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只懂得写诗词吟风诵月?看看他当年写的策论,才知道他有多强

不立翁啊 2023-03-10 16:42:40

世人对苏轼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他绮丽优美的诗词上,您可知道诗词创作仅是他才华的冰山一角,最早让他一鸣惊人的是策论文章,并且凭着这些文章,他获得了“百年第一”的殊荣!

一、苏轼文章让“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欧阳修都自愧不如

嘉佑元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在省试中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成功引起了主考官欧阳修的注意,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故事。

话说苏轼在“策”试中写了一篇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内容大致是劝君王“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文辞朴实却道义明晰、逻辑井然、一语中的,让阅卷考官梅圣俞十分欣喜,认为他有“孟轲之风”。同时,梅圣俞对文章中的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的出处不甚明了,再三思忖后将这篇文章递送给主考官欧阳修定夺。

欧阳修看了这篇文章也十分喜欢,虽然对“尧与皋陶”的典故也不知其出处,还是觉得应该给这篇文章第一名。但当时的考卷会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考官阅卷时并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欧阳修主观地认为,这么好的文章必定是他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欧阳修决定判这篇文章第二名。

这个故事本来是以讹传讹,不过经过近千年的民间演绎,倒被大多数的民众所熟知。其真实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前面的文章了解一下。

后来,苏轼中了进士,来欧阳修这里拜谢老师,欧阳修终于忍不住问他关于“尧与皋陶”典故的出处,苏轼支支吾吾,因为这根本就是他杜撰的,没有出处。欧阳修再三追问,苏轼只好说:“想当然耳!”

欧阳修本就是个文章革新派,他不仅没有责怪苏轼杜撰典故,反而对他这种不拘泥古典,活学活用的态度表示赞赏,并感叹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欧阳修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连他都盛赞苏轼文章,可见其含金量之高!正是欧阳修的这一番夸赞,加上他后来的大力推荐,苏轼文章在京师一鸣惊人,成为当时学者争相拜读、仿效的典范。

二、“地狱”级别的制科考试,苏轼凭借策论文章夺“百年第一”

对于宋朝的学子来说,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不过是进入仕途的敲门砖,他们真正要争夺的应该是皇上特批举办的“制科考试”。

科举考试有特定的考试时间、形式和内容,但制科考试却很灵活,由皇帝下诏临时组织,考试科目也非常有指向性,根据当时的需要而针对特殊人才进行选拔。

苏轼参加的这次制科考试不仅考核规格高,考试范围广,程序更为复杂。

首先,考生要获得德高望重的老师推荐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苏轼获得了欧阳修的推荐,苏辙获得了杨畋的举荐。但好巧不巧,苏辙在朝廷计划开考的时间前生病了,根本没办法参加考试。宰相韩琦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刻向宋仁宗申请延迟考试。韩琦认为,苏轼和苏辙是这次考试夺魁的热门人选,如果他们中一人不能参加考试,都将是国家的损失。于是,宋仁宗特批将考试期限延后,等苏辙痊愈了再开考。可见苏家人在当时多受朝廷重视,也可见当时宋仁宗求才若渴的心情。

其次,制科考试初选的通过标准十分高。参试者要先向掌管制科考试的内、外两个考评机构提交自己平时所作的策25篇、论25篇,共50篇文章,只有策和论的质量均属优秀的人才能进入到下一个考试环节。莫说这优中选优的初赛机制已经非常残酷,还要有如此数量的优秀文章才能获得参赛权,这就对考生平时的政治敏锐度和精品文章的呈现度要求极高。

再次,考生要经历最为艰巨的秘阁六论考核。在这个环节,每个考生必须在一天一夜时间内完成6篇策论,每篇不能少于3000字。同时,考试范围涉及九经、十七史、七书等等共四十余本书目,包含名家经典思想、财经、政治、军事等等方面的内容。考生所作文章中还必须要根据题目的内容引用出相关典籍的上下文,这不仅要求考生平时要博览群书,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在深入理解经典思想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精到的见解、观点,才有可能完成这套艰巨的考题。

最后,通过上面严苛的筛选,只有在秘阁六论考核中被评为“四等上”及以上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由皇帝亲自考评的“御试”。

这一系列“地狱般”的苛刻考试,苏轼竟然获得考官的一致好评“文义粲然”,苏辙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宋仁宗也大为惊喜,兴高采烈地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苏轼在这场制科考试中获得第三等,由于第一等、第二等是虚设品级,第三等就已经是第一名了,自北宋建国近一百年来,只有一个名叫“吴育”的人获得过“第三等次等”的成绩,也就是说,在制科考试成绩这一块,苏轼是名副其实的“百年第一”。

三、苏轼策论文章中的政治思想

苏轼在宋仁宗开办的这次制科考试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策论文章,那些临场发挥的应试文章虽然文采斐然,但毕竟是在条条框框下写出来的,并不能代表苏轼完整的政治主张。真正能系统反映苏轼政治思想的,应该是他在考试期间向宋仁宗递交的25篇策论文章《进策论》。

这25篇文章分为策略、策别、策断三个部分。其中《策略》5篇,《策别》17篇,《策断》3篇。

而世人对苏轼的《策别》尤为关注,认为是他政治思想的系统体现。17篇《策别》文章又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课百官、安万民、厚货财、训兵旅。

总的说来,苏轼的政治观点主要是:“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他在文章中打了个比方:宋王朝就如同一个郁郁寡欢的病人,但又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普通医生觉得他很正常,只有如扁鹊、仓公这样的名医才能发现他的病症。

《进策论》中苏轼对政治上的主张是辩证的,一方面他反对当时政治环境下的“因循苟且”,但也反对为了快速改变现状而采用“悍药毒石”的做法。苏轼不反对“法治”,但更推崇“吏治”,认为法律是为人服务的,应该灵活应用。这一观点恰好与以强硬手段推行变法的王安石相反,观点上的不同引发了他们后来一系列的矛盾,这里暂且不表。

苏轼这一套策论不仅字字珠玑、文采斐然,引起了不少人的称赞。但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宰相韩琦就觉得他的政治观点“不善”,王安石更加是抱反对态度。

不管苏轼的政见是否受到世人的认可,但由此可知,真正使苏轼成名的不是他浪漫隽秀的诗词,而是他关于国家治理和建设的策论文章。这是不是改变了苏轼在您心中的印象呢?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 2023-03-10 17:52

    苏轼是玉皇大帝。

  • 2023-03-10 21:14

    文曲星下凡

  • 2023-03-29 20:56

    欧阳修谦虚了,论文章未必比苏轼差,毕竟并称欧苏(虽然韩潮苏海),差一筹的诗、词、书法丶画等其他方面。但也算一颗很亮的文曲星了。 其实大宋苏轼是最大的哪颗文曲星,欧阳修与王安石则是稍逊一筹的二等文曲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