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到底是讲“道”,还是在讲“术”

问道化鸣 2024-07-03 14:37:16

道是思想,术是操作。老子论道,论的是思想,但是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在“术”的层面。但此“术”不出“道”的范畴。

老子通过自然现象推导出万物背后的“道”,它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总的根据,就是说天地万物源于“道”也遵循道,所以老子把“道”比作“万物之母”、“万物之宗”、“天地之根”。

但是这位“母亲”对于他的“子孙”却不占有、不把控,而是“道法自然”,即作为万物之母的“道”,是以万物之自然为法则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道对于万物不占有、不居功,不操控。

上述是“道母”对于“万物”的关系,它是圣人与百姓关系的根据

《道德经》所论之“道”,它生万物,在万物;顺物性,不为主;万物无贵贱,生息在万物;清静自然不干涉,守柔无为只为辅。

为了给人类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行为准则,尤其是为领导者提供“爱民治邦”、“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使“子孙以祭祀不绝”,老子塑造了为道的圣人,这个“圣人”不是历史上的某一个具体的圣贤——但凡具象,便受限于具象。

比如 ,若把黄帝作为《道德经》的圣人,则问题多多:传说人物、事件或者文化符号,能等同于无所不包的大道吗?黄帝不是依靠武力驱逐了蚩尤,打败了炎帝吗?这也叫“不以兵强于天下”吗?

若是尧帝、舜帝、商汤王、文王周公,则更是疑问多多:他们身上的传说成分比黄帝还多,且《竹书纪年》的“阴影”隐约可见,如何可信?他们是“德治”的楷模,能等同于“道治”吗?

因此,不要纠结于“圣人是谁”这个问题,他只是老子塑造的大道在人类社会实践上的虚拟化代号。

论“道”是建立理论基础,用“术”是探索实践方法

老子将“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落实在圣人与百姓的关系上,那就是“道法自然”——圣人之治以顺应天下百姓“自然而然”为准则,他“能辅万物(百姓)之自然而弗能为”,只是顺遂物性,随方就圆,做万物的辅助而“希言自然”、“弗为始”,不倡导、不劝阻,不干涉,不敢作万物的“主”。

这些都是“道”的层面,若老子论道就此停止,那么,《道德经》只能沦于“清谈”之“玄学”,成就不了“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朱元璋语)”的无上荣耀,也成就不了“万经之王”之美誉。

因此,必以“德篇”——操作篇相副之,有“道”亦有“术”,方可称“经王”。

历来的帝王将相、臣僚百姓,因为对“道”的认知不同,因此对于如何操此“术”,也各有见解,庄子云“百家众技,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于是“道术将为天下裂”,即是此意。

“无为”就是“不为”,“不为”就是不干涉百姓的自由选择和自由发挥

老子道论五千言,几乎全用否定式表达,而无论是否定或肯定式表达,其核心就两个字:“无为”,而“为”字的涵盖面如此之广,无所不包,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是不能完成一切事项,实现一切价值创造的。

咋办?老子答曰:“弗为而成”——你不做干涉百姓自由的事,不做伤害百姓利益的事,百姓没有“天下多忌讳”的羁绊,自然会自由发展,自由创造,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你这个领导,你这个组织,“不”需要亲力亲为,你只要顺应着、辅助着各行各业、天下百姓的各自需求与特长,“不干涉”、任自然,一切交由百姓就可以了。

你所要做的只是“小事”、“看不见”的事,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帮助百姓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为他们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扫除障碍——这就是所谓的“术”,即怎么“为”的问题。

所以,“无为”就是“不为”,只是这个“不为”不是“无所事事”地什么也不干,而是特指人主、领导者顺应着百姓的各自需求与特长,不干涉、不倡导、不为主。

理解一个“不”字就理解了“无为”,理解了老子思想

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应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状态,怎么可以动植飞潜强行遵循同一个标准,怎么能以杨贵妃之美来标定天下之美呢?

所以,老子说“斯恶已”,那是很愚蠢的事情。

你若读《道德经》,却没发现《道德经》中的“不”字,那你还在老子之道的门口徘徊。

事实上,“无为”不是凭空提出来的概念,它是建立在一切“不”字基础上,“无为”是对“不”观念的提炼和总结。

关于“不”字及其同义词的论述,几乎占据整个《道德经》一半的章节,它包括“不、弗、无、毋、勿、莫”及其相关的否定式用字。

这样的例子在《道德经》中俯拾皆是,比如:

【不】: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上贤、不贵货,不见可欲;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吾不知谁子也;谷神不死;用之不勤;以其不自生也;夫唯不争,故无尤……

【弗】: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

【毋】:能毋离乎?能毋疵乎?能毋以知乎?毋以取强焉;果而毋得已居;毋遗身殃;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

【无】:整个《道德经》中,“无”字更多,有100多处,比如:无名、无欲、无知、无为;无私、无尤、无忧、无身;无物、无状;无所归、无所止;无辙迹、无瑕谪……

【莫】:莫之守也;莫能与之争;民莫之令而自均焉;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治人事天,莫若啬……

【勿】字:果而勿矜,果而勿伐;铦功为上,勿美也……

因此说,“无为”就是关于“不为、弗为、毋为、勿为、莫为”诸多义项的合称之意。理解了这些“不为”的意义,也就知道了“无为”的真义,以此解老,则事半功倍。

比如利益观: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不分彼我,我即“百姓”,百姓即我,因此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取食税之多”,在利益面前“不敢为天下先”“为而弗争”,“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比如荣辱观:圣人应“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能“受邦之诟,受邦之不祥”。

比如守柔观:圣人应“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邦利器不可以示人”;“不以兵强于天下”;“以无事取天下”,不可动辄武力胁迫,必然造成君民关系紧张,最终导致“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的严重后果。

以上只是略举实例,据此,我们得知,所有否定式陈述,都是对“权力”的行为倾向、司空见惯社会现象的否定。

简言之,老子的“无为”思想核心就是:雄强者守柔,以民心心为心,不以武力威慑百姓,夺民自由,侵夺民利。



0 阅读:27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