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给蚂蚁叫虮蛘吗?

以冬话美食 2024-05-12 01:47:28

古代的人没有科学系统的生物学分类知识,一般是根据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对动植物进行大致的分类,比如家槐和刺槐,一个是豆科槐属,一个是豆科刺槐属,两者不是一个属的,但是因为二者都是复叶,且比较相似,所以都称之为“槐”。一个多植于房前屋后,故称为“家槐”;一个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所以称为“洋槐”,又因枝上多刺,别称为“刺槐”。既然知道了“槐”的主要特征,那么不管是紫穗槐、龙爪槐、红花槐还是黄金槐,我们大致都会有个概念。对昆虫的命名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两个虫子名字里有相同的字,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它们一定在某方面有相似的特征。

现在的人卫生条件好了,经常洗澡换衣,很多人不知虱子为何物,但在人类的进化史上,虱子是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昆虫之一,几乎成为居家旅行必备。

南宋陈善写了本诗论叫《扪虱新话》,在古人看来,一边捉着虱子一边谈论诗歌是一件很高雅的事儿。我们初中上生物课,老师弄来台显微镜,却没有观察材料,有一个同学自告奋勇,从怀里摸出只虱子,我们才得以知道虱子原来是六条腿的。虱子的卵黄县话叫“虮儿”,虱子已经够小了,黄县话有句俗话叫“吃个虱儿争条腿”,以虱子之小反衬争心之切。

虮儿就更小了,比一粒芝麻还小得多,肉眼几乎看不见,只看见白色的一个小点,但很多粒卵密集在一起,衣服的褶缝里,头发根上,白花花的一片,看上去让人心里发麻。

过去家里除了梳子以外,还会有一把篦子——是用竹子做的,中间有梁儿,两侧有极密的齿。篦子就是专门“篦”头发里的虮儿用的。

米象,鞘翅目象虫科昆虫,也就芝麻大小,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成虫的头部前伸似象鼻,且以米为食,故称“米象”,俗称“蛘子”,黄县话叫“蚰儿”。

粮食贮存得久了,就容易招蚰儿,把麦子和玉米蛀出一个个洞,有的甚至只剩下一层皮。拣个好天儿,把招儿虫儿的粮食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工夫,密密麻麻的小黑虫就蜂拥而出——或许古人看着像奔跑的羊群,所以才以“蛘”名之——寻找阴凉的地方,用脚碾一下,会“嚓嚓”有声。

顺带说一下,黄县话里有种虫子叫“尖蚰儿”,学名应为隐翅虫,体形小,屁股尖尖的,鞘翅较短,腹部大部分外露,看上去像没有翅膀似的,所以叫“隐翅虫”。夏天在外乘凉,经常会让它叮一口。落到胳膊上,如果一巴掌拍死,它的体液里有一种酸性毒素,会烧灼人的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炎,就是会起一个个“撇檩”,严重的还会起水泡。所以老人形容人“尖就”,就是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会说“你看你和个尖蚰儿样儿嘞”。尖蚰儿也是鞘翅目的,也许在黄县话里,带“蚰”字的昆虫都有坚硬油亮的外壳吧。

在黄县话里,蚂蚁叫作“虮蛘”,这实在是很形象的。蚂蚁是膜翅目昆虫,与蜂子是远亲,不管是样子还是群居的社会生活,二者都比较像。略有不同的是蚂蚁有专门的兵蚁,而蜂子是全民皆兵,不专门配置保安部队。最早的蚂蚁应该和蜂子差不多,也是有翅膀的,这从蚁后和雄蚁交配之前都有翅膀可以看出来。因为长期的地栖和洞穴生活,那对翅膀太碍事了,慢慢就退化掉了。

掏过蚂蚁洞的人都知道,蚂蚁特别是很小的那种蚂蚁,卵是非常小的,小的就像虮儿一样,看上去白白的一片,黄县话叫“虮蛘蛋儿”。虮蛘的“蛘”字说明蚂蚁和蛘子比较像,从个头,从颜色,从成群奔跑的样子,都有几分神似。所以“虮蛘”这个词是前人抓住虮儿和蛘子的两个特征组合而成的,“蛘”在这里轻声减音,“iang”读作“ing”,“白杨”“风凉”“大娘”都是这么读的。

虮蛘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差不多有9000种,个体大小相差很大,有一种喜欢上树的大个虮蛘,黄县话叫“马虮蛘”,就是古人所说的“蚍蜉”,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马虮蛘上树只是为了找口吃的,不想却被人大大调侃一番,和“螳臂当车”的螳螂成了难兄难弟。

在黄县还有一个民间禁忌,大人会告诫小孩子,千万不能对着虮蛘窝撒尿,不然晚上小雀儿就会又红又肿。其实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虮蛘会分泌蚁酸,舔过虮蛘屁股的都知道,会有一种酸酸的味道,类似白醋。当虮蛘窝受到水攻的时候,愤怒的虮蛘有可能撅着屁股喷射蚁酸,沾到皮肤上是会引起过敏反应的。大人站得高尿得远,不会有多大妨碍,小孩子如果抵近射击,便不免有些危险。所以很多看似怪异的禁忌背后,都隐藏着礼仪或是安全方面的考量,但人们一般不喜欢正襟危坐的说教,而喜欢那些神神叨叨的充满想象力的禁忌。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0