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零下40度的囚徒绝境,为何清朝流放犯人宁死也不愿前往?

纪元轴心文化 2024-02-13 07:36:54

座落于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宁市海长公路古城村的宁古塔,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冬季旅游胜地,被誉为雪乡。

然而,在四百多年前,这个地方是清朝宁古塔将军的驻扎地,是清廷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要据点,也是关外流放罪犯的地方。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为清廷主要接收流放人员的场所。

当时,宁古塔与外界完全隔绝,环境极其恶劣。对于被流放的人来说,能够到达宁古塔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很多罪犯在途中丧生。清廷对于流放有着一定的规定,根据罪行的轻重划分四个等级:2000里、2500里、3000里、4000里,罪行越重,流放的距离就越远。4000里之外几乎是无人区,也就是宁古塔。

一旦判决书下达,被流放的人必须在一个月内启程,每天要步行50里,不能多也不能少。他们只能靠着双脚走上路程,无论风雨大雪,都必须坚定地完成每天的目标。没有休息日,数月来一直都在路上,可想而知困难重重。

每天消耗如此巨大的体力,对于营养的补充是必要的吧?然而事实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旅途中,流放者的伙食完全由朝廷统一发放,数量以在押犯人的标准为准。大致上每个人每天只有半斤食物,而且能否吃到还得看看押的衙役,是否会从中截留,克扣流放者的食物。更糟糕的是,他们必须带着重达20斤的枷锁吃饭,就连上厕所也不能摘下。

负重奔波在荒山野岭爬山涉水,对于体力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考验,再加上衙役们根本不在乎流放者的生死,相比于他们能否安全到达宁古塔,更在意的是他们是否逃跑,因为一旦有人逃跑,他们就得承担责任。

如果流放者逃跑被再次抓回,轻则受到毒打,重则丧命。随着接近宁古塔,环境越发荒凉,许多流放者在途中被野兽吞噬,甚至被饥民所分食。只要能够到达宁古塔,成为奴隶或官员就是万幸了。

到达宁古塔后,流放者会有两种去向:一是被任命职位,二是做奴隶。最幸运的是那些曾当过官员的罪犯,因为他们有文化素养,常常被安排到驿站、矿山和衙门工作,写写东西,教教官员的子弟识字。这对他们来说是相对理想的生活,而普通犯人则是做着繁重的苦役,开垦土地等等。尽管不用再承受镣铐坐牢之苦,但是这些犯人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过着一年无休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们仍算是幸运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被当作人对待。

而流放成奴的话,个人的自由已经完全丧失,就如同将自己的命运出卖给他人一般。被流放到宁古塔并成为披甲人的奴隶,他们注定要过着被人操控的命运。

所谓的披甲人,指的是守卫边境的士兵。清朝将大部分守卫宁古塔的士兵都安排为外来的降兵。皇帝深知外来的降兵不可能真心归服,为防止他们将来会起兵造反,便将他们派往宁古塔,以所谓的驻守边境为名,实际上是为了束缚他们,防止他们背叛。在披甲人手上,这些奴隶的命运甚至不如一头牲畜。有时候,披甲人会将奴隶带去猎场,将他们当作诱饵来引诱野兽。对于披甲人来说,牲畜是非常珍贵的,将其作为诱饵来使用实在有些浪费物资,而这些奴隶的命价值远没有牲畜值钱,所以将他们当作诱饵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还有一些奴隶的女眷长得相当漂亮,为了将她们变为自己的工具来满足欲望,披甲人往往会除掉她们的丈夫和父母。一旦成为奴隶,就再也不能恢复自由了,直到生命的终结,子孙后代也无法逃离奴役的命运。

那么这些奴隶不会有任何反抗吗?披甲人规定凡是辱骂主人的奴婢一律处以绞刑;殴打主人,将被立即斩首;杀害主人的,将被凌迟处死。但即便是那些甘心为披甲人奴役的流人,在大自然的考验前也很难逃脱死亡命运。

宁古塔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大部分时间都是寒冷的气候,在最冷的时候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多度。那个时候可没有空调和暖气,那是几百年前的事。刚来到宁古塔的人大多数都无法忍受这严酷的天气,活活被冻死。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挨过来,但他们也会饱受疾病的折磨。

在成为宁古塔的奴隶后,还有什么机会离开呢?

偶尔也有一些人能够离开宁古塔,其中一种情况是因为立下了功绩或者得到特赦,光明正大地离开。清朝有法规规定,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罪犯每十年进行一次考察,考察他们是否有改过自新的表现,如果确实有改变,将被允许返回家乡。而对那些叛逆的勇士,除了在宁古塔劳死,别无出路。

还有一种情况是逃亡,但在宁古塔这般荒凉之地,即便逃跑,也只能躲进深山老林中,靠开荒和农田来生存,前提是不会被冻死,不会饿死,不会被野兽吞噬。

宁古塔,这个曾经的流放之地,如今已成为冬季旅游胜地。然而,历史的残酷仍然清晰可见。流放者的生活艰苦,面对恶劣环境和生死考验。尽管如此,有些人依然能在这里找到一线生机,改变命运。历史长河中,宁古塔见证了无数人的坚韧与命运的转变。

0 阅读:0

纪元轴心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