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命短,老店情深,探访巷子里开了20年的一家老店|开店笔记

开店的笔记 2024-06-01 03:21:28

朋友推荐一个家常菜馆,说开了快20年了,生意一直很好,让我去吃吃。

朋友推荐的好店,我基本都不想错过,一定找机会探探。昨天下雨,我估摸着人应该不多,不用等位,就去了。

店铺在老城区中心,位置不是很好,在一个小巷子里,旁边就是一个老破小区。附近还有两三栋比较老旧的写字楼。

各位可以先看看视频:

虽然位置不好,但这个店生意一点不差哦,常年满人,即使像昨天下雨天的中午,工作日,也至少翻了两次台。而平时去,大概率还要等位。

去之前,点评里特意看了一下。评论基本都是这样的风格:

落座后点菜。这里还比较原始,没有菜单,也没有价格,更没有扫码下单,而是去冰柜里看菜点菜。各位看看,就这种方式。

坐下观察了一下,一看基本都是老武汉人,家庭聚餐,老姐妹老哥们偶尔喝一个那种,满屋子的武汉话。夏天天热时,估计很多人还光着膀子吃饭喝酒。

等了大约15分钟,上菜了。感觉就是家常,新鲜,不油腻,没有放很多调料,跟家里自己做的菜差不多。量比较足,吃的就是食材本身的味道。

三盘菜,我和我媳妇吃得精光。产品可以打8.5分。

美中不足是米饭比较差。一看就是那种品质很低的米,仔细看,还可以看到米饭上的黑条条。没香味,很硬,这是大大的减分项。

既然是做街坊邻居的生意,都是老顾客,我觉得米饭一定稍微好点的,起码不能用差的。不知道老板在这一点是如何考量的。当然,可能只是今天我们碰上了。

价格呢?不算便宜,中等偏上的价格。人均70块左右。我们两个人点了三个菜,一共146块。清炒莴苣24,田鸡黄鳝88,干锅花菜30块。

没有菜单,有什么就吃什么,因为顾客只能吃能冰箱里看得到的菜品,这样的方式对于店家来说可以极大地减少浪费。但是对于顾客来说,并不知道价格多少,有顾客抱怨这种做法不明码标价。这很好解决,在每个菜品旁放一个价格标签就可以解决了。不过,我觉得来这里的基本都是老顾客,都习惯了,所以对老板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个店应该是两家人一起开的,两老婆在外面,两老公在里面做菜,请了三四个阿姨。两位老板娘会点菜,会端菜,会招呼客人,在收银台气场十足,一看就是老板娘。这种合伙的夫妻店,能搞这么长时间,配合默契,真的很难得。也只有这样的合伙模式,更可能做得很长久。前厅后厨都是自己人,即使员工跑光了,一个店还能照样运转,即使生意很差,也能坚持。

这个店跟上个月说的两家店拌面馆和湖南菜馆,还有些不一样。如果说拌面馆是个二线明星,湖南菜馆是个三线明星的话,那这个店就是个普通人。要达到前两个店的知名度,需要运气,需要各种机缘巧合,但这个店是我们普通人触手可及的。不需要天赋,不需要多大的才能,只要需要踏踏实实,坚持最普通的做生意的原则,把菜做好,把邻居街坊接待好,不变来变去,不花里胡哨,就跟一个靠谱的朋友一样,什么时候都那样,顾客就会把店铺和老板当朋友,当作社区的一份子。

他们不搞团购,不搞账号,不搞情怀,能做起来,全靠老顾客的喜欢,全靠老顾客的口碑传播和各路顾客的自发宣传。相对于前面几天文章中的三家店,我觉得这种店是我们普通人应该追求的。

当然,我不是让各位也学他们的“躺平”做法。他们是老店,有顾客基础,有资格躺平。再一个,时代不同,品类不同,条件不同,一个店做起来的方式和方法都会有巨大的差别。你一个新店,如果还是菜鸟,或者还处在早期的店铺,也许就应该和前面几天提到的店铺一样,用尽各种办法搞宣传,提高知名度,等你哪天“老”了,也许就有资格享受一个老店的红利了。

一个店其实就跟一个人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跟媳妇说,这样的店,即使有网红菜馆开在旁边,这个店依然可以活下去。短暂可能会有影响,但是长期来看,顾客大多还会回来。

她问为啥。我说:我更愿意相信一个陪我长大或者陪我变老的人,时间长了,就有感情,有信任。我觉得大部分人也是如此。

网红命短,老店情深。

0 阅读:1

开店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