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阜”“埠”,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以冬话美食 2024-04-02 18:42:36

“阜”为象形字,《说文》释为“大陆,山无石者。”段玉裁注:“下象可拾级而上。”意为“阜”象为便于登山而修筑的阶级的形状,所以用以代山。

也有人认为,甲骨文的“阜”字从字形看磴级在一垂直的直线上,如果是爬山的阶级,应位于一个斜面上,考古学家曾发现,在原始人所居住洞穴的入口有便于出入而挖的踏脚浅坑,据此猜测“阜”可能是古人穴居时挖的上下脚窝,而穴居必选择在土层高厚之处,故引申为土山。因此“阜”的本义是在陡峭土崖上挖的脚窝,引申指土山,《尔雅·释地》:“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邢昺疏引李巡曰:“土地高大名曰阜。”《释名·释山》:“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高厚也。”《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山”“冈”为一类,言其高;“阜”“陵”为一类,言其大。《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东汉应劭注:“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之得名是因为城中有迤逦七八里的土山。又引申为高,《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王冰注:“阜,高也。土馀,故高而厚。”《诗经·召南·草虫》:“喓(yāo)喓草虫,趯(tì)趯阜螽。”“草虫”指蝈蝈,黄县话叫作“唧唧”,它喜欢趴在草丛中叫,只闻其声,不见其虫。“阜螽”指蝗虫的幼虫,翅膀还没长出来,背是高高隆起的。“阜”又作肥讲,《玉篇·阜部》:“阜,肥也。”《诗经·小雅·吉日》:“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孔”为大,“阜”为肥,四匹拉车的公马强健肥壮。人体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外阴部分,呈丘状隆起,由皮肤及很厚的脂肪层所构成,高且肥,故称为“阴阜”。又引申为盛、多,《诗经·小雅·頍弁》:“尔酒既旨,尔肴既阜。”你的酒味很美,你的荤菜很多。我们常说的“物阜民丰”用的也是此义。

后“阜”用作部首偏旁,简写为“阝”,《字汇·阜部》:“阝,偏旁阜字。”用“阝”做偏旁的字多与土山、丘陵、登降、高下有关,如陆、陵、陟、险、陡、陵;有的与建筑物有关,如陛、除、阶、院。

“埠”,《篇海类编·地理类·土部》:“埠,见《大明律》,官牙埠头,船埠头。谓主舶客商买卖货物也。”《正字通·土部》:“埠,舶船埠头。”《通雅》:“埠头,水濒也。”这三本字书皆为明代人所编,明以前的字书没有“埠”字,说明“埠”字较为晚出。“埠”从土从阜,从造字规律来看,最初之义应指土岭、土山。黄县好几个村子名字里带“埠”,《龙口市村庄志》“横埠村”条:“横埠村位于龙口市黄城西南2.5公里处云台小阴之横埠高地。”“埠子后村”条:“明朝初年称胡家庄,相传当时只有胡姓人,明末清初改为朴滋厚。后来因村前有一埠子岭,于是改为埠子后。”黄县还有东埠、西埠、南埠、埠上、天尊埠屯几个村,也都是因地势而得名的。适这几处“埠”用的都应是本义(但不知为什么,黄县话读“横埠”“天尊埠”之“埠”为bù,读“埠子后”之“埠”为pù,这种异读背后的原因还有待研究。建国后埠儿后建有火葬场,所以黄县老人儿常说“离埠儿后不远喽”,意即离死不远了)。适合做码头的当为河边、海边高出水面的土崖(如果是石崖的话,下必多岩礁,船易触礁),这种土崖可称为“埠”,久而久之,“埠”便引申指停船的码头了。再进一步引申,“埠”又指有码头的城镇,因为过去交通不发达,水运的地位非常重要,水运发达的地方才可能形成大的城镇,故以“埠”代称,如本埠、外埠、商埠、开埠。

蚌埠境内淮河段盛产河蚌,乃古采珠之地,境内有蚌山,又为淮河上的一个大码头,号称“千里淮河第一港”,故得名“蚌埠”。

补记:清翟灏的《通俗编·地理》“步”条:“《水经注》:‘赣水迳王步,步侧有城,盖齐王之渚步也。’《述异记》:‘吴中有瓜步、鱼步、龟步,湘中有灵妃步。’柳宗元《铁炉步志》:‘江之浒,凡可步而上下者曰“步”。’《青箱杂记》:‘岭南谓水津为步,有罾步,即渔者施罾处;有船步,即人渡船处。’按:俗谓问渡处曰‘埠头’,据诸书当作步字,而《宋史》皆从俗作埠:《度宗纪》有‘武阳埠’,《熊本传》有‘铜佛埠’,《刘锜传》有‘黄连埠’,《赵淮传》有‘银树埠’,宋以前未见用之。”则作停船的码头讲时,“埠”本是“步”的同音同义后起异体字。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水际谓之‘步’。瓜步在吴中,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名焉。吴江中又有鱼步、龟步;湘中有灵妃步。昉按:吴楚间谓浦为步,语之讹耳。”任氏认为“步”为“浦”的语讹,说明“步”是当时的吴楚方言,并与“浦”意义相关联。因地域的分隔和时间的演化,有的地方已将“埠”读为bu,有的仍保留其古音,读作pu。这也说明埠(音从“浦”)子后与横埠(音从“步”)等村肯定不是从一个地方迁来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