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尿酸高,无非痰和湿,痰湿一去尿酸降,脾肾调好不反弹,详解

小春的记事本 2024-05-18 09:05:56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416期

大家好,这篇科普应粉丝在后台私信请求,聊聊中医从痰湿论治痛风降尿酸原因和思路。

痛风,虽然从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过少,导致的尿酸高引起单钠尿酸盐沉积诱发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系列炎症反应。病久还会引起慢性炎症、关节破坏,甚至肾结石或肾病。

可在中医眼里,“百病皆因痰作祟”,痛风尿酸高也不例外。

根据古今中医主流的观点,痛风发生是因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异常,导致内生痰湿壅滞,再外感风寒湿热诸邪内侵,正邪相交使经络、关节、筋骨、肌肤、脏腑气机紊乱痹阻,湿祛濡养而导致肢体疼痛、肿胀、重浊、酸楚、变形、畸形、僵直,关节功能受限活动不利,久之累及脏腑,形成正虚邪恋虚实间杂的复杂病机。

痛风尿酸高,无非痰和湿,体内的痰湿是怎么来的?

体内本无痰和湿,痰和湿的产生是因为体内津液运行失常,脾虚肾虚运化和气化水湿能力不足,气血津液生化下降,内生湿着,湿聚化痰,痰湿聚集,痰湿均为阴邪,表现为重浊、黏腻为主要特征的状态。

痰湿会不会形成,和遗传、饮食、年龄、情志不疏和劳烦困顿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一方为痰湿体质,则子女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会出现痰湿体质,至少可能性很大。

2.饮食因素:如果饮食上长期嗜食辛辣肥甘厚胃,饮食不规律,过饱过饥,这些饮食上的坏习惯会损及脾胃,脾胃运化失权,则内生痰湿。

3.年龄因素:“年过五十肾气自半”,年老体衰机能差,是逃不过去的自然规律,年老脾肾衰,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肺为储痰之器。如果脾肾肺气亏虚,则会引起水液代谢失调,水湿内停,湿郁久化痰,痰湿内生。

这个意思,就像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的那样:

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基于这个道理,中医强调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运化。进而如果痛风尿酸高,如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恢复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呢,就能有效的运化水谷精微并输布到全身濡养身体。如果劳逸失度,久坐不动,饮食不节,久坐伤肉,久坐伤脾,会导致脾虚运化下降,水饮内停,聚而为痰湿。

痛风尿酸高和痰湿的关系,拿中医大家奚九一的观点,认为痛风的病机湿“脾肾亏虚,内湿致痹”。

对于饮食不节,肥胖的痛风患者来说,痰湿体质更为多见。有研究统计表明在痛风患者中痰湿体质的人超过三分之二。

怎么治?

痛风尿酸高,痰湿重,化痰祛湿降尿酸,调节代谢防反弹

痛风,一般是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大都是突然发现的,而不是突然发生的。

一般痛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都能得到及时控制。

但进入间歇期或慢性期痛风,因为这个阶段痛风关节症状没有或不明显,常会忽略而得不到有效调理,让尿酸盐持续在体内结晶沉积,形成痛风石。

所以痛风治疗关键是在间歇期得到控制是关键,化痰祛湿就是很有效的方法。

痰湿都是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脾肾脏腑运化气化功能,导致体内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输布,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

痰湿都是阴邪,发病缓慢,同性相因,痰湿合邪为患,相兼为病。

一方面,痰邪壅盛,阻遏脾阳升清,降低运化功能。运化不足则水液代谢下降,水湿内停,湿浊壅盛聚久生痰。所以只要痰化了则湿浊可随气血排出。湿性则痰不再内生,所以应该痰湿同治。

另一方面,痰湿凝结日久郁而化热,湿热痰瘀合邪致病,导致痛风缠绵难愈,治疗就要根据邪偏盛而加入清热活血的药物,强化化痰祛湿功效。

具体中医化痰祛湿调节代谢的方法,明天的科普继续分享。

好,到这里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如果你有尿酸高、痛风、痛风肾等代谢疾病,或口腔黏膜疾病,可以留言,会在闲暇时间一一回复。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22年第1期《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钟方红等文章《从痰湿论治痛风》。。

2 阅读:293

小春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