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文学】爱国诗怀凝长城

讯二点文化 2024-06-20 08:50:44

长城世界第七大奇迹

爱国诗怀凝长城

文/墨 扬

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是古代军事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文化艺术的摇篮。千百年来,文学家们用诗词歌赋讴歌长城,写出了许多堪与长城故事、长城绘画艺术相映成辉的吟唱。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们既是今人凭古吊今和欣赏边塞风光的打卡向导,也是塑造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吟唱这些古诗,感悟蕴含于其中的长城情结、爱国情愫,一种自我怡情、自我砥砺的壮怀不觉而来。

长城的本质是防御。在冷兵器时代,长城既是几十万将士、几百万守卫者的防卫武器,也是保护农耕地区免受游牧部族的侵扰的安全屏障。

唐代汪遵的《长城》诗赞说:“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李益的《登长城》云:“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在诗人笔下,长城是不战而屈人兵的门神和威慑。

明代李梦阳在《 塞上》一诗中,以“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的佳句,赞美居庸关二万人可挡百万人之险要。清代林则徐有首《出嘉峪关感赋》这样写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既描绘了嘉峪关的壮观景象,又肯定了其重要关隘地位。

居庸关

李白的《登娘子关》匠心独具,用“长安少年不识楼,娘子关上重重楼”的评说,表现娘子关的文化价值,肯定它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具有一定的国防教育意义。

长城的雄姿是威武。屹立于长城上的上千座规模不等的关隘,在险峰巍巍的群山中,在孤烟直扬的大漠上,如同守护国门的一尊尊巨神,凛然不可侵犯。

李颀的《塞下曲》写雁门关:“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着力渲染羽林军出场的景观:一个“黑”字彰显了羽林军威风凛凛的气势。岑参的《登娘子关》:“十万栏杆寒色笼,红旗半卷出烽烟”,用寒色笼罩下的栏杆和烽火半卷的红旗,描出军队出征的庄严与威武。

雁门关

霍鹏的《塞上吟》,以“关门屯虎豹,斧钺扫豺狼。剑拂口枪影,旗摇太白光”,形容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如虎豹般强悍。唐龙的《秋日出塞》,用“青霄横杀气,白日振军声。野阔千营肃,秋高万马鸣。单于皆遁北”的诗句,写出了明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风。

大明隆庆至万历初年,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镇一线长达16年,曾率兵出关作战,一首《出榆关》诗,把大明军队的战力写得气壮山河:“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很显然,这是一种众志成城,一种锐不可挡。

长城的内蕴是坚韧。“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阴山日不暮,长城风自凄”(戴暠《从军行》)。在魏晋南北朝诗人笔下,长城呈现着边塞辽阔凄美的景象,乃戍卒所处苦寒之地的象征,对戍边人给予了痛切的怜悯和同情。

玉门关

而到了唐代,许多诗人都曾涉足边塞,写下了大量反映边疆生活和战争的诗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高适《登百丈峰二首》)“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在这些诗人的笔下,边关的荒凉、萧条、孤远已不是绝域和哀怨,而是表现长城坚韧阳刚、雄伟壮丽的元素符号。

特别是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在喊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期盼之后,又壮怀激烈地写道:“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那新跨白玉鞍宝马的将士,那激烈战斗后的清寒月光,那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的城头战鼓,那血迹尚未干凝的宝刀,都浸染了诗人的志向和对祖国边疆的热爱。

长城的烙印是爱国。长城记载着中华民族曾经山河破碎的仇与恨,烙印着血战沙场豪杰志士的刀光剑影,是千千万万戍边将士的化身。千百年来,诗人在抒发“国难倚长城”(皎然《奉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唇齿赖长城”(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等深情表达中,把守卫长城作为神圣职责真切讴歌。

山海关

以唐诗为例。唐(武德)二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兵出龙门关,北上抗击突厥,写了一首《饮马长城窟》,下阙中诗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这里生动描述了唐军消弭边患、得胜还朝的情景,充盈着对将士的勉励和对国家、民族的自信与自豪。

唐宪宗元和九年,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征讨雁门郡之乱,唐宗室翘楚李贺即兴赋诗《雁门太守行》鼓舞士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不仅写出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也表现了雁门关的独特魅力所在。

还有,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从军行》,既有“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誓言,又有“前军夜战挑河北,已报生擒吐谷军”的破虏捷报。这些炽热的诗句,真切抒发了唐人安边靖国、奋勇杀敌的壮志,是其爱国情怀自然显露,让人感觉到了诗人一片爱国情怀在怦然跳动。

寻找楼兰

长城的品格是英雄。“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历来是英雄的标识,长城诗总是以特有的方式向世界言说着富有家国情怀的英雄。

边塞诗人高适在《蓟门行五首·其五》中,用“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作映照,歌颂了将士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

著名诗人崔颢在《赠王威古》中,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的赞词,让一位长年戍边保家卫国的羽林将军形象跃然纸上;边塞诗人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高度赞扬“万里西击胡”的李副使:“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诗仙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用“高谈百战木,郁作万夫雄”作长歌为故友随军北征壮行。明代诗人黄洪宪作《山海关》诗,用“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的急切,表达自己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

清代思想家魏源在《居庸关 》(三首录一)中写道:“读史筹边二十年,撑胸影子是山川。梦回汉使旄头外,心在秦时明月先。”心潮澎湃地表达了捍卫祖国边疆、北御沙俄侵略的坚强决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时状元贺知章,有一首《送人之军》诗,在写下“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之依依不舍的同时,以“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作结论,高度赞扬万里长城的抵御外敌作用,高声称颂军人戌守边关的功劳,字里行间充沛着保家卫国、抗击外侮的浩然正气,予人以向上的力量。

嘉峪关

长城的标志是和平。长城是在和平的愿望下修建的,守卫长城的意义是保卫和平。

在这方面,隋炀帝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诗,个中宣言可谓开宗明义:“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意思十分明了: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为了给后世百姓带来安宁。这既应视为一个宣言,也是一个初衷和主旨。

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睢阳酬别畅大判官》一诗中,就畅想过“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的景象,愿望边疆不再是兵气连云、白骨遍野的荒凉之地,而变为人民渔樵之所在。事实上,正因有了长城的存在,战争的数量和规模才大幅减少。

长城内外

崔颢有首《雁门胡人歌》,形象描写了和平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的安乐生活:“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这首诗别开生面,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希望和平、憧憬边疆没有战火征杀的生活,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凝重的反战主题。

明隆庆四年,明廷与鞑靼议和,在长城关隘开设马市,进士方日乾写了一首《行边》:“关城西望路迢迢,玉鬣嘶风铁马骄。日逐年来常款塞,雁门新出霍嫖姚。”生动描述了和平互市给长城内外所带来的祥和、和谐景象。

长城互市景象

由此可见,长城千百年来,一直是和平的象征,它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是止战,是和平。守望和平、追求国泰民安,是长城诗的永恒主题,是诗人们镌刻在长城上的理想社会生活和文化记忆。正是这个角度上说,长城诗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0 阅读:1

讯二点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