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挥舞关税大棒,没打到中国,却打伤自己的脚

象视汽车 2024-06-18 17:33:19

继美国的围追堵截之后,欧盟也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欧美国家色厉内荏的背后,是对中国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的无能为力。尤其是欧盟,挥舞起的关税大棒,不仅没能打到中国,反而打伤了自己的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欧盟挥舞关税大棒

根据新华社消息,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将于7月4日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其中,被抽样的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在原有10%关税的基础上,将再分别加征17.4%、20.0%和38.1%的关税,其他对参加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加征21%的关税,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加征38.1%的关税。显而易见,欧盟讨价还价的意味比较浓。

这当然对中国车企有影响,但其实并不大。其一,日本大和证券指出,今年前四个月,欧洲市场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总销量的贡献仅在1%到3%之间,占比非常小。其二,汽车行业时代巨变的大势所趋之下,关税无法阻止中国车企继续进入欧洲市场。因为中国车企有足够的成本优势,完全能消化额外的关税成本,同时还能保持盈利。根据摩根大通的分析,即便加征关税,比亚迪在欧洲每辆车的利润,也比国内同款车高出1.5倍。

2. 宝马挨了一记闷棍

反观欧洲车企,则被这个关税伤害颇深,例如宝马汽车就挨了一记闷棍。2018年,宝马与长城组建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双方各持股50%,投资总额为51亿元,地址就在张家港。光束汽车的使命是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平台,主要生产宝马MINI电动汽车,供应全球市场。纯电MINI是宝马电气化的关键一步,其角色就像Smart在奔驰体系中的地位。Smart在电动化领域早已狂飙猛进,而宝马MINI则面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风险。

据路透报道,宝马在中国生产的全电动MINI,或将面临38.1%的最高电动汽车关税,这可能会对这款车的销售前景造成致命打击,给其未来蒙上一层厚重阴影。据悉,纯电动MINI车型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无法完成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因此被归类为“无法配合调查”的公司,面临最高关税。MINI首款车在欧洲定价为3.5万欧元,已经高于比亚迪海豚、上汽名爵MG 4等。如果叠加综合48.1%(10%+38.1%)的关税,MINI在欧洲市场可能就卖不动了。

3. 或将打伤自己的脚

除了在华生产MINI电动汽车的宝马之外,其他欧洲车企,也会被欧盟这个关税给伤到。许多华尔街机构的分析师均发出警告,称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不仅无法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反而会对欧洲汽车制造商造成不小的冲击。就连欧盟自己人,都忧心忡忡。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欧盟这是个错误的决策,不仅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这种政策“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大众CEO施文韬直接发出警告:“就等着中方反制吧。”40多年前,中国就对欧洲等汽车强国开放了市场,几十年来它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大众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常年贡献着其三成以上的销量;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贡献了宝马近32%销量,也贡献了奔驰约30%的销量。上述车企普遍担心,欧盟的对华临时汽车关税,会让自己遭遇反制。如果中国对等反制,欧洲车企无法承受。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并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对欧美汽车强国造成一定压力,遭遇了关税等不合理的限制待遇。从历史经验来看,汽车工业的后发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的车企在全球化过程中,也都经历了关税、反倾销补贴、罚款等重重障碍。多年后再回首,如今这些关税等事件,可能都只是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化路上一个个阶段性注脚。中国成为汽车强国,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

0 阅读:190
评论列表
  • 2024-06-23 11:00

    以前是美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又轮到德国了,果然风水轮流转啊!

象视汽车

简介:看看车,聊聊车,侃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