配之,幽闭於瓮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豆豉可用于各种菜肴之调味,是烹饪川菜、湘菜、粵菜所常用。名菜回锅肉、麻婆豆腐、豆豉猪排、豆豉鲮鱼等,豆豉更是必用调味品,因而引起文人抒发对豆豉的赞赏之句,如“故善者之养天民也,犹良工之为麴豉也”(王符《潜夫论》);“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更新”(北宋•梅尧臣《送江阴签判晁太祝》);“沙鸟风帆归画幌,刀鱼盐豉上晶盘”(近代•潘飞声《袁仲濂判官招集第一楼》)等。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用黑豆或黄豆制豆豉的发酵过程,是利用曲霉、毛霉或细菌蛋白酶的作用。豆豉特含的尿激酶,具溶解血栓的作用,有益于防治人体血栓。豆豉富含蛋白质,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乳酸、维生素(A、B1、B2)、尼克酸、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锌、铁、硒等)。豆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肠道排便。现代学者研究认为,豆豉有助消化、延缓衰老、增强脑力,提升肝脏解毒功能、减少血管内形成血栓及胃肠道发生肿瘤等的概率。

中国古人制作盐豆豉用于烹饪菜肴的去腥、调味过程中,体验到淡豆豉的药用价值。据介绍,取淡豆豉二至四钱(6~12克)煎汤内服,用于风热感冒初起之发热、头痛、烦躁,或胃胀、食欲欠佳、失眠等的食疗。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用栀子与淡豆豉的内服煎剂“桅子豉汤”,用于清热、除烦躁等的食疗;他创用栀子、生姜、淡豆豉的煎剂“栀子生姜豉汤”,内服治疗呕吐、心烦、失眠等。历代中医创用豆豉与其他中药组成的方剂之多,难以胜数。

豆豉可食用,亦可药用。《本草备要》记载:“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本草纲目》中说:“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当随方法。”这里的“当随方法”,是指在煮豆的过程中同煮的药物不同,豆豉的名称与功效也各有不同。如清豆豉,是用青蒿、桑叶等同制,其性偏于清凉;淡豆豉,是用麻黄、苏叶等同制,其性偏于辛温;香豆豉则是将豆豉炒微焦使用。

豆豉性平,味咸,归肺、胃经,有和胃、除烦、解腥毒、去寒热等功效。《本草经解》中说,豆豉可以“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在《肘后备急方》中载有葱豉汤,治疗伤寒“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便使用“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加葛根二两,升麻三两”。采用的虽是厨房里常用的食材,疗效却甚为卓著。《证类本草》云:“今江南人凡得时气,必先用此汤(葱豉汤)服之,往往便瘥。”

豆豉最著名的用法,还是在《伤寒论》的栀子豉汤中,该汤具有清热除烦、宣发郁热之功效,可以治疗“栀子豉汤证”。“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总结起来,这些都是表述患者因郁结之热不得宣畅而导致胸闷、莫名烦躁甚至失眠时可用栀子豉汤宣发郁热,达到除烦的效果。著名伤寒大家胡希恕的一则医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患者患有食管憩室,学生求教于胡老,而胡老不知这一西医病名为何,便问患者患何苦。患者回答说仅是胸中烦闷。于是,胡老便施以栀子豉汤,而后患者果然失其所苦。这便是所谓中医“稀里糊涂”治好病的一个典型例子。

栀子豉汤在原煎服法中有“得吐者,止后服”的说法。刘渡舟教授也治疗过某患者,“心中烦郁,懊恼难眠,低头不语,家人靠近则挥手斥去。舌红脉数,然大便不结,辨为虚烦之证,服栀子豉汤”。结果服药后,患者呕吐大作。但吐后便身安静睡。这种吐可以看作是郁开热解的一种反应,是《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具体表达。

《本经逢原》中记载淡豆豉“入发散药,陈者为胜,入涌吐药,新者为良”。可见,治疗伤寒初起,使用葱豉汤时要用陈年豆豉;而治疗虚烦不眠,使用栀子豉汤时当用新发的豆豉。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1、发汗解表

淡豆豉辛散苦泄性寒,入肺经,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以能宣散郁热,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名医别录》曰:“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常用治外感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证。

2、宣郁除烦

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粘液及脓血样大便。此乃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可用本品清热止痢。

3、和胃消食

淡豆豉辛开苦降,寒能清热,入胃经,则能和胃消食。若症见脘腹饱胀,暖气酸腐,不能食,大便不调,甚至黄疸,痞块,膨胀,脉滑而紧盛。此乃气机不利,食滞不消所致。可选用本,宣郁利气,和胃消食。使气机得通,饮食得消,则诸证自除。

4、清热止痢

本品性寒能清热。《药性论》载:“治血痢腹痛”。而《范汪方》豉薤汤,则用本晶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故本品有清热止痢之功效。若症见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粘液及脓血样大便。此乃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可用本品清热止痢。

5、安胎

《会约医镜》曰:淡豆豉“安胎孕。”本品性寒味甘,寒能清热,甘寒则益阴。对于素体阳盛,或七情郁结化热,或外感邪热,或阴虚生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以致胎动不安,症见妊娠期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心烦不安,手心烦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可选用本品,滋阴清热,凉血安胎。

6、解毒

淡豆豉味甘,甘能解毒。《名医别录》曰:“主瘴气恶毒。”《日华子本草》曰:“治中毒药”。《本经逢原》则曰:“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故本品有解毒之功。可用治山岚瘴气恶毒,食物中毒,丹毒,及上疮痛烂等证。如姚和众选用本品“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药性论》则用本品,“治上疮痛烂。”

0 阅读:0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