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久病多瘀,怪病多痰,难病多毒,疑病多郁”?中医解惑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6-26 11:22:44

中医临床有形形色色的病人,以虚证、痛症、妇科、疑难杂症居多,需要针对不同的病患辨证施治。

以病人的病位病机为牵引,逐步总结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个基本治疗办法,集合了解毒、逐邪、扶正、补益、清热、散结、固护等多种办法于一体,综合运用,出现了许多名医、名方。

更重要的是,中医通过总结分析,慢慢发现一些相似的病因,归纳了一些普通性的疗法,既丰富了中医理论,也提高了治病效率,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四多”说法:

久病多瘀,怪病多痰,难病多毒,疑病多郁。

这四类病症需要一定的辨证深度,有较多的病患广度,更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如何理解它们?我们逐个分析。

一、久病多瘀

有三层意思:

一是病了有多久?至少半年以上,多的超过三五年,很多久病之人也叫“药罐子”。

二是哪些病久治不愈?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各类慢病及并发症,靠人体自愈力和药物攻伐力难以奏效。

三是如何理解“瘀”?《说文解字》讲,瘀就是积血。那么久病多瘀就是长期的病号体内积血过多。

血是濡养身体的基础养料,积血意味着运行不畅,生凝生滞,带来多种疾病,瘀证多见于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阳热血瘀4个证型。

久病之人,病症是逐步加深和变化的,先从表皮病变开始,慢慢入经脉,最后入络,有“久病入络”的说法。

出现瘀血,通常伴有瘀痛、瘀热问题,舌象可见有青紫斑点,舌根卷起尤为突出,脉象以涩、沉、迟为主,身上或四肢有瘀斑、肿块。

说到治瘀,有人想起中医名方“血府逐瘀丸”、“膈下逐瘀丸”等方剂,这个不完全对。治瘀要讲病因、病位,分清虚实,要考虑久病体虚的实际,综合运用理气、养血、滋阴、补阳、消积、逐水、通经络等办法。

很重要的是,瘀证很少是单个症状,很多时候会夹杂痰、湿等问题,所以辨清主证、兼证很关键。

治瘀的方剂很多,如温经散寒祛瘀的温经汤、少腹逐瘀丸,疏肝理气祛瘀的柴胡舒肝汤、逍遥丸,补气养血祛瘀的人参归脾丸、八珍丸,凉血化瘀的穿心莲片,等等。

二、怪病多痰

痰证最早成型于《金匮要略》,历史上治痰的名家很多,名方更多,较著名的是朱丹溪和张景岳,堪称“治痰双雄”。

痰饮狭义是指聚集在咽、肺等部位的废液,广义是指身体内部一切过剩、过多的黏液,由肺、脾、肾三脏病变协同引起。

体内有痰证,则舌苔白腻或黄腻,伴有齿痕,脉滞或滑濡,伴有脘腹痞满、肢体酸沉等症状。

痰饮因为是人体多余的废液,排不出去,就会在身体生乱生事端。由于其可随气血上蹿下跳,所以能乱于肺、蒙于心、阻于脾、困于胆、郁于肝、积于肾、害于三焦,出现风痰、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郁痰等形式。

痰饮在体内日久,会形成痰结,渐渐变成“老顽固”,变成顽痰、老痰,阻挡在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出现问题,临床就出现各种怪象怪病。

治痰的方剂很多,但基础方是二陈汤,由其衍生出众多名方。

三、难病多毒

此处的“毒”不是现代医学的“病毒病菌”,而是中医词汇,有内生之毒,也有外感之毒;既指一些致病致死率高的外邪瘟疫,也指上火引起的火盛之毒,还包括人体的水毒、血毒、肠毒、热毒等。

中医有“邪盛生毒、毒必兼邪”的说法,邪毒有来势凶猛、难以辨证、突袭致命、内外夹杂、病情反复、容易留下后遗症等特点,所以成为难治之症。

而且,所有的毒邪,不是以单一的症状表现出现的,它通常和怪病、久病结合在一起,站在这些症状的后背做“小动作”,摇旗呐喊。所以很多治大病、怪病的方剂,都有解毒、攻毒、化毒的药物。

对付“毒”的中药有很多,临床常见的有黄连、黄柏、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石膏、大黄、牛黄、栀子、大青叶、附子、半夏等等。

四、疑病多郁

郁证是气机郁滞、情志不舒,从肝开始,传到脾胃,再到心肾。先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湿、热、血、食、痰等郁结表现,然后引起情志失调,身体多处莫名疼痛,出现睡眠问题,发展到最后伤肝伤肾伤心神,相火妄动,出现各种疑难病症。

郁证很典型的表现是咽喉有异物感,但咳不出,检查也没问题,这是病情发展到中期出现焦虑、抑郁、癔症的初步信号,一定要重视。

郁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于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问题;实证多见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痰气郁结等问题,往往虚实夹杂,注意辨证。

治郁的中药方很多,如加味逍遥汤、半夏厚朴汤、归脾汤、甘麦大枣汤,等等。

总之,久病多瘀,怪病多痰,难病多毒,疑病多郁,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很可能几个病症夹杂在一起,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带来不小的挑战。对于患者而言,要注意预防在先,早期发现,遵医嘱用药。

0 阅读:6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