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治水肿病服之立效

青囊译录 2024-06-22 07:04:39

水肿病,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或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

水肿病又分阳水和阴水,阳水者起病较急,发病往往数日之间,具体表现在身体上部,自头面起自上而下,肿起处皮肤绷紧光亮,按之易复。阴水者起病较缓,发病时间长往往是几个月甚至更久,具体表现在身体下部,自足踝肿起,自下而上肿起处皮肤松弛,按之下陷不易复。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五脏之水辨证定位:

一,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二,心水者,其身痛,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三,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难。

四,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五,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尿,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水肿病治法: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治水肿病,临床方剂比较多,总结如下:

阳水,风水相博证---越俾加术汤。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

阴水,脾阳虚衰证---实脾饮。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阳水易消,阴水难治。

在陈士铎《石室秘录》记载有一首针对水肿病的方子,药味简单,值得推荐。

原文如此:天师曰:“水肿之病,亦土不能克水也,方用牵牛三钱,甘遂三钱,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雷公曰此方固神奇,俱各用三钱似太多,减去各一钱,则不过猛矣。病去而不伤本,病未尽去可以再进,亦不失中和之道,此则直夺其水势,而土得其平成矣。但两味药性峻烈,过于猛矣,人疑非正治之法。然水势滔天,必开决其水口,则水旋消。此两味直中病源,妙在于猛也。服用此两味药之后,切不可食盐,一食盐,则前病重犯不可救矣。此乃不知禁忌自犯死症,非药之故也。牵牛虽猛,得甘遂而迟矣;甘遂性缓得牵牛而快矣。两相合而两相成,实有妙用。

如何判断适不适合此方呢?

接下来解释了:“水肿之病,必须以手按足面如泥者,始可用此两味正治;否则按之不如泥,随按而皮随起者,非水也,当作气虚、肾虚治之。不可以此两味轻投以杀之也”。

陈士铎解释用方往往很细致,能读懂其中用药之玄妙,故录下备查阅!同时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受益。

4 阅读:331

青囊译录

简介:传承原汁原味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知识,为有需要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