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各种各样的蚂,陪伴了你的童年

以冬话美食 2024-04-14 07:06:43

直翅目多为中大型体较壮实的昆虫,前翅为覆翅,后翅扇状折叠,后足多发达善跳。它分三个亚目,分别是蝗亚目、螽亚目和蝼蛄亚目。螽亚目包括(一)螽斯总科,这一总科的昆虫主要包括螽斯,黄县话叫“唧唧”,

还有纺织娘,黄县话叫“拆拆洗洗”。

(二)蟋螽总科,突灶螽即我们平时说的灶马,就是这一总科的。

(三)蟋蟀总科,主要包括蟋蟀,就是黄县话说的“土唧唧”,还有“油葫芦”。

蝼蛄亚目的主要代表就是蝼蛄,黄县话有时也称之为“蝲蝲蛄”。

蝗亚目中蚱总科的昆虫数量不多,平时见的也少,一般提到蝗亚目想到的多是蝗总科的昆虫。 蝗虫是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昆虫的总称,俗称“蚂蚱”——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蚂蚱蚂蚱,“蚂”和“蚱”还是有区别的,“蚱”为蚱总科昆虫,前胸背板向后延长呈菱形,所以又称为菱蝗。蝗虫是不包括蚱总科昆虫在内的。黄县话讲求简洁,称蝗虫为“蚂”,而黄县人口中的“蚂”,广义时是包括尖头的蚱蜢在内的,狭义时则只指那些圆头的蝗虫。

笨蝗黄县话叫“老驴驮”,体形粗壮,前翅短小,仅及身体的一半,像穿了件小马甲,前胸背板呈片状隆起,整个看起来肿肨肨的,所以有的地方又称它为“肿蚂”。

老驴驮飞不起来也跳不远,这也是它叫“笨蝗”的原因吧。它自保的手段就是恶心你,身体褐色带灰白,看上去就很不舒服,略微一碰它就吐出一堆黑水,气味难闻,据说老驴驮是有毒的,从来没人烧着吃,抓回家连鸡也不吃。

有一种蚂身体黄绿色,带点像塑胶的那种半透明感,眼后至前胸背板两侧有黑褐色纵条纹,像《变形金刚》里大黄蜂车上的两条色带,它的学名叫“稻蝗”,

黄县话叫“青草狼”,可能是因为它喜欢生活在低洼潮湿的地方,且嗜食青草的缘故。

大沙拉子蝗经常在沙河岸边活动,身体土黄褐色,很容易就隐入周围的环境,算是一种保护色,黄县话叫作“沙拉鸡儿”,因为它一飞老远,飞起来“沙拉沙拉”响,也因为它的后翅是红色的,飞行时像大公鸡的红羽披拂。

短星翅蝗身体短,翅膀更短,用黄县话说“翅膀包不住腚”,所以善跳而不善飞,黄县有则与蚂有关的谜语,“从南来儿个蹦跶蹦,披儿蓑雨露儿腚”(过去的蓑雨就是打到屁股),用来形容短星翅蝗倒是恰如其分。

它的身体褐色至暗褐色,大腿内方红色,并有黑斑,翅上有许多黑色小点,所以黄县话叫“狗屎蚂”,就是指其体色而言。狗屎蚂平原地儿多见,到了秋后,田头地边常可以看到狗屎蚂屁股插在地下产卵,人走到跟前也拔不出腚来,捉一些回去用油炸了,一肚子的子儿,特别香。

与狗屎蚂正相反,棉蝗好像只有在大山里才可见到,浑身绿油油的,黄县话叫作“大油儿蚂”,是蚂中的巨无霸,个头最大,力大无比,好像能蹬倒山一样,所以有的地方称其为“蹬倒山”。

捉大油儿蚂的时候要小心,它的两条后足胫节上布满细齿,用力一蹬能把手上的皮肤刺破,而且它的两个大板儿牙也不是好惹的,咬一口够你受的。大油儿蚂看起来比较笨重,但身大力不亏,飞起来持久力很好,一下子能飞老远,所以抓大油儿蚂的时候如果不能一击成功,想再抓到它就难了。秋天的大油儿蚂肚子胀鼓鼓的,里面的子儿像一梭梭的子弹紧密排列着,放在炭火里烤熟,一咬艮揪揪的,香得不忍下咽。

还有一种特别能飞的蚂叫东亚飞蝗,身体修长,翅膀特别长,超出身体一大截,一般造成蝗灾的就是这种——别的蝗虫飞不了那么远。

过去龙口就遭过蝗灾,所以屺㟂岛建有蚂蚱庙,又称刘猛将军庙,刘猛将军名承忠,元代末年曾在江淮一带督兵捕蝗,很有成效,雍正年间封为扬威侯,令州县庙祀,遂成为驱蝗之神。

蚱蜢学名是中华剑角蝗,头尖如锥,《水浒全传》第六十九回:“蚱蜢头尖光眼目,鹭鸶瘦腿全无肉。”正是抓住这一特点。

它体长如筷,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舟如蚱蜢,可知其细长,应该是独木舟一类的。如果单以身长而论,蚱蜢可谓是傲视群蚂,其体长最多可达10厘米,加上长长的后腿,就更长了。蚱蜢身子虽长,头却又小又尖,再加上两个触须像羊角一样支楞着,有点像阎王手下的黑白无常戴着尖尖的帽子——用黄县话说,“小头赖怪嘞,一看就长儿个丧门样儿”,所以黄县话称其为“丧门角”。体色有春季色和秋季色的不同,或呈绿色,或呈褐色,有的种类两种颜色融于一身,学名叫作“异色剑角蝗”。丧门角后腿细长纤弱,不善跳跃,飞行能力尚可,飞起来“札札”有声。捉住后用手捏住后足关节,则身体上下跳动,如叩头作揖,让人大动恻隐之心。

还有两种叫“小丧门角”的,长得个子短小,一种叫短额负蝗,经常出现在菜园中,动作迟缓,跳跃能力差,身体上有一层粉,像灰菜叶子摸上去的感觉。

称为“负蝗”,是因为常可见到雄虫趴在雌虫的背上,原来雄虫交配完毕后并不立即离开,而是仍然“赖”在雌虫背上,以免雌虫与其他的雄虫再次交配。雌虫没有办法,只好背负着雄虫到处跑,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人家负子蟾背的是孩子,负蝗背负的却是老公。另一种叫长额负蝗,喜欢生活在山坡上,头更尖锐一点,身体更瘦削一点,体表像竹叶一样韧且有纵纹。短额负蝗后翅基部淡红色,长额负蝗后翅无色透明,这是区分两种负蝗的重要标志。虽然负蝗被叫成小丧门角,实际上它与丧门角不是一科的,负蝗属于锥头蝗科,丧门角属于蝗科。

黄县常见的蚂还有黄胫小车蝗、宽翅曲背蝗、黄脊蝗等,因为个性化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并没有单独的土名,一律以“蚂”称之。

蚂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昆虫之一。过去大人上泊干活,经常利用歇工的时间抓些蚂来,用草棍儿串起来,带回家烧给孩子吃。这些年因为城市的扩张,农药的滥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身边已经很少看到蚂了——现代的生活已经逼得蚂退隐山林了。一些人看到商机,开始养殖大油儿蚂、青草狼和东亚飞蝗,在饭店里点一盘油炸蚂蚱,至少也要几十元——过去是因为生活艰难吃不到肉,烧蚂吃补充动物蛋白,现在蚂则被人当成野味和绿色食品来享用了。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