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将他人理想化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虫虫情情 2024-05-21 08:03:26

这两天我在看一本书,人格障碍的心智化治疗。里面有一篇章节专门讲到了BPD边缘型人格障碍还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理想化特点,对于这里面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临床心理以及心智化能力的特点来看,容易将他人理想化,会反映个体支离破碎的人格功能,身上会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

真正心智功能正常的,是不会过度理想化的,即使短暂时间会有理想化的想法,也能够通过合理的认识思维把情绪给扭转过来。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人具有辩证看待问题的客观认识逻辑,还有具备良好的情绪心智能力。

说理论会不太好容易理解,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就会容易认识了。

比如你是一个很酷爱读书、喜爱文学的一个人,平时对于长相斯文、气质体贴的异性会有亲近感,这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现实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人就会比较心动。

某一天你出去旅游,聚会上认识了这么一个对象,他的表现、形象很符合你的内在需求,此刻的你,产生了理想化的特点。

看到他,你会觉得“他会是我的真命天子,对我很好,人又温柔,还善解人意,和他结婚一定很幸福。”

这时候,你会对这个人无限地示好,觉得他真的是天底下最好的伴侣,他真的是我心中的白马王子。

但是说到这,有的人就会开始警惕了,会开始冷静思考,仔细揣摩自身的“理想化思维”。部分人会这么想::“我才认识他没多久,也就聚会上认识,他真的那么好吗?是不是他故意装出来这个样子的?不行!我对他还不够了解,这么轻易相信一个人会出问题的,我还是多了解他才行。”

一番思索以后,人们就会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想法,之前的理想化到底有没有错,有的还会推翻之前的言论。

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是属于“去理想化”的阶段,人们看待事物具有客观认识的状态。

去理想化是个体心智能力的表现。通常去理想化功能好的人,相对来讲心理功能比较健全,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相反容易理想化,没有去理想化的能力,人格就会比较欠缺,心智能力也会比较薄弱。

因为理想化的状态,会呈现出个体心理功能不适的过程,在这里面会有大量投射、自恋等心理特征,背后可能暴露其深层次的潜意识。

精神分析上有个言论,对于理想化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对你进行理想化,那么你就要引起警惕,是不是对方要对你展开“攻击”了,对你存在攻击性。

理想化的过程,也是反映了个体的自恋需求。越是自恋的群体,理想化心理就会越明显。他们会产生大量不切实际的情感需求,会把自身的愿望投射到外人身上。

我是温柔的,你也得温柔,你得展现出温柔的特点,如果没有,那么我就要恨你,会造成感受上的受挫。

而在咨询工作中,求助者常对咨询师有理想化的特点。咨询时咨询师的善解人意、善于倾听让他感到很温馨,忽然有一天,咨询师因为家里面生病住院,情绪变得烦躁,工作中展现出不耐烦的特征,求助者就会对咨询师产生失望情绪。

会产生理想化破灭,内心会觉得:“你咨询师这么体贴、温柔,怎么会不耐烦要发脾气呢?你这么不好,我为什么要和你在一起工作?”

当咨询师的角色不再拥有,作为一个人的身份出现,求助者无法整合人的客观认识,恒常性出现问题,这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的冲突。

正常思维应该是:“咨询师也是人,也有父母孩子。家人生病情绪不稳定很正常,作为求助者我可以理解咨询师,等咨询师处理完家事再来咨询,我就能和他一起进行工作了。”

这种想法,是去理想化的良好状态,也是个体看待事物相对正常和富有全面的过程。

所以容易将他人理想化的过程,这个现象不一般。不管是心理咨询工作还是平时的人际交往接触中,大家都得注意这个现象,观察身边是否有人“容易将他人理想化”的过程。

一个人对你无节制的赞扬、推崇,总是夸你的好,产生依恋以及意乱情迷的过程,缺乏理智,这种行为就要引起注意,背后可能会有潜在的风险出现在你面前。

0 阅读:0

虫虫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