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长讲解千古天书:所谓“甚易知、甚易行”,其间玄机一点即破

问道化鸣 2024-06-25 05:02:44

虽然不能完全接受,或者是不能完全理解周澜老先生对《道德经》的解读,但很多时候,跟他的对话,却能让人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问老先生:您常常要求弟子们要在实践中“习静”“证悟”,在我看来都是宗教炼养,能普适于社会大众吗?

老先生说:你只看到我跟道观内部的交流,我跟你交流就不那么讲了,我顺应着对方的理解方向“有求必应”,这才叫“道法自然”,你看我平时是不抽烟喝酒的,但在接待客人时也象征性地抽烟喝酒,我总不能冷人家的场吧?

老子之道的玄奥正在于此。老子为先秦诸子所宗,以黄老道学为教学主导的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百家各有所解,但多是各为所用,因此旁逸斜枝,即使是庄子,也多是从“出世”角度全是他自己的道理的。

此后两千多年,西汉有阴阳谶纬之学,汉末有魏晋玄学,南北朝有佛说老子,两宋以来则三教杂糅,各有擅场,各有拥趸,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是是非非,莫衷一是。

你说这是为何?不就是因为老子思想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吗?那就是一个万花筒,任何人都能转出自己想看的东西。

我问先生:老子只有一个,为何千万人却解读出了千万个老子来?

周老先生说,你别认为老子因为谦虚,才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道德经》的思想的确是经天纬地之学,也是修行宝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老子这句话真的易知易行。

你也别以为“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是老子的悲叹,而其实那是老子的客观陈述。

甚易知甚易行?不是悲叹而是客观陈述?

周先生看出了我的疑问,说道:老子思想一以贯之,一定要跳出某一章节,甚至某一句话的局限,着眼全篇,以其核心思想“自然”“无为”来引领我们的领悟方向,至少要以某句话所在的全章主旨,来统一我们对这一章的理解。

就说这70章吧,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你看这第一句话:““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人们常说《道德经》那么难知、难行?老子偏说易知易行,这不是难为天下读书人吗?

其实老子是个实在的大哲,他不讲一句空话。如果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在47章经文中已经交代的清清楚楚:“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看到了吗?足不出户即可知天下之道,因为它就在你“左右”,在你身边,何必到处寻找——这不是“易知”吗?

无须舟车劳顿而知道,无须亲眼所见而能论道,无为即可成就——这不是“易行”吗?

既然其言“甚易知、甚易行”,为何天下人无人知,无人行?

周先生说:我们刚才说不出户即可知道,“无为”即可成事,可见“易知易行”。

但老子又说“莫能知,莫能行”,为何呢?那是因为人主太想“有为”了,有为就是“有事”,“有为、有事”岂能称“知道”?所以说“莫能知”。不能知道,于如何“行道”?所以说“莫能行”。

只有知“道”之人,才能清静无为,不知“道”之人就像王弼说的“惑于躁欲”,“迷于荣利”,“启其闷,济其事”,使“玄鉴”蒙尘,利欲熏心,故曰‘莫之能知’也。清静不下来,故曰‘莫之能行’也。

这都是客观事实陈述,不存在成玄英、唐玄宗等人认为的“是老子之叹”,这一理解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今很多人都以为老子有悲天悯人之叹,实则老子没有这回事。

本章是就“易知易行,而莫能知、莫能行“而言的,怎么得出了“圣人被褐怀玉”的结论呢?

周老先生说:大道的“易知、易行”,是因为“道”无处不在,足不出户即可知之;说它“莫之能知、莫之能行”,是因为它销声匿迹于万物之中:“无隅,希声、免成,无形”,又“光而不耀”,人们无视它的存在,所以“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世人总认为,圣人应该光芒万丈,一言九鼎,明辨是非,绝不同于百姓,因此,即使圣人在他身边,她也不知对方就是他心目中的圣人。

为何呢?因为圣人为道,挫锐解纷,没有暴政行为,不恃强凌弱,不耀武扬威而与民争,能和光同尘于百姓,不炫不耀不显摆,心怀妙道而混同于普通百姓,你怎么能辨认出来他是圣人呢?

老子以“被褐怀玉”来形容圣人与百姓打成一片而不分彼此的情形,以此说明“以道莅天下”的圣人“被褐怀玉”,与人们常识中的圣人形象不一样,因为“知我者希”,“则我贵也”——道(圣人)才愈益显得稀缺而珍贵。

周先生反问我:你知道为何司马迁写老子“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吗?

我还真的不知道呢,于是请教周先生。

他说,人皆以为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因此倾向于儒家,其实纵观《史记》,司马迁没有扬儒抑道的思想,因为他父亲司马谈是黄老道家,他不可能不受道家思想影响。

你看《老庄申韩列传》,再看别的别的传记,比如《伯夷列传》《日者列传》《扁鹊仓公列传》等,老子之言信手拈来,可见他对《道德经》的熟稔程度。

他写老子,着墨不多主要是因为资料匮乏,但寥寥数言却正合老子的身份特征:道隐无名,似乎老子“遁世”不在庙堂,实则他并没远离,他就在我们身边。故云“隐君子”。

至于他是否西行,是否隐居,历来的论者认为:西方有昆仑之墟,乃道家秘境,神秘不可得知之故吧?



0 阅读:15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