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宜读诗|在诗歌里,读中国的美丽乡村,读农民的内心世界

科普三舍 2024-04-25 21:45:45

人间四月 春意盎然

万物生长 大地流彩

秀山丽水 墨韵丹青

春天是耕种的季节

也是诗意的季节

诗意

来自自然

来自生活

也源于劳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唐代李绅的《悯农》让我们感悟

春天的慷慨,农业的哺育

付出与收获的哲理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体现了

自然之美与劳作之美的和谐统一

农民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跃然纸上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苏轼的《三槐堂铭》传递了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

正如《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中国农民诗会作品集(2023年)》的序言中所写,“确实,只有劳作、拥有劳绩之后,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2023 年,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中国农民诗会”盛大开启,旨在以中华诗词促文化振兴,让诗词融入山水田园,融入农耕生活,弘扬中华文化,激荡发展力量。“中国农民诗会”活动以三农为主题,面向广大海内外诗人、诗歌爱好者征集了上万首诗词作品,并经专家组评选,甄选出300首优秀作品。

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国各界的热情关注和踊跃参与。活动的参与者,从年逾九旬的老者到稚气未脱的学生,从普通农民到高校大学教授,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到海外华人华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共同诠释了对家乡的浓浓真情与深深感念。在上万首诗词作品中,本着诗人自愿、专家组遴选原则,部分优秀作品被纳入《中国农民诗会作品集(2023年)》。

诗歌

一种以文铸魂的精神力量

背负起乡村文化振兴的重任

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

聚焦乡村时代变迁、和美之进、“三农”之呼

使乡村诗词文化具有

普及性、大众性、时代性和社会性

让更多的人感受

丰收之乐、乡村之美、农业之重

这也是新时代诗歌的使命与担当

对推动“三农”改革和创新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个春和景明的季节

让我们跟随农民诗人的视角

进入诗歌的世界

看看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吧

获奖作品赏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越来越理解我的祖父

无论如何都不到城里去住

一生都要守着那片麦田

他的母亲就埋在那里

他赖以生存的粮食就种在那里

他一辈子的努力和汗水都在那儿

有一次我从外地打工回到家乡

当我看到那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时

那一刻在外面受过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

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

我的内心也跟着变得柔软起来

我知道那片麦田是祖父心灵的栖居地

是他种下希望的地方,也是他最后的归宿

就像我如此信任和依赖这一张张白纸

把内心的词语都种植在那里

因为它是我一生要守护的麦田

作者:杨泽西

1992年10月出生,河南省漯河市人,现居开封市。诗歌作品散见于《星星》《草堂》《诗刊》《扬子江》《诗潮》《诗歌月刊》等。曾获第六届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

0 阅读:0

科普三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