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解谜:秦始皇如何打造古代最强战力?

纪元轴心文化 2024-02-14 05:42:25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群雄争霸,秦朝军队为什么战斗力最强,始皇帝凭什么统一六国呢?

1975年,在湖北云梦的一段铁路边上,发现了一座装满竹简的古代墓葬,墓中躺着的,是名叫喜的秦朝小官吏,他生前将秦国繁杂的法律抄写于竹简,死后与之长眠,由此揭开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喜的故事始于他17岁那年,那是他第一次被征召入伍,为秦始皇服兵役。他的竹简上记载了他在秦始皇三年、四年和十三年的征战经历,显示了秦国对服兵役次数的态度——只要国家召唤,所有成年男子都需随时赴战。

秦朝实行封爵制度,共有12级爵位。获得一级爵位的男子,即使犯罪,也能得到减免。普通人的服役期限从17岁至60岁,而有爵位者则可享有更短的服役期,56岁就能提前退休。

在统一战争时期,秦国动员了约100万士兵,当时秦国人口大约有500万。这意味着,每五个秦人中就有一个是士兵。喜的经历反映了秦国实行的广泛征兵制,战争爆发时,每个秦人都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安排。

竹简还记载了军粮由国家统一供应的情况,根据史书,一个士兵每月的口粮大约有40斤左右。在秦国灭楚战争中,打了将近两年,所需的粮食至少达到50万吨。那么,秦国是如何负担起百万大军连年作战的巨大开支呢?

商鞅变法的核心在于耕战,旨在奖励耕织和军功。秦简中的田律提到,下雨旱灾都要及时上报播种的种子数量,对耕牛的饲养和使用铁质农具都有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法律来保障对耕作的管理,以保障战时的需要。

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利学家郑国,为秦国在关中平原上修建了长达250公里的大渠,可灌溉农田280多万亩,使关中变成了肥沃之地。完工这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中国的全面战争。

喜在竹简中记录了秦军攻打刑丘时的一个案件。一场战斗中,士兵甲斩首一级,士兵乙为了据首级为己有,企图杀死士兵甲,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并制止。秦军在战场上为了敌人的一个首级,竟发生了内部争斗。是什么驱使他们对敌人的首级如此渴望呢?

商鞅制定的法律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一处田宅和几个仆人。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了两个敌人的首级,他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军功爵位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竹简中还提到,在军中,不同爵位的士兵每顿吃的饭菜都不一样。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这种等级森严的军功划分,也激发了普通士兵强烈的求爵欲望。在秦军战士眼中,争夺爵位是天经地义的,敌人的头颅成为了换取地位和财富的重要筹码。

从出土的兵马俑来看,秦军可能已经实现了严格的军衔制度。军团最前面的弩兵穿着便服,头发梳成上翘的髻;一些铠甲步兵则将头发梳成辫子;大量步兵戴着尖顶圆帽。士兵的装束和发饰的不同,可能是他们爵位级别的标志。手握缰绳的御手至少拥有三级以上的爵位,掌管一辆战车,而那些威武的军官,如都尉,爵位可能在7-8级左右,掌管一个纵队。

在秦国,所有的军队都直接受国君控制,使用虎符作为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归统兵之将,一半由国君掌管。两半合拢才能征调一支军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被刺去世,这支伟大的军队也走到了历史尽头。喜的竹简,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故事,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崛起与衰落。

0 阅读:0

纪元轴心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