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在古代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说文·禾部》:“穀,续也,百穀之总名。”《玉篇·禾部》:“穀,五穀也。”“谷”的原意是两山中间的流水道,《说文·谷部》:“泉出通川为谷。”作谷物讲是后起的事,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谷,假借为穀。”唐张说《祭城隍文》:“庶降福四甿,登我百谷。”建国后推行简化字,废去笔画较多的“穀”而以“谷”代之。
我们现在所说的谷子古代称为稷、粟,《尔雅·释草》:“粢,稷。”孙炎注:“稷,粟也。”邵晋涵正义:“前人释稷多异说,以今验之,即北方之稷米也。北方呼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
《本草纲目·谷部·粟》:“粟,即粱也。穗大而毛长粒粗者为粱,穗小而毛短粒细者为粟。”康熙版《黄县志·物产》载:“粟,其名数十种,大约分黄、白、晚三种,俗名为谷。”同治版《黄县志·食货志》“粟”条:“即粱也。有黄、白二种,俗名谷子,一名小米(带壳曰谷子,脱谷曰小米)。考《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梁无粟。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今则通呼为粟。而粱之名反隐矣。”这又牵涉到“粱”“粟”之间的关系。《说文·米部》:“粱,米名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即粟也。”《篇海类编·食货类·米部》:“粱,似粟而大,有黄、青、白三种,又有赤黑色者。”《本草纲目·谷部·粱》:“粱即粟也。考之《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粱无粟可知矣。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今则通呼为粟,而粱之名反隐矣。今世俗称粟中之大穗长芒,粗粒而有红毛、白毛、黄毛之品者,即粱也。”由此可知,“粱”与“粟”为谷子的两个品种,古代常以“粱”代“粟”,现代则以“粟”代“粱”。唐沈既济所作传奇《枕中记》中,卢生在邯郸客店中,梦历荣化富贵,及醒,主人煮黄粱未熟,后遂以“一枕黄粱”“黄粱一梦”比喻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如意打算,含讥讽意。用“做黄梁梦”比喻沉湎于不切实际的梦想中,也指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这里的“黄粱”指的就是蒸小米干饭。
谷子为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约一米。叶片条状批针形,表面粗糙。穗状圆锥花序,颖果,成熟后稃壳呈白、黄、红、黑等色,包在内外稃中的籽实俗称谷子,籽粒去稃壳后称为小米,有黄、白、青等色,俗称“粟有五彩”。
谷子原产于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是由狗尾草驯化而来的,能生长在干旱缺水之地,在没有水利设施的古代是最易种植的,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小米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营养价值为他种谷物所不及,所以北方女人坐月子首选就是小米稀饭配煮鸡蛋。各个地方水土不同,但产妇吃的东西肯定是当地最有营养的。小米不仅供食用,也可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所以老成人都会说小米儿饭最养人。也有黏性小米,可以酿酒,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谷糠是鸡和猪的好饲料,也可用来楦脰枕,软硬合适。其茎、叶较坚硬,可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其秸秆黄县话称为“秆头”,极为坚韧,用水浸湿了可以在剥苞米时辫苞米辫子。
黏谷子数量较少,康熙版《黄县志·物产》又载:“菽谷子,亦谷属。可酿酒。”同治版《黄县志·食货志》“秫”条又云:“似粟而小,盖粟之黏者。《尔雅》注:‘秫,黏粟。”黄人所谓‘小黄米’、又谓之‘叔谷子’者即此种也。可作糕,或云亦可酿酒。”《尔雅·释草》:“众,秫。”郭璞注:“谓黏稷也。”郝懿行《尔雅义疏》:“《晋书·陶潜传》云:‘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尔雅·释文》:‘江东人皆呼稻米为秫米,是皆以秫为黏稻之名也。’《尔雅》之‘众,秫’,则谓黏稷也。今北方谓谷子之黏者为秫谷子,其米为小黄米。谓高粱之黏者为秫秫,亦曰胡秫,胡亦大也。虽皆从俗得名,其秫字要为依于雅训也。今以不黏者为饭,以黏者为酒。秫谷子得酒少,不如秫秫得酒多而味益美也。故《释文》云:‘北间自有秫谷,全与粟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酿酒。’其说是也。”“菽”为豆,“叔”更不上讲,所以当以郝氏为是写作“秫谷子”,黄县话称为“秫谷儿”,吃法和黍儿(大黄米)差不多,除了作糕就是用来酿酒。
黍
《说文解字·巾部》“帚”字条段玉裁注:“杜康作秫酒。”杜康最初酿酒用的就是秫谷儿,也就是黏谷子。至于郝文中所说“秫秫”,至今长江以北很多地方还以此称高粱。而以“秫秫”为酿酒主体是中国白酒的一大特色,茅台、五粮液、汾酒、郎酒等概莫能外。“秫秫”并非中国原产,其名“胡秫”,则和“胡麻”“胡瓜”“胡桃”一样,当来自西域。有人认为“杜康作秫酒”是以秫高梁酿酒,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