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哲教授:关于《道德经》和道家文化,问我吧!

问道化鸣 2024-06-29 03:35:15

黄明哲先生在他的“签名”里写道:我是黄明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我潜心研究《道德经》多年,一直致力于参考历代帝王诠释,并参同现代管理学要义,对《道德经》进行现代解读。

若知名电视人马东评价说,黄明哲“10年只读了一本书”,“明哲没有江湖气的穿凿附会,也不是象牙塔式的高逼格才艺,他的看法接地气……这叫做道眼观世。”

黄教授将“道治”的清静无为,理解为“经术政教”之治

黄教授的《黄明哲正解〈道德经〉》解读“道可道章”。

黄教授把历史上卷帙浩繁的“老子注”按照解读方向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河上公为代表,主要特点是:老子意在“经述政教之道”,强调治国与治身兼修;第二类以王弼为代表,认为“可道之道,非其常也。故不可道”,属于政治哲学;第三类以朱元璋为代表,偏重于王道,即“突破一切道德底线,不用管社会上怎么看待,能做成事就行”的帝王之道。

黄教授对“老子注”的归类较粗疏,因为至少还有炼养类,包括大部分的民间学者、宗教人士,少部分的“学院派”等,这一群体可能比黄教授所划分的“三大类”的总和还要大。

即便是治国治身并重的河上公,也是把“可道之道”理解为“经术政教之道”,把“常(恒)道”理解为“自然之道”,即以“人为之道”与“自然之道”相对应。

在这一点上,王弼、朱元璋与河上公都没脱离“治道”,因此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河上公对“道可道,非常道”的整句话解释很清楚:“经术政教之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

在河上公看来,“可道之道”就是“经术政教之道”,“常道”才是“自然生长之道”。

黄教授截取前半句,认为河上公理解的老子之道就是“经术政教之道”,我不愿相信这是黄教授的断章取义。

纵观河上公全部注解,他都是把“圣人之治”理解为“道治”,并与“仁义礼”相对应的,比如他对“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解释: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国者,将以道化民,不以虚饰伪诈之礼教民。

显然,他所说的“道治”,不是经术政教之道。

为达目的,可突破一切道德底线”,这是朱元璋御注道德经的愿意吗?

黄教授说,他“一直致力于参考历代帝王诠释,并参同现代管理学要义,对《道德经》进行现代解读”。

黄教授认为朱元璋对“道”的解释,大体上就是“突破一切道德底线,不用管社会上怎么看待,能做成事就行”。

果真是帝王之道,豪横霸气,睥睨天下。

但是,从朱元璋的“老子注”里却看不出他的豪横霸气,反倒看出了他“用神盘桓其书久之……意欲试注,以遗方来。恐令后人笑,于是弗果”的谨慎。

“又久之……故能探其一二之旨微。遂于洪武七年冬十二月甲午,着笔强为之辩论”,并且虑及将来,深怀“未知后世果契高人之志欤”之担忧。

他说“奉天以代元”以来,百废待兴,对于如何治理天下,他“宵昼遑遑”,于是“问道诸人”,都不尽人心。一日闲读,见老子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惧之?”甚喜。

因为“当是时,天下初定,民顽吏弊,虽朝有十人而弃市,暮有百人而仍为之,如此者岂不应经之所云?”

于是,“朕乃罢极刑而囚役之,不逾年而朕心减恐。”他明白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惧之”的道理,不再将罪人“弃市”,而是减轻刑罚,仅此一招,不到一年,天下渐趋平稳。

如果他为达目的,可以突破一切道德底线,不管他人如何评说,那么,面对犯罪愈治愈多的严峻形势,他一定会杀伐果决,而不会“宵昼遑遑”,也不会放弃刑罚而实行道治,获得“朕心减恐”的效果。

他感慨道:“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也。故悉朕之丹衷,尽其智虑,意利后人,是特注耳。”

即使是对“道可道非常道”的注解,也不是“为达目的,不计后果”。他说:“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于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能执而不改,非常道也。”

在他看来,超越世人所行之道,方可谓之非常之道,即与世俗之道相背之道。

显然,朱元璋的“老子注”不存在“突破一切道德底线,不管他人如何看”的思想。

综合历来学者对“道可道,非恒道”的理解,黄教授给出“道可道非常道”的“正解”: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真实的含义是,“道”是可以行走的,也是可以学习、可以领会的,但是随着你的领会、随着你的行走,前面会展现出更宽广的未知世界,不断地展现出新的面貌。如果用标准文言文表述,应该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可道。”

简言之就是:可行之道永无止境,以文言表意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可道”——禅味十足,老子之道若此,不亦浅乎?

你若不知“玄牝”的三大特征即“谷、神和不死”,就没法理解大道

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谷神”“玄牝”和“天地之根”是三个异名同谓的称号,“谷神”因应无穷,好像“玄牝之门”“天地之根”,那是对“道”的比喻。

黄教授却是这么解释的:

“玄牝”有三大特征:谷,神,不死。当你满怀信仰去追求它而得不到它的时候,那是因为你不符合它的第一特征“谷”:它低下,空虚,不评论他人,不评论这个世界。只有把自己清空了,你才能找到跟它的对接点。

做企业也是如此,你找到了企业的玄牝,也就是天地扎根的地方,你就找到了从0到1发展壮大的钥匙。玄牝一旦断线,你也就s了。

所以,你要找到那个对接点,找到了“有无”转变的那个点,把自己做成玄牝的通道,做成了通道,一切就OK了。

他说,你i不能跳出“以经解经”的正途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在39章说:“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所以,“谷”和“神”是分开讨论的,它们是两个概念。

总的感觉是,黄教授的白话文比老子的原文还难懂,您看明白了吗?

“上善若水”,水性之善就是它积蓄在贵族们所厌恶的地方

黄教授说,“上善”就是“处众人之所恶”的位置,也就是古希腊伦理学意义上的至善,即真理的状态、最好的状态,也就是老子说的。

他解释“上善若水”说:“最好的境界就像水那样,水总是利益万物,而不去争取控制。它积蓄在贵族精英们所厌恶的低处,因此几乎代表了道的特点。”

这里面出现了“精英”一词,他把《道德经》中的“人”与“民”对立起来,认为“民”是民众,“人”是贵族阶层,“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精英”。

但这种理解缺乏依据,《道德经》中确实有“民”“人”的不同用法,其中“人”字使用104次,“民”字使用50次,“民”的确是民众。但“人”却不一定是贵族阶层,比如“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这里的“人”是指一切“人”。

再如,“众人”“俗人”,“乐杀人”,“治人事天”,“善人”“不善人”,“人之道”等等,这个“人”都是概称,而非特指“贵族”。

同时,黄教授反对“心灵鸡汤”式的解读,可是却把“水之善”与“圣人之善”混为一谈:“要模拟水的七种特性,完善自我”,此说辞与心灵鸡汤何异哉?

何况,所谓的“七善”是圣人之德,而非“水德”,若是“水德”,岂非心灵鸡汤?



0 阅读:0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