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国:起源于唐朝,成立于宋朝,只因地理位置,被蒙古灭亡

纪元轴心文化 2024-02-12 10:02:30

党项族最早定居在今天的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边界地区。他们是羌族众多部落之一。在隋末唐初时,党项族开始兴盛起来,他们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

党项族中以拓跋氏最为强大。在634年,党项族首领带领他的部落归附于唐朝,并被唐朝赐予李姓皇姓。从那时起,拓跋家族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在五代十国时期,他们趁乱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宋代时,拓跋族的后裔李元昊执政时,党项族基本完成了由氏族首领向封建地主的转变,并迫切地要求建立自己的统一政权,以保障自身利益。1038年,李元昊自封皇帝,建立了大夏国。

由于他们的领地位于西北,又在黄河以西,所以历史学家将他们称为西夏。在称帝后,李元昊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派遣使臣前往宋朝上表,要求大宋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然而,大宋皇帝并没有批准这个要求,因此宋朝和西夏爆发战争。

这个时候的西夏正处于上升时期,在战斗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他们两次与大宋交战都取得了胜利,迫使大宋皇帝不得不承认李元昊为夏国皇帝。

随后,宋、辽、夏三国形成了鼎立状态。此时,西夏王朝处于巅峰状态。

西夏国的衰落始于蒙古帝国的崛起。由于成吉思汗统一大漠草原的目标越来越近,他的领地也与西夏接壤。

在两个利益集团的对峙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西夏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当时的强国们来说非常重要,成为了各大势力争夺的焦点地带。

此外,蒙古如果想要进攻金国,首先必须解决西夏这个后顾之忧。西夏成为了蒙古军队补给物资和兵员补充的重要地区。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成吉思汗决心夺取西夏。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蒙古多次以各种借口进攻西夏,但都未能成功突破西夏的抵抗。直到1226年,蒙古再次发动进攻。

经过连年的抵御,西夏的守城统帅感到越来越绝望和压抑。恰逢成吉思汗去世的那一天,他选择投降,蒙古人因此发泄对失去一位天才的郁闷情绪,大肆屠城、杀戮、掘墓、焚书,甚至连西夏的王陵也没有放过。所有华丽的建筑都被烧毁,成为一片废墟。能够烧毁的都被烧掉,不能够烧毁的石碑也被打碎埋进土地里。

西夏王朝这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在此时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仅持续了200年。

1 阅读:44

纪元轴心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