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是否与跳大神有关呢?很有可能啊

以冬话美食 2024-06-15 14:18:47

“巫”指旧时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人。《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袖)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许氏所说为按篆文字形所作的分析,不确。

“巫”为象形字,甲骨文、金文象二玉交错之形,巫以玉为灵物,故用巫所持之二玉表示以玉降神的巫祝。《说文·玉部》:“靈,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líng)声。”则灵、巫为事神者,玉为道具。中国历史悠久的玉文化,其滥觞在于是。《易·巽》:“用史巫纷若,吉,无咎。”孔颖达疏:“史谓祝史,巫谓巫觋(xí),并是接事鬼神之人。”“史”是祭之记事者,“祝”是祭主赞词者,“卜”是掌炙龟者,巫、祝、卜、史都是侍奉鬼神的。《说文·见部》:“觋,能齐肃事神明者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从巫,从见。”徐锴系传:“能见神也。会意。”说明了“觋”字何以从见,是因其有能够看见神灵的特异功能。段玉裁注:“此析言之耳。统言,则《周礼》男亦曰巫,女非不可曰觋也。”男可称巫、觋,而女只能称巫。《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杨倞注:“女曰巫,男曰觋。有事,祓(fú,祭也)除不祥。”

许氏云“巫”字“与工同意”。《说文·工部》:“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工即曲尺也。……盖工与巨义本相同,以造文之次第论,初有工文,双声转注,后复有巨。制字者以巨工同物,故即就工字之形为巨字,后人习用巨字,致曲尺之义为巨所独据,工字之初义不明。”“巫”“工”互释,说明它们是同一种器物,“巫”字的甲骨文、金文像是两个“工”交错在一起。事神的玉器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取了两个“工”来指代巫呢?因为古人用工矩测量日影,故认为这是可以丈量天地的工具,而巫作为通神之人,所执之“工”为其从事巫术的法器,象征其可沟通天地人神。

汉画像石里就有伏羲女娲蛇身交尾形象,他们手里就持有规和矩,说明他们既是氏族首领,也是大巫师(禹亦为大巫。《帝王世纪》:“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后世巫师作法降神,都要走禹步)。这与“王”字是以王者手中所持代表其身份的铜钺形象指代王本人一样,“巫”字也是以巫师手中所持代表其巫者身份的法器工矩来指代巫觋本人。

巫术诞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自文明产生之时便伴随着,是人类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与想象的鬼灵世界所使用的手段,是人类最初认识自然和社会所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技能的复合体。远古时期,人类对于自身的生老病死和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阴晴圆缺、风雷雨电、春夏秋冬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无法解释和驾驭,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灵魂的,这就是“万物有灵论”,即将一切事物和现象精灵化的理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处于精灵的控制之下。泰勒的《原始文化》将万物有灵论的理论分解为两个主要的信条,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学说的各部分:“其中的第一条,包括着各个生物的灵魂,这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灭之后能够继续存在。另一条则包括着精灵本身,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神灵被认为影响或控制着物质世界的现象和人的今生和来世的生活,并且认为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引起神灵高兴或不悦;于是对它们存在的信仰就或早或晚自然地甚至可以说必不可免地导致对它们的实际崇拜或希望得到它们的怜悯。这样一来,充分发展起来万物有灵观就包括了信奉灵魂和未来的生活,信奉主管神和附属神,这些信奉在实践中转为某种实际的崇拜。”概而言之,一为泛灵崇拜,亦即相信万物均有灵魂;一为泛生崇拜,亦即相信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操纵的。

在此观念下,人们认为思维和思想意识活动不是身体的一部分,而是寄存在躯体之中的魂魄,和身体生时结合,死后分离。人死后这魂魄并不因为身体消亡而消亡,而是幻化成鬼或神继续影响着生者的生活。这种影响无处不在,鬼神无所不能,它们具有超自然的能力,掌控着人的生老病死和自然的各种变化,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不可抗拒”的被动局面,试图去祈祷,乞求神灵保佑生命、庇护生活;或是幻想人可以借助某种特殊的手段来控制和影响鬼神,以使它们能顺从自己的意志。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巫术是在原始思维方式指导下产生的旨在控制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结果的人类行为;巫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往往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从而使人们对它产生盲目的信从。这种盲目信从的巫术行为有可能不再借助当事人个人的逻辑思维,仅仅是一种习俗或信仰的履行而已。所谓原始思维,指的是有别于文明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常见形式就是不依赖实验而是凭借从有限经验所产生的联想建立起来的错误的推理,并把这种错识推理当作可靠的经验。”所以巫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是指一种特殊的信仰和行为,人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利用超自然的力量,去劝导或甚至强迫自然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趋吉避害,维护人类的生存。

巫术依靠幻想的超自然力对客体加强影响或控制,是原始社会的信仰和后世天文、历算、医术、宗教的起源。巫术与后世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巫术不是将客体神化,向其敬拜求告,而是影响或控制客体。这在宗教信徒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所以欧洲会有“猎巫运动”。巫术与科学有些相似,都是对人类自身及外部世界的探索,但科学依靠的是科学原理、逻辑思维及可重复的科学实验,而巫术所依靠的是想象中的超自然的力量。巫术用想象力代替科学的时候,就由一团混沌掉入了另一团混沌。

巫师是对各种行使巫术的人的泛称,皆被视为具有超自然力,并能借以行巫术。鬼魂和精灵观念出现后,更被视为能与鬼神交往,并驱使为之服役。巫师在原始社会各氏族和部落中都有,职能大致相同:主要是保护氏族、村社及其成员和牲畜、农作物不受恶鬼加害,驱赶致病作祟之妖邪,故受到普遍尊重。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按照人类学的定义,巫师是指原始宗教中的非专业神职人员,男女两性都有,具有交通神灵和要求神灵为人类服务的能力,如占卜、治病、祓禳、祈福等。巫师与鬼神的交通,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请神附身,巫师代表鬼神说话。《国语·楚语下》韦昭注‘巫、筮,见鬼者’即是指此而言。另外一种是巫师的灵魂可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找到鬼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又记丰沮玉门山,‘十巫从此升降’,都是指的这一类型的巫。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巫师要进入通灵的状态,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刺激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击鼓和歌舞,其余尚有服用麻醉品、人定、自我折磨等等。”前者是黄大仙、胡大仙等附体,黄县话叫“坐下喽”,巫者成为其代言人,属“静功”。并非只有巫者会“坐下喽”,军人也会,东北军将领、张作霖的把兄弟汤玉麟,自称猛虎投生,干什么都学老虎,连坐着和人说话也紧握两只拳头放在桌上,表示这是老虎的前爪,展示“虎威”。张作霖的另一个把兄弟吴俊升对外宣称自己是黑熊转世,连走路也模仿狗熊的姿势,简直惟妙惟肖。为此他还专门养了几只大狗熊,日日揣摩。这东北军都成动物园了,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后者最常见的是“萨满”,其借助某种手段可以达到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于是其灵魂可进入另一个世界,从而与鬼神交通,民间称之为“走阴”,属“动功”。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提出:“中国文化原只有一早熟之病,旧著曾设为譬喻云:好比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本当与其身体发育相应,或即谓心理当随身体的发育而发育,亦无不可。但中国则仿佛一个聪明的孩子,身体发育未全,而智慧早开了。即由其智慧之早开,转而抑阻其身体的发育,复由其身体发育之不健全,而智慧遂亦不得发育圆满良好。(《中国民族自救之最后觉悟》,第九六页)”这种文化早熟病表现之病象则有五:幼稚、老衰、不落实、消极、暧昧。我们的文化于人类文明早期即已成熟,这就如一个小孩子,正是在外面痴跑野拉、探幽寻奇的年纪,却坐在那里思考人生,像个小老头儿一样,这样造成几个后果:一是认知有限,很多事情琢磨不透,只好生拉硬扯、生搬硬套;二是影响了身心发展,早早形成文化的天花板,未来易陷入停滞。我们总是言必称三代,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原因就在这里。别的文明还在探索新的路径和可能性,而我们的早熟文明则早已自洽,留下大把时间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曲艺音律、美食、养生、酿酒、茶道、风水、符咒、卜算……玩的民不聊生了就把皇帝推翻,重新再玩。故历史上只有一治一乱之循环,而不见有革命,即此盘旋不进之表露。日常生活中,早熟水果、早熟稻谷让人提早尝鲜尝新,但于味道上总有所不足。文化方面的早熟亦是如此,我们的文化成熟于巫时代,里面掺杂了大量巫的成分,所谓“巫史不分”“巫医不分”“由巫到礼”“巫舞同源”,此外文字、星象、历法等,都与巫有着密切关系。到了汉代,“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并用,巫的成分就明正言顺进入主流的儒家文化之中。文化中巫的成分多了,宗教和科学的成分就少了,文化的后劲和余韵就不足了,只能在一个混沌到另一个混沌里打转儿。

“迷信”指相信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东西存在。我们常说“封建迷信”,其实“封建”觉得很冤。巫术是与迷信挂钩的,宗教是与信仰挂钩的,科学是与实证挂钩的。巫术早在“封建”之前就存在,现今仍存在于文化特别是民俗中。无论科学多么发达,只要它还有解答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巫就会在阴影里存在着。在巫气息充沛的文化中熏陶、浸染过的人,对巫也更加易感。相对来说,古人比今人、乡下人比城里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多接触巫,更易接受巫。

巫在方言中也有所体现,因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结晶,必然要包含巫的成分。黄县话中有“巫就”一词,有忙活、研治、琢磨之义,还有点儿磨蹭的意思,比如:她巫就老半天,才巫就出一盘菜来;没事儿自己瞎巫就;你㗗看她还挺能巫就嘞;有病㗗自己在家瞎巫就;都几点喽,你还在乜巫就;她在家巫就儿半头晌;你真能巫就!巫在降神的时候,神灵不能像隔壁老王一样,招呼一声就来了,需要一套繁缛的程序,反过来这些仪式也可增加神秘感和庄重感,故得其意而造出“巫就”一词。巫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汉书·郊祀志》有一段很好的概括:“民之精爽不贰,齐肃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这也就是说,巫得是人精儿,才有可能降下神来。这活儿是真正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得两头沟通,蠢笨之人是无法胜任的。所以黄县话里有“巫灵”一词,指心灵手巧,比如:她够巫灵喽,再难嘞花样儿她看一遍就会;你看把你巫灵嘞,进口嘞钟你也敢拆;她是个巫灵人。

“跳大神”指女巫或巫师装出鬼神附体的样子,乱说乱舞,迷信的人认为能给人驱鬼治病。(个人感觉,“跳大神”是“萨满舞”的简化版,而“二人转”则是“跳大神”的世俗版。)黄县话称那些举止不稳重、得得嗖嗖、蹀蹀躞躞的人“和跳大神儿嘞样儿嘞”。黄县话给那些十言九中、有点神气儿的人叫“神匠老婆儿”,也有叫“神娘老婆儿”的,比如:你和个神匠老婆儿样儿嘞,还真让你说儿喽。人心有狐疑才会去求巫,巫吃的就是“绝断狐疑”这碗饭,语气必须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样不管结果如何,从概然率上讲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一个人在面对不确定的事件时老神在在,言之凿凿,“说嘞和真儿嘞似嘞”,人们会说“你看你和个神匠老婆儿样儿嘞”。

凡从“巫”取义的字皆与巫祝等义有关。

“诬”指说话虚妄不实。《说文·言部》:“诬,加也。”段玉裁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虚妄的。所以公开宣称根据先王之道、武断肯定尧舜事迹的,不是愚蠢就是虚妄。(现在的好多文青、愤青,就是这种愚诬之人,光是道听途说,血就开始沸腾了,一个捧出一颗心,一个举起“U”形锁。)愚蠢虚妄的学说,杂乱矛盾的行为,英明的君主是不会采纳的。(这段文字,韩非子可是点到了儒家的穴眼上了,孔子、孟子周游列国而不用,其因大约在此。)巫是神灵的代言人,她说啥就是啥,别人又无法和神灵沟通,巫说的是真是假无从判断。并且巫替人们祈福消灾,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难以兑现,久而久之,人们对巫的言语便于产生了怀疑。《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正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地意识到,巫之所言乃虚妄不实之言,才有了“诬”字。“诬”的造字结构显示了当时社会已经有了贱巫倾向,这从“诬”字组成的词语也有所体现:“诬罔”谓以不实之词欺骗;“诬禄”谓冒充有功而受禄;“诬蔑”指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诬害”指捏造事实来陷害;“诬赖”指毫无根据地说别人做了坏事;“诬告”指无中生有地控告别人有犯罪行为;“诬陷”指诬告陷害;“诬栽”指栽赃陷害;“诬枉”指诬蔑冤枉;“诬艳”指文风虚妄浮艳。

“筮”指古人用蓍(shī)占卦以卜问吉凶。《说文·竹部》:“筮,《易》卦用蓍也。”桂馥义证:“‘《易》卦用蓍也’者,本书:‘卦,筮也。’”

也指用蓍草做成的占卜用具。《礼记·曲礼》:“龟为卜,策为筮。”《左传·僖公四年》:“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杜预注:“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孔颖达疏:“象者,物初生之形;数者,物滋息之状。凡物皆先有形象,乃有滋息,是数从象生也。龟以本象金、木、水、火、土之兆以示人,故为长;筮以末数七、八、九、六之策以示人,故为短。”“卜”为象形字,象龟兆之纵横。“筮”为会意字,会两手摆弄算筹之意,人或疑“巫”象“布策为筮之形,乃筮之本字”,这也有些道理。巫除了以玉事神,或许也可以玉为筹,进行卜算,后来改用蓍草,遂加“竹”旁写作“筮”。

古人在围火烧烤时,龟甲、兽骨为火所灼出现裂纹,这些裂纹便是领会上天示意的重要参考,以此为兆以占吉凶称为“卜”,这是最早的卜算。而“筮”则涉及到术数,这是后来的事情,故云“筮短龟长”。卜算应以龟卜为主,也较灵验,但晋献公一心要立骊姬为夫人,故“从筮”。

古人认为,卜算等窥探天机,会被反噬,遭天谴,即所谓的“五弊三缺”(五弊者:鳏、寡、孤、独、残;三缺者:钱、命、权)。从事卜算者大多混得并不好,这种说法也可略为掩饰。反过来,“五弊者”无以谋生,卜算不需要体力,是他们可以从事的少数职业之一。反噬是术数引起的,故从筮。后引申为咬、吃。《说文·口部》:“噬,啗也。”“啗,食也。”柳宗元《三戒·黔之驴》:“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甚恐。”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