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考古发现:甲骨文带你穿越商朝,探寻华夏文化的源头!

纪元轴心文化 2024-02-12 10:02:33

1899年的夏天,在北京的一所宏伟庄园中弥漫着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

事实上,这庄园的主人患病了。当医生诊断出他患上了疟疾后,家人们赶紧去药房取药。回来后,主人打开药包进行检查时,突然发现一个名叫「龙骨」的中药上有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奇怪划痕。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偶然的发现竟然揭开了一项惊人的考古发现,改写了古代史书的描述。

这位主人名叫王懿荣,是国子监(现在的最高学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可能不知道在他之前有很多龙骨都被当成药材食用了。正是因为他的发现,甲骨文从传说中的龙骨天书回到了我们的现实。

王懿荣发现后,意识到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出高价收购。经过一系列故事和转折,人们终于知道这些甲骨都来自河南安阳的一个叫小屯村的地方。

后来小屯村被考古学家发掘,于是才发现原来这个地方就是书中记载的「殷墟」。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的王都遗址,由小屯村的殷墟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

公元前14世纪,商汤的第九代孙子盘庚继位后,将都城迁至殷。在商纣王灭亡之前的两百多年间,殷地一直是商朝的政治中心,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朝。自武王伐纣灭殷之后,大量殷民从这里迁走,商都渐渐变得荒芜,成为一片废墟,所以叫做殷虚。

目前已经发掘的殷墟范围达到了24平方千米,这个地方是商朝青铜器和甲骨文出土最密集的地方,还有许多古代遗址和墓葬。

洹水北岸武官村附近是历代商王的陵墓,有很多殉葬的人。殉葬人数最多的是王室宗庙祭祀坑,里面有几百人,其中多数被斩首、腰斩、断肢或肢解后扔进坑中,甚至还包括一岁左右的婴儿。

考古发现表明,在殷墟时期的商朝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等许多领域都达到了非常先进的水平。殷人已经能够准确记录日食、月食以及星象,对超新星等天文现象也有早期的认识。

殷朝的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通过增加闰月的方式解决与回归年实际太阳日之间的矛盾。这种方法至今在中国农历中仍然使用。在数学方面,殷人已经有了个、十、百、千、万等数字的概念,并采用十进制。

在医学方面,商代晚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多种疾病。除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外,他们还使用按摩和其他一些方法进行治疗。手工业也非常发达,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很高,如青铜铸造、玉器制作、陶器制作、骨器制作、车辆制造、纺织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的青铜构件,结构很精致并且非常复杂,说明他们的机械知识也有一定的高度。

而最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现了甲骨文。如果说钻木取火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文明的开端。

甲骨文的发现,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各种史实资料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在它发现之前,《史记》中对于很早期的一些记录,这时候人们还是没有把握的,因为并没有出土什么文物来证明。殷墟的甲骨文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将近五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的体系中,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华夏古文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传承到现在,其中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可考证的历史,提前到了商朝。

甲骨文虽然后来经过金文、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它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和语法,到了今天还在使用,现代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中演变而来的。

0 阅读:74

纪元轴心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